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B在小鼠慢性肠道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B(Gpnmb)在小鼠慢性肠道纤维化中的作用。

方法

12只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含2.5%葡聚糖硫酸钠(DSS)的饮用水建立慢性肠道纤维化模型,对照组不做处理。计算小鼠的体质量、结肠长度、结肠组织形态学评分和组织学损伤评分。采用HE染色评估结肠炎症程度,Masson染色评估结肠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测定结肠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α2(Col1α2)、Gpnmb及其受体CD44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Col1α2Gpnmb mRNA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结肠更短,结肠组织形态学评分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斑块回声特征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围术期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行CAS的31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回声斑块组(n=50)、混合回声斑块组(n=79)和强回声斑块组(n=187)。比较三组的基本资料和围术期并发症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AS围术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低回声斑块组、混合回声斑块组和强回声斑块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情况、合并疾病、双侧病变、
儿童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病率逐年升高,青少年时期(10~19岁)是其第二个发病高峰。本文报道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介入血管瘤科2021年7月至8月连续收治的3例青少年急诊VTE病例,均完成AngioJet药物机械血栓清除治疗(PMT),2例存活,1例死亡。同时对AngioJet装置在青少年VTE疾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
近年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已成为治疗降主动脉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在治疗涉及弓部病变时,需通过各种技术重建弓上分支血流。原位开窗术是目前一种比较实用的重建弓部分支动脉的技术,得到了较多的应用。本文就主动脉弓部原位开窗技术的现状和焦点问题作一综述。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失代偿时常伴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顽固性腹水等并发症,且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将危及生命。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如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等),尤其是TIPS专用可扩展聚四氟乙烯覆膜支架(Viatorr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使得其成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门静脉通畅率显著升高。尽管如此,肝性脑病、肝衰竭等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仍是阻碍TIPS发展的主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A)集血管开通、减容及血管预处理于一体,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增加手术成功率和改善长期通畅率。ELA对支架内再狭窄、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及严重肢体缺血均能有效处理,提高了闭塞开通率,减少了支架植入率。尤其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提高了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的长期疗效。本文就ELA在下肢动脉硬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由免疫等多因素介导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恶性肿瘤是IBD患者第二大死亡原因,包括肠道肿瘤和肠外肿瘤。目前IBD患者发生肠外肿瘤的风险及相关机制仍然未知。既往研究发现UC和CD在肠外肿瘤发病风险上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本文将概述IBD的肠外肿瘤总体发病风险,并阐述IBD及UC和CD在多系统肠外实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发病机制、监测方案等,为IBD患者肠外肿瘤的预防、监测和早期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炎症性肠病肛管癌虽然发病率低,但预后差,需要引起警惕和重视。本文对炎症性肠病肛管癌的发病率、危险因素、诊断、治疗、预后及监测等进行文献复习,供同行参考。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随着疾病的慢性进展,有一定比例IBD患者会发生癌变,癌变主要与基因功能缺失、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肠道菌群改变等多个因素相关。在研究IBD癌变的过程中,学者们通过基因工程、化学致癌物质诱发小鼠肠道肿瘤,建立多种动物模型,以便深入探讨相关机制。本文就IBD癌变的机制及相关动物模型现状作一论述。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IBD的慢性炎症状态累及整个胃肠道,其发生结直肠癌和小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严重影响预后。随着我国IBD的患病率逐渐升高,IBD相关消化道肿瘤的防治仍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对IBD患者消化道肿瘤的发生风险进行危险分层从而制定个体化监测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生物标志物的开发、内镜方法和活检方式的选择均是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就IBD消化道肿瘤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生物标志物和内镜监测作一论述。
目的探讨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3例MEITL的临床资料,对部分病例补充免疫组化检测及EB病毒编码RNA检测(EBER)。分析患者的临床、内镜、影像学、病理特征。结果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34~65岁,中位年龄59岁。病变部位:小肠12例,结直肠7例,胃2例。肿瘤单发6例,其中小肠5例,结直肠1例;多发7例,分别是胃 小肠 结直肠2例,小肠 结直肠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