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固定污染源废气中64种挥发性有机物

来源 :环境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36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气袋采样-液氮低温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方法.首先利用配有冷聚焦功能的自动进样器对气袋样品进样浓缩,对冷凝与解吸的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随后将浓缩后的样品导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并对整个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64种VOCs在20—500μg·m-3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加标回收率也符合质控要求,能够保证准确定量.此外,方法稳定可靠,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均小于5%,便于实现日后的推广应用.气体进样量为5.0 mL时,目标物的检出限在6.34—12.62μg·m-3之间,完全可以满足废气监测的要求.
其他文献
近年来,双氯芬酸(DCF)在不同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它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被认定为一种新兴的污染物.本文系统性地研究了UV/H2O2对水中DCF的降解,考察
渗透反应格栅(PRB)相对于传统的抽出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原位处理技术,在大多数情况下,它的运行不依靠外部力量或能源的输入,而是应用原位的地下水流来带动污染物与反应材料
利用磷酸二氢铵、过磷酸钙、羟基磷灰石与腐殖酸单独以及复配施用对模拟铅(Pb)污染农田土壤进行钝化处理,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浸提法、生物可利用性提取(physiologically
为探究太原市采暖季PM2.5水溶性无机离子组成及其来源,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在太原城区连续采集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共151个,并于离子色谱仪中分析样品的9种水溶性无机离
本研究建立了水体和底泥中8种有机氯农药和5种除草剂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步测定分析方法.水样以甲醇作为基体改进剂,利用官能化聚苯乙烯/二乙烯苯(PEP)固相萃取柱富
于2017年3月采集武汉市的3个火车站广场灰尘样品30个,其中武汉火车站12个,武昌火车站8个,汉口火车站10个,采用气相色谱对样品中32种PCBs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应用美国国家环保
选取水稻(Oryza sativa)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营养液(0 mg·L^-1 MWCNTs、0 mg·L^-1 Cd^2+)为参照,分析不同浓度梯度下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单一处理、MW
本文利用多种表征手段,研究了汞吸附剂核桃壳生物焦的热解特性、孔隙结构与官能团等微观特性,并基于所获得的化学结构利用ChemBioOffice构建了生物焦的分子结构单体模型.结果
为研究华北平原夏季PM2.5中有机气溶胶污染特征,于2015年6月20日至2015年7月30日对山东禹城生态站大气中PM(2.5)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禹城大气PM(2.5)日平均浓度为87
于5、8和10月对黄河口湿地典型断面盐碱植被群落进行3个航次的野外生态调查,研究了不同植被覆盖的湿地土壤氮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典型盐碱植物碱蓬和芦苇群落土壤氮素的根际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