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kkkkk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统计分析聊城1961~201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发现聊城的气象灾害出现频繁,其中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旱涝、冰雹、大风、干热风、低温连阴雨、霜冻等,且每年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根据其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措施,为今后主要气象灾害研究和防御提供依据,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关键词 气象灾害;防御对策;农业生产;聊城
  中图分类号 S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1-11019-02
  Liaocheng Main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and Countermeasure
  WANG Li, NING Ruibing, WANG Xihua
  (Liaoche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Liaocheng, Shandong 252000)
  Abstract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data since 1961-2013 found Liaocheng frequent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cluding major weather disasters drought, hail, wind, hot wind, cold and even rain, frost, and caused different degrees of damage in each year. According to its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harm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defense measures for natural disasters were accordingly put forward, which will provide the basi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majo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defens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Defensive countermeasure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iaocheng
  聊城地处山东省西部(35°47′~37°03′ N、115°16′~116°30′ E),总面积为8 590 km2,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回暖迅速,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气温下降快,太阳辐射减弱。笔者利用聊城1961~2013年的气象资料,对聊城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进行了分析。
  1 基本气候概况
  根据气候学原理,聊城常年(1981~2010年)平均气温为13.3 ℃,1月份平均气温为-1.8 ℃;7月份平均气温为 26.8 ℃。辖区内热量差异较小,热量分布东南部东阿县偏多,西北部临清市偏少。无霜期平均为193~201 d。年平均降水量540.4 mm,降水分布东南部多于西北部;降水近70%集中在夏季,夏季易出现局部内涝;秋季雨量多于春季,春季干旱发生频繁,冬季降水最少,仅有全年的2.98%左右;年降水多集中于农作物生长期内,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光资源比较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323.4 h。
  聊城气候资源比较丰富,且可由黄河水灌溉弥补,气候对多种农作物有较好的适应性,因此,种植业历史悠久,成为华北主要作物棉花、小麦、玉米、林果、蔬菜的集中种植区。同时,自然灾害出现频繁,每年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2 农作物生长季节的主要气象灾害
  2.1 旱涝灾害 旱涝灾害对聊城农业生产危害最为严重,是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中旱灾危害面积最大,发生最频繁。据聊城县志记载,近两千年来出现较大旱灾370余次、涝灾330次,也就是说,聊城长期处于旱涝交患之中。近53年来聊城旱涝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年际降水变率大,降水量分布时空不均匀,冬、春雨雪稀少,有“十年九春旱”之说,有的年份出现冬、春、夏、秋连续干旱;夏季雨量较充沛,易于形成春旱夏涝。经统计,聊城市大旱和偏旱年3~5年一遇,大涝和偏涝年4~5年一遇,旱涝主要分为春旱、初夏旱、盛夏旱、秋旱和春涝、夏涝、秋涝等主要类型。暴雨是造成局部内涝的主要原因,53年来各县市区平均出现日数为1.5~2.4 d,集中出现在7~8月份,以茌平县出现最多;聊城旱灾多于涝灾,所以抗旱应重于防涝。
  聊城季节性干旱较明显,水资源紧缺。年平均降水为540.4 mm,时空分布不均。其中,冬季降水量最少,为17.9 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98%;夏季降水最多,为332.2 mm,占全年降水量的61.47%;春、秋两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35.55%。从降水量与气温变化的搭配上看,属雨热同季型。各县市区之间降水差异不太大,年平均降水量东阿最多,为577.8 mm,莘县最少,为503.1 mm。全市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1961年为丰水年,降水量最大的茌平县高达1 004.7 mm,1992年是枯水年,降水量最小的临清市仅有187.2 mm。一日内最大降水量为328.7 mm。
  干旱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生长,导致减产,影响了经济快速发展。孙培良等分析聊城市的主要作物冬小麦、玉米和棉花主要生育期的旱涝特征得出,主要生育期旱涝频繁发生,且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有着较大影响[1-3]。如2010年9月中旬到2011年1月,平均降水量仅为8.4 mm,较常年同期偏少89.7%,是1961年以来同期降水量的最低值,导致7万hm2农田重旱。2013年7月25日夜至26日,全市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形成严重洪涝灾害,12个乡镇、459个村不同程度受淹,全市受灾人口119.3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50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6万hm2,直接经济损失4.8亿元,其中農业损失4.4亿元。   2.2 冰雹
  聊城几乎每年有不同程度的冰雹灾害发生,年平均受灾面积约30万hm2,冰雹灾害是聊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影响聊城的冰雹大多是自西北而来,向东南或东北而去。临清市、冠县、高唐、阳谷及东昌府降雹次数最多,灾情最严重,全市平均每年冰雹发生次数0.6~1.6次,冰雹主要发生在5~10月份,集中出现在5~7月份,6月份最多,占降雹总数的40%。据统计,全市雹灾面积平均每年达4.3万hm2,成灾面积达2.9万hm2,每年均造成程度不同的损失。冰雹发生时,常伴有大风和暴雨出现。
  2.3 大风
  53年来聊城年平均风速为2.7 m/s,春季风速较大,4月份月平均风速最大,为3.4 m/s;夏季风速较小。而瞬时风速≥17 m/s的大风天气聊城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6~25 d,最多可达到38~95 d。其中,春季大风日数最多,约占全年大风日数的50%,初夏大风日数也较多。在农作物生长季节,大风常造成农作物倒伏,严重时会引起减产。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聊城市大风日数和风速均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
  2.4 干热风
  也称干旱风,是影响聊城冬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往往在冬小麦生育后期出现,容易导致冬小麦灌浆期内水分平衡失调,造成植株脱水,致使小麦千粒重下降。聊城每年均有干热风发生,一般出现在5月下旬~6月上旬;年平均重干热风日1.5~2.4 d,轻干热风日3.9~5.3 d,干热风持续时间越长,对冬小麦造成的危害越重。聊城辖区内,以莘县平均出现干热风的日数最多,年率较高。
  2.5 低温连阴雨
  聊城年平均气温为13.5 ℃,高唐县最低,为13.1 ℃,东阿最高,为14.0 ℃。气温的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温度上升极不稳定,常会遭到低温的危害,出现倒春寒天气,造成苗期冻害死亡,导致重新播种,使作物生育期推迟,冻伤植株,使其长势衰弱导致减产。秋季降温迅速,初霜冻常偏早出现而形成冻害,造成霜后花偏多,还可造成棉花停止生长或死亡。如1993年11月17日突降大雪,气温骤降至-16.0 ℃,最严重的冠县、临清市、高唐县等西部黄河故道地带最低气温降至-26.0 ℃,致使聊城市7 333 hm2果树不同程度地受到冻害。
  聊城作物生长季节,常出现低温寡照及连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根据发生的时间分为棉花春播期、麦收期及秋季低温连阴雨。4月中、下旬棉花、花生等春作物播种期,如遇上低温连阴雨天气,会给春作物播种带来困难,使播种的作物造成烂种、烂芽、弱苗。麦收期间,在遇雨季开始较早的年份,往往会出现连阴雨天气,影响小麦的打轧、晒场,使小麦霉烂发芽。秋季的低温连阴雨,则往往造成棉花大量的蕾铃脱落,僵烂铃增多,降低棉花品质,对于大秋作物的灌浆成熟影响较大,同时也会影响夏粮作物的播种出苗。低温连阴雨天气在聊城出现次数并不太常见,但发生后往往造成严重的损失。2013年4月19日普降雨雪,并伴随明显降温,至4月21日此次的雨雪和低温天气导致10 266.7 hm2小麦受冻害;全市大拱棚受损300个。
  2.6 霜冻
  地面最低温度达0 ℃以下,给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危害,通常称为霜冻。春秋季节出现的霜冻是影响聊城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秋季首次出现的称为初霜冻,初霜冻日期一般在10月24~28日,最早在10月6日,最晚在11月21日;春季最晚的称为终霜冻,平均出现日期在4月9~14日,最早出现在3月23日,最晚出现在5月5日。全市无霜期平均为193~201 d,最长的年份为227 d,最短为167 d。根据53年的无霜期气候趋势分析,聊城各县市区无霜期呈增加趋势,其中以茌平增加趋势最为显著。
  3 气象灾害的主要防御对策
  3.1 旱涝防御措施
  根据聊城旱涝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合理调整作物种植布局[4];建设稳产高产农田,主要做好平整土地及水土保持;改良和培肥土壤,增加土壤蓄水能力,以肥调水;适时耕作,充分利用好自然降水,同时注意节水用水、科学用水;营造农田防护林,其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可调节农田水分、减少蒸发。还要应抓住有利天气,合理做好人工增雨,开发空中水资源。
  首先是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其次密切注意气候和水文监测预报;再次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在低洼地开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同时改良土壤结构,结合深耕多施有机肥,并在涝害发生后适时中耕。
  3.2 冰雹防御措施
  着力提高监测和预防冰雹的水平;其次是强化防雹工作,合理分布炮点,防雹人员要密切监视天气演变和变化,做到有备无患;发现冰雹天气及时进行消雹作业,避免形成雹灾。
  3.3 大风防御对策
  加强对大风的监测和预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5]。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工作力度,有计划、合理地种植防风林,逐步改善植被条件;遇到大风天气应临时加固大棚等农业设施。
  3.4 干热风防御措施
  适时浇足灌浆水,酌情浇好麦黄水;喷磷酸二氢钾,喷施硼、锌肥。喷洒食醋、醋酸溶液等可以对干热风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3.5 低温连阴雨防御措施
  加强低温冷害预报及应用,参考中长期气候预测,根据当年的热量条件,合理配置种植结构,减少低温危害。依据低温发生规律,合理安排品种搭配和播期,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作物品种,并通过改善和利用小气候生态环境,增强抗御低温的能力。
  3.6 霜冻防御措施
  霜冻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危害极大,应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即关注当年的农业气候预报,选取合适的作物品种;根据气象预报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促使作物提前成熟等。
  参考文献
  [1] 孙培良,刘顼,曹东浩,等.基于自然降水条件下的冬小麦生育期干旱频率及应对措施[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460-4462,4469.
  [2] 孙培良,衣霞,李又君,等.大气降水环境下玉米生长期旱涝频率及防御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3(5):586-589.
  [3] 孙培良,李又君,王云芳,等.聊城夏玉米生长期间旱涝情况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3,25(1):161-165.
  [4] 张爱民,马晓群,杨太明,等.安徽省旱涝灾害及其对农作物产量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2007,18(5):619-626.
  [5] 段若溪,姜会飞.农业气象学[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化疗顺利进行,减少化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减轻患
摘要:地理学科作为高中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教学地位中十分重要,并且与社会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下,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更高,不少教师都在运用案例教学方法,不过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笔者主要针对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作深入分析研究,并且制定一些有效的教学技巧,希望对众多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 案例教学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5  现阶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少教材
[摘要]: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规范内部管理。一要“完善制度、明确权责”,营造良好的高校内部控制环境;二要“理顺流程、控制节点”,运用“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方法开展各项控制活动;三要“加强监督、提高效率”,强化监督权,健全绩效评价体系,提高高校办学效益。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权力制衡;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预算控制  2012 年11 月29 日财政部颁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摘 要】 互联网是指相对于广播、报纸和影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移动技术下产生的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是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产物。这些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 互联网、;新闻传播;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2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闻的传播媒体已不仅仅局
【摘 要】 室内装饰材料是室内装饰的重要原材料。材料的科学运用对于室内装饰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在室内装饰的过程中没有重视材料的应用价值,所使用的装饰材料没有较好地实现设计的真实意图,也没有注重实用性及艺术性,导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室内装饰实际,对装饰材料的运用实用性及艺术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室内装饰;装饰材料;实用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其观念之新,改革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它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本文分析了新课改理念下对班主任的工作要求,提出了新课改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班主任;工作策略  【分类号】G635.1  引言  在新课改理念下,班主任对班级工作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建立一个良好班集体,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与质量,有利于学
摘要 针对毕节市的生态气候条件和适宜核桃品种,从核桃良种采穗圃的选址、建设方式、品种选择、嫁接技术、土壤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穗条的采集、档案建立等方面总结了该区域采穗圃的建设与管理技术。  关键词 核桃;采穗圃;营建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3-11771-02  Walnut Production Nursery Const
目的:探讨善宁在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住院治疗的120例急性溃疡性上消化道中、大量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方剂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腓骨骨折术后感染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34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感染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中药外洗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