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军使用机载镭射技术创建高速数据连接等2则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a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空军使用机载镭射技术创建高速数据连接
  
  机载镭射技术能够在近22英里距离行进间传输数据。最近美国空军通过了几项测试,使用镭射技术传输视频和音频。优势明显:速度十分快、抗干扰能力强并能准确对空中目标或地面进行传输。
  激光光学传输数据技术常受到气流或温度条件影响。美国空军使用了自适式光学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传输系统还可进行信息加密。敏感数据激光束被转换为光子的特殊数据包,普通通讯人员无法拦截和改变数据传输。
  这一技术最终会被用于无人机上。无人机具有的相当多优势,能把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大幅度提高。
  
  内嵌式雷达头盔帮助士兵进行360度防范
  
  人们常说士兵的脑袋就是最好的武器,美国军队计划让士兵们的脑袋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头盔中嵌入雷达,能够将现代战场上最古老的防护装备瞬间变为高效战术工具。
  内嵌式雷达头盔项目的目标是提供接近360度范围的移动目标雷达感应指示器(MTI),使用低电力并能扫描25米范围内的移动威胁。该头盔被纳为作战头盔。重量低于2.5磅,只比原磅数增加了不到1磅重量。
  当然,雷达扫描系统必须在低放射程度工作,为的是保障士兵的健康不受影响。如果每一小队士兵都穿戴内嵌式雷达头盔,而且每名士兵的搜索范围都要达到25米,在这类情形下如何区分同类信号互不干扰,成为技术工程师面临的严峻挑战。
  这项头盔计划的投资回报是相当丰厚的。雷达能穿越任何不透明物质进行扫描,比如烟雾和尘埃,能够帮助队伍在夜间或是视线受限的区域仍按照战略实施打击。有了雷达装置,地面部队能在树丛和墙体中行动自如。
  内嵌式雷达头盔的研发时间不需要等待几年,技术工程师只需要将头盔细节做到更加完善。美国军队希望头盔的发展不仅能保护脑袋,也能帮助提高士兵的战场意识。
其他文献
2020年11月28日,“交叉学科背景下的科技伦理高端论坛”在上海大学召开。a来自理、工、医、文等不同学科的十几位学者就“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展开跨学科对话,达成富有启发性的学术共识。周丽昀: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时代特征之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发展态势,科技发展加速化、科技社会一体化、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增加以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从对立走向融合等特征也不断涌现。与前三次科技革命改变的是人类使用的工具、能源以及人类与世界的连接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绿色治理越来越成为许多国家谋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关切.围绕对“发展和生态”的同步遵循,中国可构建绿色经济转型、绿色制度创新、绿色金融支撑的绿色治理体系,其不仅在内部治理维度于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得到典型彰显,形成较成熟的国家治理路径,而且通过内部经验的外部联动,于全球治理维度落实系统探索.在此基础上,中国还需通过绿色选点、绿色合作、绿色宣传的有序推进,确保绿色“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一、引言rn“中国式现代化”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复兴,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换,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转型的基本路径和典型模式,集中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历程.这一概念的内涵随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经验而不断扩充和发展.
期刊
2021年8月17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迎来了100周岁生日。北京友谊医院举行了简朴的仪式,为老人庆贺生日。面对鲜花和蛋糕,老人默默许下心愿:“愿人类早日消灭麻风病,愿天下再无麻风病!”这位老人叫李桓英,2021年8月20日 ,李桓英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8月23日,全国妇联授予李桓英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这位伟大的女性用一生的实践告诉我们,人可以这样活着!  李桓英是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