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出东京成田机场,迎面而来的寒风让我身体和心里都一激灵—花了两倍于平时的旅费,就冲着赏樱来的,可如此低温樱花根本开不了。
从机场、火车站到酒店,一路都看到樱树,只是全都花苞紧缩。更悲催的是第二天狂风暴雨,气温骤降至零摄氏度,我盼樱的心情也跌到冰点。
盼樱
枝头的樱花虽还没开,但日本人生活中的樱花却早已开得如火如荼,大街小巷,商场小店随处可见五花八门的樱花产品—羊羹、和果子、面包、咖啡、鱼板、腌菜……连茶叶和酒都以樱花入料。以我在中国的经验,太好看的食物往往不太好吃,可日本人却能将那些精美得如同工艺品的樱花美食做得“味貌双全”。我忍不住走一路吃一路,还没到正经饭点就已经撑得不行。
日本人不但将樱花吃在嘴里,还摆设室内,把玩手中,穿戴身上,樱花主题的手帕扇子、杯盘碗盏、衣帽鞋袜、提包雨伞、玩具摆设……件件精巧美好,只恨没有足够的银子全部拿下。虽同为樱花产品,但每个地区都有专属的特别限定品,各个店铺、品牌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无论走进哪家能收获新的惊喜。光樱花主题的蛋糕我就见了数十种,更别说和式点心;连星巴克这样的连锁店都会在各分店推出不同的樱花糕点。各地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也相应开展樱花相关的展览、讲座与音乐会。连列车到站的提醒广播都唱着传统咏樱民歌:“樱花呀,樱花呀,暮春三月晴空里……”春日里,日本人会不会连做梦都是粉色的?
赏樱
熬过4月3日那场50年不遇的强风,东京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时节,上野公园、新宿御苑、隅田公园等赏樱名所的樱花相继怒放。我们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便是到网上查看开花地点、绽放程度、分布情况等实时更新的樱花动态,以计划一天的追花行程。由于酒店就在上野车站旁,于是将上野恩赐公园作为第一站。
据说,古时日本只有皇族官宦才有资格在樱花树下饮酒作乐,而上野公园的开放标志着平民赏樱的开端。至今,上野公园都保持着平易、亲和之风:不但免费入园,且酒水、宠物、帐篷等其他公园禁忌的东西在这统统欢迎。另外,这里面积最大,开放时间最长,晚上还有夜樱可赏。难怪观光旅行团、自由行游客、本地居民都将此地视为赏樱首选。
拾阶走入公园,上千株满开的樱花在明媚的春光中延绵起伏、夹道怒放,淡粉色的烟云温柔地弥漫半空,近乎虚幻又无比强烈,美得让人窒息。遭遇了两场大风暴,足足等了8天,终于看到樱花成片满开的盛景,我感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这也许就是急切追花的游客与安心等花的本地人在心情上的最大区别。
所有樱花树下的空地都被各种地垫与纸箱拼成的矮桌占满,人们围坐树下,摆出各种精美的食物、点心与酒水,有家庭自制,也有名店出品。刚过上午10点,“kampai”(日语,干杯)之声此起彼伏,喝得脸颊绯红的男女高谈阔论、放声欢笑。平日拘谨、严肃的日本人此时显得格外鲜活、可爱。
能坐在景致佳好的地方赏花,不能靠运气。早一些入园便看到有人裹着被子或睡袋席地而眠,他们为了抢到好位置赏花,不惜顶着寒冷在公园露宿。一位在日本工作多年的朋友说,占位子的苦差一般都由家中青壮的男丁负责;而公司则打发那些职位最低的人来做,或以此考验新员工。虽然一守就是一整天,但毕竟不用干活,薪水照拿,也算美差了。大公司还会豪气地给各部门排出日程表,在花期里每天轮流占位,轮流聚会。
午后,移步新宿御苑继续追花。虽有禁止饮酒等一堆禁忌,还有200日元的门票,游客仍排起长龙,毕竟皇家园林的霸气非他处能敌。宽阔的草坪上连绵着一棵棵粗壮的樱花树,花团锦簇的枝干低低长长地伸向前方,仿佛要偷看树下人们享用的美食。对我来说,这里最大的魅力在于不用东奔西跑就能看到颜色不同、形态各异的樱花同时绽放,白的、粉的、桃红的,单瓣的、重瓣的、高大的、矮小的、直杆的、垂枝的……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据说园内共有75种1500多株樱花,由于花期各异,从2月初到4月底都有大片樱花陆续绽放,而且还有绿色、黄色等罕见品种,只恨花期未到而无法一睹芳容。
我将傍晚留给目黑川。这里的樱花从数量、品种到面积都无法与新宿御苑、上野公园等赏樱名所匹敌,但并不宽阔的河道两岸所有樱花都殷勤地将花枝伸向河心,搭起一道长长的粉白花廊,河风一吹花枝摇曳,花瓣纷飞,极尽温柔与浪漫。路旁售卖的单杯樱花香槟特别受欢迎,我也忍不住跟风买了一杯,口味非常一般,但谁在乎呢,只要那粉红的酒色与樱花相映成趣就圆满了。
花粉对策
尽管到处都是欢庆樱花盛开的热烈景象,但看看街头成群结队的口罩族和商场、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防花粉产品,就知道日本人对樱花是怎样的爱恨交织了。
20%的日本人患有花粉症,对花粉过敏的人不计其数,日本人绞尽脑汁打造出各种防御措施。走进一个“花粉对策”专柜就好像参观一个小型的科技展:最简单的花粉口罩就有数十种形状,不但能阻隔、过滤花粉,还特别注重舒适:立体的造型为鼻子留出呼吸的空间,挂耳的绳环特别贴合脸部,以免松动;有的还添加压条让口罩与鼻梁贴合,以免呼出的水汽糊了眼镜;所有款式都分男女长幼不同尺寸,周到得令人折服。
此外,保护鼻黏膜有各种药膏、喷雾、洗鼻器。还有一种内置鼻塞,既能正常呼吸,又能过滤花粉,十分精巧!舒缓眼部有各种洗眼剂、滴眼药、护目镜。口服的不仅有普通的抗过敏药,还有许多专门针对花粉的抗过敏食品和茶饮。花粉无孔不入,在外要防,在家也要防。运用纳米技术的花粉棒,可清除附着窗帘、桌布、床单等家居物品上的花粉微粒;通风口也有专门的滤纸防御;还有衣服喷雾,防止粘在衣服上的花粉微粒飞散家中……日本人对花粉的防御,让人大开眼界。
行走者语
东京赏樱的地方除上野恩赐公园、新宿御苑、目黑川外,隅田公园、六义园、日比谷公园等也是赏樱名所,千鸟渊是乘船赏夜樱的好去处。
日本各地的樱花动态都可以实时在网站、电视台,以及车站、商场、超市公告栏上了解到。信息详细到各地花开几分、种植棵树、具体分布情况、入园禁忌、开放时间、门票价格等。各公园开放时间不同,并且不是所有地方都能赏夜樱,最好每天出发前计划好一天的追花行程。
东京的赏樱名所都可乘轨道交通抵达,出站后有详细地图指示你前往。看不懂地图就跟背相机的人群走,基本不会错。在东京打车极贵,但轨道交通发达,买张企鹅图标的Suica会非常方便、省钱,还可以在超市消费。如果在东京只逗留一两天,则可买600日元的通票,当日内无限次乘坐。
樱花漫开和凋零的时候花粉飞散最厉害,建议过敏性体质的朋友自备卢雷他定类抗过敏药物。
樱花主题的食物和商品,看到喜欢且价格可以接受的,建议立马拿下,大多数东西都是各店特别限定品,一旦错过就很难在其他地方买到。
从机场、火车站到酒店,一路都看到樱树,只是全都花苞紧缩。更悲催的是第二天狂风暴雨,气温骤降至零摄氏度,我盼樱的心情也跌到冰点。
盼樱
枝头的樱花虽还没开,但日本人生活中的樱花却早已开得如火如荼,大街小巷,商场小店随处可见五花八门的樱花产品—羊羹、和果子、面包、咖啡、鱼板、腌菜……连茶叶和酒都以樱花入料。以我在中国的经验,太好看的食物往往不太好吃,可日本人却能将那些精美得如同工艺品的樱花美食做得“味貌双全”。我忍不住走一路吃一路,还没到正经饭点就已经撑得不行。
日本人不但将樱花吃在嘴里,还摆设室内,把玩手中,穿戴身上,樱花主题的手帕扇子、杯盘碗盏、衣帽鞋袜、提包雨伞、玩具摆设……件件精巧美好,只恨没有足够的银子全部拿下。虽同为樱花产品,但每个地区都有专属的特别限定品,各个店铺、品牌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无论走进哪家能收获新的惊喜。光樱花主题的蛋糕我就见了数十种,更别说和式点心;连星巴克这样的连锁店都会在各分店推出不同的樱花糕点。各地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也相应开展樱花相关的展览、讲座与音乐会。连列车到站的提醒广播都唱着传统咏樱民歌:“樱花呀,樱花呀,暮春三月晴空里……”春日里,日本人会不会连做梦都是粉色的?
赏樱
熬过4月3日那场50年不遇的强风,东京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时节,上野公园、新宿御苑、隅田公园等赏樱名所的樱花相继怒放。我们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便是到网上查看开花地点、绽放程度、分布情况等实时更新的樱花动态,以计划一天的追花行程。由于酒店就在上野车站旁,于是将上野恩赐公园作为第一站。
据说,古时日本只有皇族官宦才有资格在樱花树下饮酒作乐,而上野公园的开放标志着平民赏樱的开端。至今,上野公园都保持着平易、亲和之风:不但免费入园,且酒水、宠物、帐篷等其他公园禁忌的东西在这统统欢迎。另外,这里面积最大,开放时间最长,晚上还有夜樱可赏。难怪观光旅行团、自由行游客、本地居民都将此地视为赏樱首选。
拾阶走入公园,上千株满开的樱花在明媚的春光中延绵起伏、夹道怒放,淡粉色的烟云温柔地弥漫半空,近乎虚幻又无比强烈,美得让人窒息。遭遇了两场大风暴,足足等了8天,终于看到樱花成片满开的盛景,我感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这也许就是急切追花的游客与安心等花的本地人在心情上的最大区别。
所有樱花树下的空地都被各种地垫与纸箱拼成的矮桌占满,人们围坐树下,摆出各种精美的食物、点心与酒水,有家庭自制,也有名店出品。刚过上午10点,“kampai”(日语,干杯)之声此起彼伏,喝得脸颊绯红的男女高谈阔论、放声欢笑。平日拘谨、严肃的日本人此时显得格外鲜活、可爱。
能坐在景致佳好的地方赏花,不能靠运气。早一些入园便看到有人裹着被子或睡袋席地而眠,他们为了抢到好位置赏花,不惜顶着寒冷在公园露宿。一位在日本工作多年的朋友说,占位子的苦差一般都由家中青壮的男丁负责;而公司则打发那些职位最低的人来做,或以此考验新员工。虽然一守就是一整天,但毕竟不用干活,薪水照拿,也算美差了。大公司还会豪气地给各部门排出日程表,在花期里每天轮流占位,轮流聚会。
午后,移步新宿御苑继续追花。虽有禁止饮酒等一堆禁忌,还有200日元的门票,游客仍排起长龙,毕竟皇家园林的霸气非他处能敌。宽阔的草坪上连绵着一棵棵粗壮的樱花树,花团锦簇的枝干低低长长地伸向前方,仿佛要偷看树下人们享用的美食。对我来说,这里最大的魅力在于不用东奔西跑就能看到颜色不同、形态各异的樱花同时绽放,白的、粉的、桃红的,单瓣的、重瓣的、高大的、矮小的、直杆的、垂枝的……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据说园内共有75种1500多株樱花,由于花期各异,从2月初到4月底都有大片樱花陆续绽放,而且还有绿色、黄色等罕见品种,只恨花期未到而无法一睹芳容。
我将傍晚留给目黑川。这里的樱花从数量、品种到面积都无法与新宿御苑、上野公园等赏樱名所匹敌,但并不宽阔的河道两岸所有樱花都殷勤地将花枝伸向河心,搭起一道长长的粉白花廊,河风一吹花枝摇曳,花瓣纷飞,极尽温柔与浪漫。路旁售卖的单杯樱花香槟特别受欢迎,我也忍不住跟风买了一杯,口味非常一般,但谁在乎呢,只要那粉红的酒色与樱花相映成趣就圆满了。
花粉对策
尽管到处都是欢庆樱花盛开的热烈景象,但看看街头成群结队的口罩族和商场、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防花粉产品,就知道日本人对樱花是怎样的爱恨交织了。
20%的日本人患有花粉症,对花粉过敏的人不计其数,日本人绞尽脑汁打造出各种防御措施。走进一个“花粉对策”专柜就好像参观一个小型的科技展:最简单的花粉口罩就有数十种形状,不但能阻隔、过滤花粉,还特别注重舒适:立体的造型为鼻子留出呼吸的空间,挂耳的绳环特别贴合脸部,以免松动;有的还添加压条让口罩与鼻梁贴合,以免呼出的水汽糊了眼镜;所有款式都分男女长幼不同尺寸,周到得令人折服。
此外,保护鼻黏膜有各种药膏、喷雾、洗鼻器。还有一种内置鼻塞,既能正常呼吸,又能过滤花粉,十分精巧!舒缓眼部有各种洗眼剂、滴眼药、护目镜。口服的不仅有普通的抗过敏药,还有许多专门针对花粉的抗过敏食品和茶饮。花粉无孔不入,在外要防,在家也要防。运用纳米技术的花粉棒,可清除附着窗帘、桌布、床单等家居物品上的花粉微粒;通风口也有专门的滤纸防御;还有衣服喷雾,防止粘在衣服上的花粉微粒飞散家中……日本人对花粉的防御,让人大开眼界。
行走者语
东京赏樱的地方除上野恩赐公园、新宿御苑、目黑川外,隅田公园、六义园、日比谷公园等也是赏樱名所,千鸟渊是乘船赏夜樱的好去处。
日本各地的樱花动态都可以实时在网站、电视台,以及车站、商场、超市公告栏上了解到。信息详细到各地花开几分、种植棵树、具体分布情况、入园禁忌、开放时间、门票价格等。各公园开放时间不同,并且不是所有地方都能赏夜樱,最好每天出发前计划好一天的追花行程。
东京的赏樱名所都可乘轨道交通抵达,出站后有详细地图指示你前往。看不懂地图就跟背相机的人群走,基本不会错。在东京打车极贵,但轨道交通发达,买张企鹅图标的Suica会非常方便、省钱,还可以在超市消费。如果在东京只逗留一两天,则可买600日元的通票,当日内无限次乘坐。
樱花漫开和凋零的时候花粉飞散最厉害,建议过敏性体质的朋友自备卢雷他定类抗过敏药物。
樱花主题的食物和商品,看到喜欢且价格可以接受的,建议立马拿下,大多数东西都是各店特别限定品,一旦错过就很难在其他地方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