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函数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fe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契机,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逐渐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只有通过不断总结归纳,自我反省,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本文将主要围绕目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函数图像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字】函数图像法 高中 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123-01
  引言
  函数图像法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处理实际问题中有着极强的专业性,对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这种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的普遍应用,深受广大师生的接受和喜爱,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直接化,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为其日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目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现阶段,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基本能认识到函数图像在辅助学生研究和了解物理知识上的重要作用,在讲解新知识过程中也会有机融入图像法,然而却没有达到预期理想效果。学生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对知识的实际意义并没有全然理解。虽然一些学生能做到简单了解图像的价值所在,却不能熟练运用到解题之中。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运用物理图像的认知水平出现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学生无法正确的开发图像中的有利讯息;其次,对于函数图像和与之相对应的物理知识无法做到紧密连接,不能透过图像表面探析物理过程;再次,在面对疑点难点时,仍然利用比较传统的方式进行解答,利用图像法研究处理问题的认识十分欠缺;最后,针对一些物理实验,学生在对待所有实验信息时往往都只用片面的眼光,不但缺少利用图像分析实验成果的认知,还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同样无法准确使用。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使用函数图像法的认识和能力方面,不同学生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几乎不具备这种能力和认识,就算画出图像也不能准确的判断。但是对于基础功底厚、接受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在认图与画图方面完全没有压力,在更高一级的用图过程中,通俗来讲就是用图像法解决现实问题时依然有很多漏洞和不足。与此同时,有一部分教师一般过分关注图像法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将其视为物理规律的直接呈现方式,在反馈相关物理规律时和公式、定理等占据相同的主要位置。还有一些教师通常将函数图像作为课堂中的教具,认为其是一种公式或者定理形态的替补,但无论如何函数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函数图像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增强学生摄取有利讯息的能力
  函数图像法可以用通俗易懂的物理文字来展现事物间的联系。其自身蕴藏着诸多物理讯息。教师若想加强学生本身的摄取讯息能力,使用函数图像法展开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有效措施。学生从图像中挖掘有利的物理讯息在其提高学习成绩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让学生在函数图像中获取信息成为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比如:在传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知识时,针对中间位置的平均速度和速度的比较联系就可以利用函数图像法一目了然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如图1所示)。透过图像不难发现二者间的联系是: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要大于平均速度[1]。
  图 1 中间位置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
  (二)透过函数图像能反馈变化规律
  函数图像法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能更加确切和直接的反应出物理量的变化规律。这种方法的运用能辅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以及正确使用物理规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青睐强硬灌输方式的使用,不但让课堂变的沉闷乏味,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然而图像法的出现让这种问题迎刃而解,在现实物理课堂中,学生透过函数图像不但能提升摄取讯息的水平,还能强化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高中所学教材中有一个实验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使用挡板阻挡光滑斜面上的球,然后将此挡板从水平方向调整到垂直方向,以此来分别明确作用到斜面上的力和挡板上的力究竟是怎样转变的。对于此问题,教师可以制作出动态研究图,参照三个力平衡时一定会构建一个密闭的三角形。经过对此动态图的进一步探究方可发现:斜面受到的力始终在变大,而挡板上的力则会由小变大。由此可见,教师利用图像法能让学生在清晰物理量间的相互变化方面有着十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后教学中要不断研究和深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三)在研究实验数据上的有效运用
  高中物理教学其中最为关键的教学内容就是实验,一个高质量的实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还能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精神。在实验课中,特别是在研究实验数据环节准确运用函数图像法能得到科学合理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学生在研究实验数据过程中,仅仅依靠数据是难以取得相关论断的,但是利用描点画出相应图像便可以生动灵活的表现物理量间的联系。之后学生再进一步探讨就可以获得精确的实验结果。函数图像法不仅在实验过程中存在巨大优势,在降低误差形成几率上也有着促进作用。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有:测量内阻和电源电动势相关实验。开展这种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先按照要测量的数据正确做出路段电流、电压的图像;然后再计算出图像斜率,这样做是为了规避误差;而得出的斜率便是电源内阻,电动势为纵坐标和图线间的截距[2]。
  (四)注意事项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清楚横轴与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这是开展物理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其次,要明确物理量与图线的变化是存在差异的。图形是一种体现物理量的方式[3]。比如:现实中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路线存在水平的情况,但是图像表现的却是斜向上的。最后,要重视从物理知识的实质来理解图像,经过研究图像便能让学生了解物理过程的特点。
  三、结论
  综上所述,函数图像法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未来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必备手段。教师要明确此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深山.高中物理教学中函数图像法的应用解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4):57
  [2]朱丹,冯杰.巧用函數图像促进中学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45(18):82-83
  [3]赵妍.函数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4,(17):41-41.
其他文献
以杏嫩叶为材料,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到高质量的杏叶片总DNA,通过优化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验条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杏荧光AFLP反应体系;筛选出多态性好的12
【摘 要】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让中职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提升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中职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步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部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方式。为了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选择项目教学法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液体发酵培养,确定纤维素分解菌ZJW-4的最适产酶条件。结果表明:ZJW-4产纤维素酶的最优发酵条件为以蛋白胨+(NH4)2SO4为氮源的培养基,28℃,pH 6
定位是否准确而又清楚,是一个栏目能否拥有生命力的关键。在当前电视栏目城市化的潮流中,农业电视栏目能坚守自己的阵地已属不易,如果再能有一个准确、清晰的定位,那么一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