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段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单单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信息时代,我们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课内课外有效融合,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利用信息化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笔者通过下文简谈之。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拓展
  一、 课前预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作为高年级学生,已具备足够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自主探究课文的作者和时代背景,有利于领会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例如: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学生在课前搜集了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是第二次到德国的感受,交流预习成果时,还播放了德国的图片,交流自己预习中的疑惑,质疑问难,促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奇丽景色?你怎样理解“美丽并没有改变”?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为什么用“奇特”一词来形容这个民族?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查阅资料。同时还可以将收获在班级微信群、QQ群交流,不仅学生,就连家长、老师都参与讨论,共同学习。
  教学《草船借箭》时,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将预习提纲直接发在微信群里,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思考故事发生的背景。孩子们总是能积极参与,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把现代信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疑点,再利用网络解决疑难,借助资料进行探讨研究,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课堂辅助,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课堂教学已不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教学模式阶段,更多的是教师利用电脑以及多媒体技术将学习的内容通过动画、图片以及文字等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收集、整理信息,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我展示了大量的草原风光的图片,让学生在惊叹草原一望无际时也同时理解了“一碧千里”,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时就有了更清晰的印象;在教学《桥》时,通过网络视频播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洪水的凶猛,从而体会老村长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
  又如在《长相思》的教学中,为了能更深刻的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我又利用音乐烘托气氛,让学生入情入境的想象、练笔;学古诗很难,但要把音乐和图画融入其中,实现古诗词在阅读过程中的意境就变得容易很多;利用信息技术我将异国风情的人文地理、民俗风情、自然景象等清晰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人身临其境。每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主要通过口语或写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往往需要老师拓展更多的内容,就可利用PPT为学生提供遣词造句、情景会话等练习,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
  三、 课外拓展,关注学生自主探究
  学习语文,不能只一味读课文,要“用教材教”,树立大语文观,要有“生活即语文”的理念。课后,学生就可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拓展学习内容,增长见识,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一) 利用微信平台组织读书活动
  老师通常会利用假期布置读书活动,但由于时间长,没有一个考核的标准,这就让许多学生钻了空子。于是我在寒假放假时就直接要求学生必读一本书目——《水浒传》,然后大家约定在微信群里讨论的时间。孩子们兴趣盎然,个个都积极准备课外书,当然我也及时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快到约定时间的前一周,我又在微信群抛出了关于这本书的近十五个题目(除开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外大多都是主观题),给孩子们留足思考的时间并再次确定交流时间。时间一到,还没等老师点名,有些孩子已经迫不及待的交流起了读书收获,一发不可收拾的,根本没给我留出说话的机会,那天晚上足足交流了近三个小时,孩子们依然意犹未尽。
  有了第一次尝试,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受《朗读者》的启发,我又发起了第二项读书活动:每个孩子每天在群里朗读一段优美的文字,做名副其实的朗读者!有些孩子特意为自己配上了音乐,有胆小的孩子也能勇敢地朗读了。最初的一周,我都逐个点评,有鼓励,有方法指导,有错误纠正,有……直到现在学生互评,家长评价,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朗读水平也逐渐提升了!
  (二) 进行开放式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效果是一个开放式的评价,而微信平台则让学生更加自由、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每次学完一课后,在完成作业时,大家还可以交流探讨。甚至老师、家长、学生将优秀的作业、表现发在群里共享,及时给予表扬,也能让老师和家长更全方位的了解学生,从多角度、全面的评价学生,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然,信息技术也只是一种手段,对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把学生放到核心位置上,教师应将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竞争、创新以及合作,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简介:
  牟元澤,四川省德阳市,四川省德阳绵竹市土门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众所周知,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读写结合教学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是,就当前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其尚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读写结合教学有效实现。在本文中,我主要就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课程标准;读写要求  所谓的读写结合教学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各学科都在追求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环境,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探索科学的教学手段,优化诗词教学,给学生带来一场生动精彩的学习之旅。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式;优化  古诗词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是我国古典文学艺苑中的一朵奇葩。但同
摘 要: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中职政治教学中,不仅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还在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政治教学中所具有的作用进行重点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职政治教学;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推动我国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中职教育。将其应用在政治教学中,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所带来的弊端。加深学生对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  一、
摘 要:我们的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传递,太看重生存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如何利用意识的觉醒改变生命,开启内在的智慧的使命。“精神协调”理论就是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基础,重视道德和精神价值,通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实时汲取无限的宇宙能量,激活那决定孩子一切行为的模糊本能,从而感受到生命的美妙。教育是有生命的,而它依靠思想维持,精神却是思想的根源,“精神协调”就像我们周围的大气层一样,无所不在的为
摘 要:PBL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问题为导向,与传统的老师讲授不同,传统的老师讲授是基于案例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力,在对于学生的创造力的提升也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将结合焙烤实验课程中的案例,探讨PB
摘要:英语课程的教学在整个高中阶段占据着主要地位,对于高考成绩的高低起着重要作用。在写作能力又是英语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当着重注意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本篇文章一分为二,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一些方法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能力;教学策略  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主要表现为对写作的不重视,学生们不具备一定的作文写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