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溴-2-羟基苯甲酰基取代芳醛腙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ji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水杨酸甲酯为原料,先经溴化反应制得5-溴水杨酸甲酯,再经肼解反应制得5-溴-2-羟基苯甲酰肼,再与取代芳香醛缩合反应,制得7种5-溴-2-羟基苯甲酰基取代芳醛腙,其中3种为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MS与元素分析测试技术表征确证。抑菌测试表明,该类化合物对不同菌株的抑菌活性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在质量浓度为0.05%时,上述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率高达100%,具有强抑菌活性,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抗真菌、抗革兰氏阳性菌的化合物。5-溴-2-羟基苯基-3,′5′-二溴-2-羟基苯
其他文献
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固相法制备了Li4Ti5O12/C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反应气氛(N2/O2)对材料物理性质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SEM、BET、电导率、电性能等测试手段对其进
用失重法、电化学法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红四氮唑在1.0~5.0mol/LHCl介质中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红四氮唑对冷轧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且在钢表面的
建立了1,2-萘醌-4-磺酸钠与羧甲司坦配合物生成光度法测定羧甲司坦的新方法。当控制溶液pH=11.0时,羧甲司坦、1,2-萘醌-4-磺酸钠与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生成摩尔比为1∶1
分别用氯代水杨醛、溴代水杨醛与L-谷氨酸及其酯反应,制得水杨醛缩谷氨酸类席夫碱(Ⅱ),经硼氢化钠还原制得邻羟苄基取代谷氨酸及其酯(Ⅲ),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MS与元素分析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BiO(OH)/C催化剂。催化剂的XRD分析表明,当催化剂中BiO(OH)的质量分数≤10%时,BiO(OH)在活性炭中高度分散。反应温度为75℃时,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仍保持较高活性。在5mL
以镍铬合金为基体,在其表面通过直接嵌入微晶纤维素修饰的碳糊膜,构建了嵌入式超薄微晶纤维素/碳糊电极(ISM/CPE)。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循环伏安法表征了电极的特性;以抗坏血酸(A
原料芴经硝化、还原得到2,4,7-三氨基芴,与一系列的醛缩合得到相应的席夫碱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得以确证。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
以3,5-二甲氧基苯甲酸(1)为起始原料,经过甲醇酯化、氢化铝锂还原、四溴化碳溴代和Wittig-Horner反应,高产率的合成了Wittig-Horner试剂(5)。化合物5与对羟基苯甲醛(6)的羟基保护产
以对叔丁基苯酚为起始原料,经逐步反应在杯芳烃母体下缘引入含硫类冠醚结构,上缘引入2个氨基,得到可作为聚合单体的二氨基含硫杯芳烃[4]衍生物,并通过^1H NMR、MS、IR、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