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科学激情 感受真切自然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xc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7月14日,作为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的组成部分,武汉大学分营正式启动。本分营以“科技伴我成长,筑梦相拥珞珈”为主题,参与者包括来自湖北、四川、江苏、河南、云南等地20余所高中的200名营员及20名带队老师,总共分成6个班,每个班30人左右,各班都确定了不同的主题,其中科创一班(神州问宇)、二班(遥感珞珈)及三班(电耀磁辉)为常规营,其余三个班级为专题营。不管是常规营还是专题营,都开展了异彩纷呈的活动,让我们赶紧去瞧瞧吧!
  热力四射的常规营
  坐拥珞珈山的武汉大学,不仅有着浪漫樱花校园的美誉,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也是国内高校的翘楚。它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参加常规营的同学们,在为期7天的时间里,以武汉大学为中心,开展了武汉大学校园及校史馆参观、学校重点科研基地参观、素质拓展、科普视频赏析、特色探索性学习和实验、科创达人交流会、百科知识问答竞赛等各项活动。
  桥梁结构设计显身手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在对武汉大学的重点科研基地进行各种参观和学习后,营员们展开了一次“真枪真刀”的科技较量——结构设计竞赛。竞赛以“单跨桥梁结构设计与制作”为题,营员以5人为一小组参加。在营员与指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各参赛小组都制作出了造型精致、别具特色的桥梁,还为桥梁结构准备了独特的解说词。其中,来自南京市的一组营员用“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来解说他们的桥梁结构,巧妙地形容了武汉市与南京市之间的关系,被一致点赞。
  知识竞赛见功夫
  如果说桥梁结构设计竞赛让大家展示了某个专业领域的才华,而“天才知道”百科知识问答竞赛,则是营员们显示综合实力的机会;如果说设计竞赛比拼的是团队出击的能力,那么百科知识问答竞赛,则考察营员们单兵作战的能力。
  知识竞赛包括“纸上谈兵”“你画我猜”“汉字英雄”“谁与争锋”四个环节。竞赛过程紧张激烈,赢得观众阵阵掌声。营员们在比赛中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经过激烈的角逐,科创一班王宇阳夺得本次比赛的冠军。
  博物馆里传承过去
  博物馆既是科学启蒙的圣殿,也是人文与科学交融之地。这次科学营中,营员们有幸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领略了灿烂辉煌的荆楚文化。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规模最大、藏品最为丰富、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馆内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青铜乐器曾侯乙编钟、中国冷兵器时代的杰作越王勾践剑、地质年代早于北京人的郧县人头骨化石等珍贵藏品,还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在《曾侯乙墓》展厅,营员们观赏了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曾侯乙编钟、铜鹿角立鹤、《二十八宿图》木衣箱等文物,并从中了解了周王朝的物质生活和礼乐文化。营员们纷纷赞叹文物造型之奇妙、工艺之精湛、纹饰之华美。营员们还观赏了《楚文化展》的越王勾践剑,它为春秋晚期的文物,代表了当时青铜铸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科创达人引领未来
  技术达人占坤、创业先锋余星娴、记忆狂人王永周,这些人并不是传说,而是武汉大学年轻有为的大学生。在科创达人交流会上,营员们有幸和他们三位进行了深度交流,揭开了这些科创达人的神秘面纱。
  占坤,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012级本科生,分享了团队在探索GPS技术过程中的感悟,让营员们了解了GPS技术的工作原理。营员们为他丰富的专业知识所折服,更对他严谨的研究态度肃然起敬。
  余星娴,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级本科生,从“青柠”交友项目到“西兰卡普”民族文化遗产推广项目,她一路迸发创业的火花。她鼓励大家“用创新改变世界,用实践改变未来”。
  王永周,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本科生,武汉大学记忆协会成员,现场展示了惊人的记忆功力,赢得了营员们的掌声和欢呼,激起了大家对记忆法浓厚的兴趣。
  最后,常规营以气氛热烈的联欢会胜利收官,也许,有的营员们心中的科技梦想刚刚被点燃,有的已渐渐燃烧成熊熊烈火……
  趣味十足的专题营
  7月16日,专题营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植物科学”为主题,以“探究植物王国”为主线,为营员们安排了一场植物科学体验之旅,通过探索、动手、观测、讲座等形式,为营员们呈现了一个趣味十足的植物科学世界。
  令人好奇的植物观察
  问题一:你了解泛滥与珍稀的植物吗?
  入侵植物与濒危植物是自然界两个极端的类群,一类数量非常多,泛滥成灾;另一类数量非常少,濒临灭绝。这两类植物有什么特别,能给人什么启示呢?当天,99个营员被分成10个小组,在经过专门培训的志愿者的带领下,去认识和了解这两类植物。
  在参观过程中,青少年感受到了“植物杀手”的威力;也认识了许多珍稀濒危植物,比如有抗肿瘤作用的喜树、中国特有并在自然生长情况下仅存一株的普陀鹅耳枥,三峡特有的珍稀植物疏花水柏枝……科普老师讲解了近十种珍稀植物,并且引导营员们对比泛滥植物和珍稀植物的成因和现状,从宏观的角度看待植物灭绝和入侵的现象。
  问题二:水生植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不同生境的植物各具特点,沙漠植物肥厚多汁,高山植物低矮耐寒、雨林植物繁茂旺盛,这些特征都是植物为了适应所在的环境而逐渐演化出来的。水生植物为了适应水生环境,它们的形态有哪些特异化呢?
  武汉植物园是最适合探究这个问题的场所,因为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生植物资源圃,拥有沉水植物展示区、水生群落区、水生生态区、湿地植物区、荷花睡莲展示区等水生植物区域。为了让每个营员都能够很好地参与到活动中,营员们被分为10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实地观察水生植物。
  营员们纷纷表示,这个主题活动中的观察和实践让他们与生物课本的知识更贴近。以前,大家在学校学了很多植物知识,但印象不深刻,通过实地观察、动手实验,感受到以前学的知识都是实实在在的,也非常有意思。
  赏心悦目的观鸟之旅
  这次专题营的观鸟活动包括观鸟知识讲座和实地观鸟两部分。武汉植物园邀请来了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分会会长、资深“鸟人”李明璞为营员开办观鸟知识讲座。李老师不仅介绍了观鸟的知识,还分享了一些珍稀鸟种的图片,通过一个个生动的鸟类故事将大家带入鸟类的趣味世界:黑水鸡在睡莲和浮萍的叶子上悠闲地踱步,蹦蹦跳跳的大山雀正认真地觅食,黑脸噪鹛躲在暗处发出喋喋不休的鸣叫……
  讲座结束后,愉快的观鸟之旅开始了。武汉植物园生态环境良好,有适宜鸟类生存的灌木林、湿地、湖泊等多种生境,100多种鸟类栖息其中。观鸟结束后,十个小组的成员分别制作了不同主题的观鸟海报,互相分享观鸟心得,探讨鸟类与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挑战多多的杂交实验
  杂交实验对许多人来讲并不陌生,但多是纸上谈兵,在这次专题营中活动,在武汉植物园副研究员王彦昌博士关于杂交授粉的科普讲座后,营员们动手做了太阳花的杂交授粉实验。
  太阳花是一种喜光的夏季花卉,被广泛种植。它的花非常娇嫩,而且授粉要挑选未开的花骨朵,需要用镊子一点一点撕开花瓣,去掉花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损伤非常脆弱的花柱。学生表示,杂交的原理挺简单的,但是它的作用真的太重要了。以前觉得杂交实验挺容易的,真正自己动手做,才发现非常难,自己才做了一朵花的授粉,就已经感觉胳膊疼,科研确实需要耐心和毅力。
  专题营虽然结束了,可带着这些新的知识和认知,营员们也许会在未来更关注地球上其他的生命,留意身边的每一片绿色,注意倾听空中的每一声鸟鸣。
  (责任编辑/胡冰)
其他文献
朋友的牙一直不好,自他成年以后,牙齿便陆陆续续地开始坏了。到去年年初的时候,他已经坏掉九颗牙了。掉过牙的地方,修修补补,虽然并不太碍事,但朋友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神采,总是能隐约地感觉到他在某些场合的那种不自在,虽然我也说不清楚其中具体的原因。  去年,朋友的第十颗牙又开始闹毛病了,先是有了炎症。有过之前坏牙、掉牙的经验,朋友想,还是先忍着吧,等炎症过了,也许就好了。已经掉过九颗牙了,朋友对口腔里留下
贾进珠是高三老师,她能够亲身制作微课,并真正在教学中应用微课,正说明了微课这种新技术,确实有可能与教学完全“融合”,并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风向的判断》微课之所以非常受到学生的欢迎,是因为它有很多优点。  首先,该微课的选题策略值得学习。常见的微课选题自然是教材中的知识“重难点”,而贾老师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找到了一个更合适高三学生的选题方向:基于教材,立足考点,综合提升,高于教材。对于高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与独特载体。它所蕴涵的民族智慧、审美情趣及哲学思想无限深广。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忽略汉字教学,而如何让这样一种文化瑰宝成为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它既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又能成为教学促进手段,则需要教师的悉心探究与实践。  一、培养学生汉字研究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努力调动学生汉字学习的热情,鼓励他们主动对一些独特的汉字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比如在第二批汉字简化时,“
摘 要:以中国裁判文书网为数据来源,依据《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判决文书构成要素,对所收录的54份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民事判决文书的首部、事实、理由、裁判依据、裁判主文等展开分析。研究发现诉讼过程中,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多为侵权责任纠纷案件;老年人体育活动场地需对老年人履行维护公共安全、管理、预见告诫、通知救助等具体职责;自冒風险可成为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的有效抗辩;老年体育伤害事故责任划分多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深入,特别是“校校通”的普及,广大中小学校充分运用网络,纷纷建设各种网络教研平台,开始尝试使用BBS、Blog.MicroBlog,QQ和微信等网络应用平台,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教研活动。运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是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研究领域的一种创新应用。  实践证明,基于网络环境的教研活动这一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而且还丰富了教研活动的形式。基于网
摘 要:宏观物理现象与微观机制间的联系是近几年北京高考压轴题的命题方向,以学生熟知的情景入手,搭建台阶,逐层推进,深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科学本质和内涵的理解,体现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物理观念(力和运动及能量守恒)和科学思维(模型建构、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两大核心素养.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下,在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中,进行“非原电池类电路的微观解释”的创新教学设计:以“‘内电压’去哪儿了?”疑問导入,通
摘要:依据艺术价值基本编排评分体系,对2010年艺术体操“全国冠军赛”成年个人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4项器械成套动作编排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本编排内容是艺术价值评分体系的核心要素,时空运用形式不均衡、器械动作陈旧化、身体动作低质化影响艺术价值提升的空间。凸显成套动作编排质量、提升成套动作空间感、保障成套动作完美、提高成套动作整体效果,是提升艺术价值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竞赛与训练;艺术体操
画信,一种既有画画又有文字的写信交流方式。因为有了画,信就变得有趣味,形象而深情。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收到画信仿佛对方就在眼前那么真实;平心而画,静心而写,图文并茂的画信让人过目不忘,打开了另一种交流的渠道。画不好没关系,只要认真去画,不好也是最好的,因为你的创作独一无二,你在画信上倾注的感情是最真的。  在常熟市第一中学,“和舟”画信社团的每一位同学都与画信有着难解的情缘。他们热爱画信,在画信中
脉诊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中医在缺乏精密仪器和设备的情况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着独有的诊断体系,创造出了最具有中医特色的脉诊。  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桥段,一位郎中将手指搭在夫人的手腕上,凝神片刻,随即面带笑容朗声道:“恭喜夫人,这是喜脉啊!”普通观众对于脉诊的印象多由此而来,于是有人觉得脉诊是一门神秘高深的技艺,有人认为脉诊只是剧本中夸张滑稽的杜撰,那么,三根手指在腕间的轻轻一按,是否真
摘 要:研究以2005—2015年中国足球和篮球联赛共9 668场比赛数据为基础,检验运动员(队)队服颜色对裁判员在比赛中判罚犯规次数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男子足球项目中,不同色系队服球队在比赛中被判犯规次数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在篮球项目中,不同色系队服球队在比赛中被裁判判犯规次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暖色系队服球队在比赛中获得了显著高于冷色系和中色系队服球队的判犯规次数;(3)队服色系对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