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力的策略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d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让学生形成科学的英语思维模式,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掌握了英语学习方法后,在课堂上就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英语思维的形成是可以锻炼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对于学生的指导,再加上学生自己的努力,英语课堂会呈现出一片欢声笑语,成为学生期待的知识殿堂。
  【关键词】初中英语 思维模式 情境 问题
  在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个性和闪光点,要善于利用教学情境给学生设置悬念,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关注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个性,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英语课堂效率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动脑了,才能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会伴随学生的一生,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迫切地等待着英语课的到来。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Unit 8our clothes topic2 different jobs require different uniforms section A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穿着工作服的医生、警察、厨师、环保工人、交警等等,五颜六色的图片让学生瞬间就关注了课堂,学生们通过他们的制服也会一眼看出他们的工作。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思考:Why do they need to wear uniforms? What are these uniforms made of? What color? 在教师情境的氛围中,学生会积极思考并且阅读课文,并且了解到:suitable uniforms can show good discipline。 随着教师的一点点引导,学生学会了用英语去分析问题,并且知道了制服的重要作用和不同职业制服的特点。在教师情境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就逐渐形成了英语思维,并且促进了学生对于英语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二、导学案的有效帮助,促进学生自主思考
  “导学案”是一种辅助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学生通过对于导学案的学习,了解了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利于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在导学案的帮助下,学生会有的放矢。学生通过对于导学案的“学习”“练习”,就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再加上教师的教和导,学生的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例如在学习宾语从句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在导学案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些宾语从句,并且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这些句子的特点是什么?通过对于这些句子的观察和思考,学生们会了解到宾语从句的特点,并且总结出宾语从句的定义。通过学自己的思考学生对于宾语从句的认识非常深刻。经历了思考过程,学生对于宾语从句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之上,掌握了宾语从句的基本结构和要点。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句子让学生去练习,左边写上句子的前半部分:Jane says that;Michael thinks that等,右边写上句子的后半部分:money must be a problem for Daniel Igali.;Daniel Igali was born in Nigeria让学生去连线。丰富的练习形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思考起来,促进了学生英语思维模式的形成,让学生学会了方法,从而变得“善学”“乐学”。
  三、设置问题思维梯度,体现思维层次差异
  教师的问题要由简到难,让学生经历一个思维过程,促进学生一步步地跟着教师的思路,探索英语知识。面对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教师要多鼓励、多启发,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鼓励和赞赏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点,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达到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地锻炼。
  例如在学习Unit 5 Feeling Happy Topic 1 why all the smiling faces? Section C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思考:what does the second paragraph talk about? 学生通过思考会了解到:It talks about the family. The family looked sad and tired.教师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去思考:why the family were very sad and tired?Why the father was lonely and often became angry? What did Maria teach the children? What made Mr. Von Trapp happy again? 教师设置问题后,只要学生敢于表达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思维就能够得以巩固和锻炼。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取得循序渐进的进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
  四、关注听说读写活动,渗透思维策略指导
  学生形成英语思维是在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包含了“听、说、读、写”几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细节,充分利用每一个机会去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模式。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英语去思考,用英语去回答问题,用英语去写作……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养成了英语思维习惯,形成了英语思维模式。学生英语思维模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细节,注重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提高学生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习惯,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开开心心学英语,在生活中能够轻轻松松用英语。
  首先“听”是一个重要的语言知识输入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听懂了多少,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进行听力练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听力材料的内容,要关注篇章的整体性,让学生在听中形成英语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不能只关注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这样不利于学生掌握英语句型和形成思维习惯。例如学习unit5 Topic 3 Section A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听1a的录音,让学生在听中认真品味:It makes me so tense. The nurse there makes me nervous. Calm down! And medicine tastes so bitter等句子。
  其次“说”是检验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学生如果能够脱口而出英语说明学生已经形成了英语思维,知道如何去表达和陈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例如在学习unit 6 Topic 1 Section A的时候,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就是学会怎样预定车票,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仿照2a编一个相似的对话。学生在练习中自然把课文中出现的重点短语和句型都会用到,尤其是:I’d like to book some tickets, please!
  再次是“读”。大量的阅读会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习惯,掌握英语表达。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通过大量的英语阅读,自然会了解英语的表达方式,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促进了学生英语思维习惯的形成,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表达才是地道的英语表达。
  最后是“写”。在学生的书写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的汉语式表达方式,这主要是受汉语思维的影响。教师要指导学生避免写作中出现这些汉语式的表达,让学生用学到的英语方式和英语思维来进行写作,让学生的写作看起来能够摆脱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只要把学习过的一些短语和句型能够呈现在自己的写作中就可以说是一篇很好的英语文章了。例如学习了英语中的方位的表达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写一篇介绍自己家附近情况的文章,文章中需要学生写出自己家周围的主要建筑物以及在什么方位。学生刚刚学习了这些表达:in the west of , to the south of 等,在学生的写作中用到这些表达,自然看起来地道、纯正。学生的英语思维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总之,英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只有学生动起来才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教师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思考起来,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形成自己的科学思维模式,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够在学生的思考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章生.浅谈英语教学中英语思维的形成[J].考试周刊.2012. 09.
  [2]韩军.浅谈情境创设对于学生英语思维形成的帮助[J].中学生阅读.2012.06.
  [3]李章辉.新课改形势下的有效英语教学的探究和实践[J].中学英语教学参考.2012.04.
其他文献
目前,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的不少中学生厌倦英语学习,对英语学习完全丧失了兴趣和信心,有的甚至想完全放弃英语的学习。造成这一不良现象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满足于一支粉笔,一本书,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沉闷压抑,课堂形式过于单一,学生上英语课觉得单调、枯燥无味甚至是一种心理折磨,学习英语的兴趣荡然无存。要改变这种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英语课堂
【摘要】现今,随着国际化和中国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英语教学从小学至大学都变得相当重要,但英语口语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这一现象既不能满足国际化交流的需要,又不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如何有效地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变得异常紧迫。本文探讨外国语学校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以求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口语能力 非语言因素 教学设计  一、影响英语口语能力
【摘要】元认知策略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所析案例是基于为期一个月、每周三次、每次60分钟的英语听力教学,教学对象是一名14岁的初二男生,教学材料采用的是VOA慢速英语听力音频和文本。在12次的听力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培养该生的听力学习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是重点强调的部分。在本次教学结束后,笔者采用访谈的形式对该生的听力学习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发现他掌握了在听力中的元认知策略,且元认
【摘要】目前,我们的高中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英语报刊等途径获取大量的英文阅读材料。相关研究表明:通过英语阅读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英语词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针对英语阅读与词汇附带习得展开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给高中生以更加有效的阅读指导,从而促进他们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附带掌握更多的英语词汇。  【关键词】英语阅读 词汇 附带习得 高中生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可见:高中生融于真实的英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呈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新课程下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问题 教学策略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整体水平较以前已有很大提升,但是仍然呈现出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二,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很多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法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学生的成长。本文将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
【摘要】合作学习是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活动为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的个人潜能和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教学策略。本文以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探讨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理论提高学生在英语复习课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 复习课  一、理论基础: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是20 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首先倡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的、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式”互动习得语言,展现语言风采。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逐渐开始注重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始重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结合英语教学课程实际,针对英语教学与农村小学生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展开论述,并阐述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些对策,以期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革新带来些许借鉴意义。  【关键
那是山里的一座寺庙.少年贝聿铭陪同重病在身的母亲于此静养,没有玩伴,百无聊赖,四周沉寂得可怕.只是,天快要亮的时候,会听到一种嘎吱嘎吱的古怪响声,那是一只只春笋破土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