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旋:从粟特乐舞到宫廷燕乐

来源 :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ry_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旋舞”通过四种形式出现在今人的视野中:一是唐代诗歌;二是古代文献;三是近20年来出土的粟特人墓葬中的乐舞图像;四是敦煌乐舞图像.上述材料所见“胡旋舞”的传播与盛行,究其原因,基础是粟特人商业与贸易所带来的畅通的传播途径,而进献“胡旋女”的政治交往手段成为“胡旋舞”从民间上升到国家层面,合礼进入中原礼乐体系,并成为燕乐的核心成分的关键.敦煌唐代壁画中乐舞图像则是唐代燕乐的集中反映.
其他文献
【摘 要】阐述了Ghost克隆软件的理论、功能及使用要素等,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一些实践,进行了分析并操作,说明如何在机房中,巧用Ghost克隆软件,有效地提高了机房软件维护的效率。  【关键词】Ghost 巧用 备份还原    1引言   目前,每个学校的计算机机房管理者,应该都离不开Ghost这个软件。因为机房管理者若能较全面且巧妙地运用,那么它能让你从机房管理这项繁重且琐碎的工作中解脱
盘点2019年中国电视剧市场,冷静发展中深蕴变革.创作上内容优先、品质制胜,题材切近社会、映射时代,献礼剧、古装剧转型发力;传播上加强受众细分与圈层定位,平台把关以质取胜;产业上IP市场链条化、互动化程度加深,新型商业变现模式试运营,影视营销呈现多感官、多场景、全媒化特征;政策上扶持力度向现实题材明显倾斜.
“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革命持续加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高速变更的新兴技术和固化的旧有理念之间、快速扩张的数字平台和不足的优质内容之间、现存的数字鸿沟和亟待开发的下沉市场之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成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中难以解决的结构性问题.然而,在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数字文化产业迎来爆发契机,消费场景向线上集中,消费能力在线上释放,线上消费需求短期内急速上升;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态势、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态势表现出集中特征;数字文化企业积极推动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双效统一
李泽厚的美学理论与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从文献资料来看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二人学术观点的一致性与相通性在李泽厚50年代的美学思想中已有体现.艺术符号学构成了李泽厚美学思想颠覆俄苏一元话语的直接动力,也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整合自己的学术理论,提出“情本体”与“积淀说”的重要原因所在.挖掘李泽厚学术思想的转变根源,就个案研究而言,可以为深刻理解李泽厚美学思想提供有益的参考;就宏观层面而言,我们从中可以发掘李泽厚借鉴利用西方资源为我所用的经验,同时,也可以发现中国独有的文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