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分化才有融合,产教融合是现代社会分工背景下,物质生产(产业系统)这种人类经济活动和教化育人(教育系统)这种人类社会活动之间互动、交流和合作的状态.分工是产教融合的前提,分工导致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具备不同的属性和功能,互补是产教融合的基础,双赢是产教融合的动力.作为一个概念,“产教融合”是近些年来的一个热词,2017年1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9年10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又印发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产教融合之受重视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分化才有融合,产教融合是现代社会分工背景下,物质生产(产业系统)这种人类经济活动和教化育人(教育系统)这种人类社会活动之间互动、交流和合作的状态.分工是产教融合的前提,分工导致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具备不同的属性和功能,互补是产教融合的基础,双赢是产教融合的动力.作为一个概念,“产教融合”是近些年来的一个热词,2017年1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9年10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又印发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产教融合之受重视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作为一种实践,产教融合在现代国家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层次、类型及其内部的课程、教学都与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水平、结构息息相关.在当下,之所以特别强调产教融合,是因为它能缓解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矛盾:一是人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人才的供给包括数量和结构两个层面,理想状态下我们希望企业需要多少人才,学校培养多少人才.但是现实中,这种情况很难出现,因为人才需求的数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且人才的年龄、学历、性别、能力等结构层面的供需更为复杂,如果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间没有相应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两者只会“各行其道”,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性失业的问题.产教融合通过建立信息渠道和合作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才供需间在数量和结构上的矛盾.二是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之间的矛盾.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生产服务一线,不仅需要懂理论知识,更要会实践操作.而且随着产业技术的不断更新、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消费模式的不断变迁,一线工作人员面临的生产和服务情境也日益复杂.因此,学校作为制度化学习场所在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胜任能力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必须要靠企业的支持.三是组织的时空分隔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之间的矛盾.职业院校拥有大量的智力资本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而行业企业则存在大量生产和服务需求,以及产品生产(服务提供)真实工作情境.围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活动,产教融合有利于院校和企业间打破组织间的时空隔阂,实现两者间异质性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其他文献
近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及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联合主办的“党管媒体”高端论坛、2021年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术年会在上海隆重举办.来自全国的200余位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专家、学者及各相关高校师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党管媒体”的思想缘起、理论创新、实践探索与历史经验等方面展开了多层次、宽领域、系统性的现场探讨与在线交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备受重视.近些年,国家不少文件和相关研究者都主张切实推进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体现了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效率诉求,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速成.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效率诉求出现分歧的实质在于,西方科学主义思维与我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的冲突与矛盾.化解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效率诉求分歧的关键在于,要在科学主义思维下现代教学对效率的自觉追求与传统文化(以及汉语言文字)的固有特征这一双重视域下,立足于语
教师评价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必备技能之一,然而当前国内的教师评价素养却面临着教师评价理念与实操水平脱节、评价过程依赖教师的主观臆断、教评一体化的实施缺乏有效性、评价素养亟待良好的培育环境等现实困境.而基于证据的教师评价素养提升路径研究,旨在引导教师重视证据并通过证据开展评价,这需要提升教师的证据意识,重视外部评价的影响,实现教评一体化,改善评价生态环境,以此促进教师不断自我反思,进而提高教师评价素养.
培育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法治素养,不仅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实现依法治园的保障和落实依法执教的基础.目前,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薄弱制约了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还存在着法治课程的设置与未来的职业需求不相匹配,师资力量的配备与法律知识的专业性要求不对口,法治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脱节等问题.要加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就要充分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完善课程设置,并且要多渠道扩充师资队伍、提升师资力量,还要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