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静脉高压注射CⅡTA siRNA对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将MHCⅡ类反式作用因子(CⅡTA) siRNA用于胶原诱导的小鼠关节炎模型中,观察是否具有治疗效果.方法 将雄性DBA/1小鼠随机分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组、CⅡTA siRNA组(siCⅡTA组)、control siRNA组(siCT组)、正常组.再次免疫后4周观察小鼠发病情况,检测小鼠足爪的肿胀度,病理切片观察炎症变化,MTT检测脾淋巴细胞对CⅡ胶原的增殖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脾细胞IFN-γ、IL-4 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IL-4、IL-17的含量.结果 siCⅡTA组关节炎评分、脾淋巴细胞对Ⅱ型胶原的增殖反应低于模型组和siCT组;siCⅡTA组IFN-γ、IL-17水平低于模型组和siCT组,但IL-4水平高于模型组和siCT组.结论 尾静脉高压注射CⅡTAsiRNA对CIA具有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宿主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主要包括Toll样受体(TLRs)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 NODs)两大类受体[1],其中TLRs是胞膜模式识别受体,NOD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胞质模式识别受体.目前,已有大量关于TLRs与NODs在细菌感染免疫应答中作用的研究,但NODs蛋白在真菌感染中作用的研究报道屈指可数,且NODs与TLRs在抗病原
自噬(autophagy)是一种蛋白降解系统,根据细胞内底物运送到溶酶体腔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大自噬(macroautophagy)、微自噬(microautophagy)、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CMA)三种[1].大自噬中,孤立的双层膜结构包裹变性坏死的细胞器,聚集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等成分,形成自噬体( autophagosome).然后与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