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乃珊的香港情结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lovezk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陆文坛早已声名远播的上海著名女作家程乃珊,于1991年3月去香港定居,在这之前她已在香港客居了一年多。
  程乃珊在上海有个温馨的家。丈夫严尔纯堪称模范丈夫,女儿天真可爱,聪慧过人,可是乃珊还是告别了上海这个令人羡慕的温馨小家庭去了香港。如今这个三口之家天各一方,分居三地:丈夫留守上海,女儿飞越重洋去美国留学,而她则在香港孤身拼搏,有时只好在香港和上海两地往返走动……
  
  对香港情有独钟
  有人说程乃珊出生在香港,因而与香港有缘。这话又对又不对:她的出生地在上海,倒是两岁时曾随着父母去了香港,在香港爷爷那里度过了她金色的童年,一直读完小学四年级才跟父母亲回到上海。
  漫漫的八年香港生活,在程乃珊幼小的心田里埋下了深厚的感情。因而当了作家的这些年来,在她的散文里经常写到她对香港的依恋,特别是对她的母校——香港中学附属小学的思念。因而她在上海时积极参与了和校友们发起成立的上海香岛中学校友会。
  一个人幼年的记忆总是十分美好的,因此程乃珊对香港情有独钟。
  是的,乃珊的祖父程慕灏老先生一直居住在香港,这位著名的银行家16岁时背着一个小包裹,只身从浙江桐乡的乡间小道到十里洋场上海滩谋生,他凭着自己的勤奋、才智和毅力奋力拼搏,当他的小孙女乃珊呱呱坠地时,他已是上海乃至全国金融界的巨子之一。不久,他的事业发展到了香港,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金融界的前辈、原中国银行总行常务董事、香港中国银行原总经理,便长期在香港金融界服务,直到晚年仍担任着香港中国银行顾问。
  1993年3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程乃珊的长篇小说《金融家》,作品描写了一个民族金融家的人生之路和他那个豪门望族的喜怒哀乐。小说中的主人公祝景臣一贫如洗闯入上海滩,历经坎坷终于成为银行界显赫的巨头……很显然,这部小说是以她祖父的一生拼搏为背景的。《金融家》是程乃珊原先计划创作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程乃珊因为有祖父在香港这层关系,才有步程老先生的后尘要去香港谋求更大发展的愿望。因而她毅然告别上海幸福温馨的家和安定舒适的生活,放弃了上海专业作家的待遇,只身去香港定居。
  在她当年即将赴港时,乃珊曾对来访的记者说:“我祖父的一生是一部历史,也是一部多卷集的长篇小说。我一直在搜集、记录他的传记资料,想好好地写出来。”但遗憾的是,就在程乃珊来到她久已向往的香港,来到她深深地为之敬爱的老祖父身边不久,这位94岁的老人,却安详、满足地撒手人寰,离他的孙女乃珊而去了……
  
  当作家一半由家庭造就
  程乃珊走上文学道路看起来很偶然,其实这和她的家庭大有关系。她从小爱读文艺小说,这是受到父母亲的影响所致。她的父母亲都是20世纪40年代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有很好的文学、音乐和外语造诣,乃珊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文化和艺术熏陶。尤其是乃珊的妈妈,虽然身为大家闺秀,却不是饱食终日的贵妇人,她十分喜爱文学、音乐,是个道道地地的知识型妇女。当年她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没找职业,在家里读书也写小说。母亲把第一篇小说投寄给当年上海的一家文学刊物,编辑认为小说基础较好,作些修改后就可以发表,但当她把稿子修改后第二次寄给编辑部时,因战争爆发刊物禁办,这篇小说稿从此就杳无音讯。
  乃珊的妈妈酷爱文学却无缘奔向文学之路,结果走进了“蓝屋”,当起了“少奶奶”。但无论在文学创作事业上还是在平时的服装打扮修饰上,妈妈都是女儿乃珊信得过的“参谋”,她常常当着妈妈的面对朋友们说:“母亲既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朋友,我们母女间没有代沟!”
  程乃珊步入文坛,她十分感谢《上海文学》编辑部,十分感谢老作家、编辑李楚城和费礼文的鼓励和帮助。假如程乃珊的第一篇小说寄出后,一月、二月、三月都没有音讯,试想一个初学写作者的心情会怎么样呢?也许今天的文坛上就不会有程乃珊,更谈不上今天她在香港的写作和继续发展了。是的,一个初学写作者写出了比较有质量的第一篇作品能够发表与否,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道路、命运和未来。
  自从程乃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之后,就有一些文学杂志的编辑上门约稿了,同时有不少读者写信给她,跟她商讨创作问题,同她谈读后感……一篇小说,把程乃珊引向了社会,引进了千百个读者的心中。从此,她感觉到自己肩上责任重大,写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于是,程乃珊就写出了第二篇、第三篇……
  程乃珊在偶然的机遇里,找到了一个终身可依托的事业,这就是文学创作之路。她说:“我爱文学创作,我不把它作为一种成才的途径,而是作为一种享受,一种寄托:我把生活本身看得比事业更重。”
  她在上海作家协会当专业作家的五六年里(1991年前),已创作了40多个短篇小说,10多个中篇小说和《女儿经》《金融家》等三部长篇小说和许多散文,约200万字。
  
  紧张写作跨越港沪两地
  程乃珊去香港已16年了,她在这十多年时间里,在香港这块充满竞争的土地上,在紧张的上班下班途中,不论乘轮渡还是乘汽车,总是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构思,思索创作题材。
  她为香港多家报刊写专栏文章,近几年还应上海、海南、北京等几家报刊约稿,写了许多有关香港的精彩文章在内地发表。尤其是《文汇报》“笔会”上连续登载的《沪港双城记》专栏散文,在读者中颇有影响,上海文艺出版社现已出版了这部散文专著。这些年,程乃珊的写作跨越香港和上海,她的心也牵挂两地。
  程乃珊清楚知道,她在文学事业上的成就,是与丈夫严尔纯对自己的理解、支持分不开的。老严纺织学院毕业后当了中学物理教师,他爱好体育也爱好文学、音乐,但当妻子程乃珊写小说出名后,老严就把家庭的一切事情全部承担下来。长得像铁塔一样结实的严尔纯,常摊开双手,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却又风趣地对朋友们说:“乃珊写小说出名了,我是高兴的。让她像小鸟一样去飞吧!她一走,虽然给我添了不少事,但我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就是程乃珊在家时,老严也自告奋勇地当起妻子的“秘书”。每天收信、回信和报章杂志收发等等,全由他代替夫人去做。妻子的作品写出后他是第一个读者;妻子的作品发表了,读者的反映、意见以及报刊上的评论,老严都给她搜集整理,及时反馈给妻子。
  别看老严是运动员,身材魁伟,像个勇猛壮士,可做起事来倒像大姑娘般纤细。有人同他开玩笑,说他那副宽宽的肩膀、壮实的身躯是上帝为了呵护程乃珊而给他创造的。此时,憨厚的严尔纯便看着美丽的妻子和大家一起哈哈大笑……
  程乃珊的中篇小说《蓝屋》的原型,就有丈夫严尔纯家的影子,当然也有程乃珊娘家的影子。现在她的父母亲还住在上海南京西路一幢英国式的公寓里。这幢房屋就是程乃珊笔下“蓝屋”的模特原型。
  程乃珊在谈到《蓝屋》这篇小说构思时曾说:“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一味依赖昔日的余光而不致力于今天的创造,就必然会失败。”
  
  Writer and Her Hong Kong Complex
  
  Cheng Naishan made her name known as a Shanghai-based creative writer across China in the 1980s when the country awoke again to its literary ambition and new writers began mushrooming shortly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6). In March, 1991, Cheng Naishan immigrated to Hong Kong after she stayed there for a year.
  Cheng has a sweet home, but her family is scattered in Hong Kong, Shanghai, and the United States. Her husband Yan Erchun stays back in Shanghai. Her daughter grew up in Shanghai and now liv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heng lives in Hong Kong and frequently comes back to Shanghai. Nowadays Cheng shuttles between Shanghai and Hong Kong.
  Cheng Naishan owes her Hong Kong complex to her childhood experiences in that city where she lived with her grandfather Cheng Muhao for eight years. She went to Hong Kong at 2 and came back to Shanghai with her parents after she had finished her fourth year at a primary school in Hong Kong. The legendary life of her grandfather is a rags to riches story. At 16 he left home in Tongxiang, Zhejiang Province and went to Shanghai. His property was merely a few personal belongs in a small bag. He worked with his all might. By the year Cheng Naishan was born, he had already been a successful banker of national renown. He acted as a senior advisor for Bank of China (Hong Kong) in his twilight years.
  Cheng Naishan tells her grandfather’s life story in her novel named The Financier published in March 1993. The novel was supposed to be the first of a trilogy she wanted to write. That’s partly why she decided to migrate to Hong Kong. But unfortunately her grandfather passed at 94 shortly after her migration to the city.
  Although it looks as if Cheng Naishan became a writer by chance, her writer’s career started as if predestined. She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her parents, both college graduates in the 1940s. They took keen interests in literature and music and had working knowledge of foreign languages. Cheng Naishan read a great deal at home. She contributed a short story to Shanghai Literature, a monthly literary magazine in Shanghai, and editors there responded warmly to the story and came into contact with her pretty soon. Years later she still feels gratitude to the editors there. She can’t imagine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to her dream of becoming a writer if they had not contacted her within a month after receiving her contribution.
  She soon became a full-time writer and signed up with the Shanghai Writers’Association. Over a period of 6 years before she moved to Hong Kong in 1991, the Shanghai-based writer amazingly produced over 40 short stories, a dozen novellas, and three novels as well as many essays.
  Her life in Hong Kong is marked with a tight work schedule. She is a columnist for a few Hong Kong newspapers. In recent years, she has been writing for several newspapers in Shanghai, Beijing and Hainan with a focus on Hong Kong. Her essays about Hong Kong and Shanghai have been serialized in a literary magazine of a Shanghai-based newspaper. They have caused a stir among readers and will soon be published as a collection.
  (Translated by David)
其他文献
“中国减灾世纪沿海浙江行”活动是一次大型的社会公益宣传教育活动。这次活动以“共襄防灾减灾,创建平安沿海”为主题,具有显著的特点:规格高、规模大、时间长、内容多。无论从活动本身的形式内涵,还是宣传的强度效果上来讲,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这对每个企业来讲,既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也将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更多的是将会寻觅到一个极大的商机和市场。  规格高:本次活动是在受到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的前提下,
期刊
今年3月12日,一份寄自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礼品,飞越大洋高山送到富春江畔一幢普通的民居里。年轻而淳朴的男主人打开一看,先看到一条淡黄色的毯子,然后看到一只工艺品小白马,还有寄赠礼品的三口之家的一张合照。看了夹在里面的信他才知道:毯子是美国的这户人家自己制作的,是送给主人出生才14个月的儿子的;小白马是吉祥物,希望保佑男主人全家平安;彩色合照寄给他,是期望两家从此心连心,成为异国好朋友。  男主人叫汪
期刊
2006年春,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他70寿辰的时候,应邀到中央电视台作客。  当时,丁肇中正在领导着AMS计划,这个计划由十几个国家的500多位科技人员参加。  丁肇中领导的AMS计划,1998年就将第一块磁铁通过“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以研究由反物质所组成的宇宙到底存不存在这一科学之谜。  丁肇中在谈到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时,说了这样一番话:“中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所以我在获诺贝尔奖演
期刊
孟敏青站在你的跟前,首先用身高和你抗衡。当然,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高度,那就与她比智慧,比那种觥筹交错中的应变能力,比谁的化妆品更有抵抗衰老的效力。你或许有可能成为获胜的一方。  但是,在“味宅”这个地方,你永远也不能超越她,因为这里是孟敏青一手制作出来的,“她就是味宅,味宅就是她。她们是如此相像。”  作家陈祖芬对孟敏青说过,把你放在这里很合适。孟敏青不是那种闹哄哄、善于推杯换盏的餐饮业女流,味宅也
期刊
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是世界公认的大旅行家,也称得上是西方第一个“中国通”。他游历了世界众多地方,13世纪后期竟不远万里,横穿欧亚大陆来到元代的中国,居然受到了元代大汗信任和赏识,被元大汗留居17年之久,其间他奉命出使过马八儿(今印度东南),爪哇(今印尼爪哇岛)等国和地区,并受命到全国各地巡查。  由于这个经历,他对远东地区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尤其是有机会在中国各地巡视,他对中国各地均颇为熟悉,特别
期刊
1698年,日本著名的徘句诗人松尾芭蕉在《奥的细道》里说,他在奥羽狭窄或根本无路可循的“路上”,徒步游历5个月,历尽千辛万苦,他感叹:“我不如到世界的尽头!”  受到芭蕉的启示,2006年仲夏时节,我们在日本罗森公司安田勋先生的陪同下,驾车在奥羽地区兜了一圈,行程2000多公里。  奥羽地区在日本本州岛东北,包括青森、岩手、宫城、秋田、山形和福岛6个县。这里巍峨的奥羽山脉纵横全境,形成一条火山脊柱
期刊
温州首家获政府批准的“叶茂钱收藏馆”自改革开放起步,至今已收藏了十大类3万多件文物,其中《永乐大典》、西周铜镜、东晋熊兽罐等国家级珍品及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壶等百余件文物引起了省内外同行们的关注。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雷从云慕名前来参观后,大为惊叹:“《永乐大典》我只在故宫博物院看过,这里是平生第二次看到,还有那两件东晋熊兽罐和五代秘色瓷壶,都是顶级藏品啊!”看来,“叶茂钱收藏馆”
期刊
父亲喜欢藏书,写过一篇关于藏书的散文《舱前明月枕边书》,最早刊登在宁波晚报的副刊上,获了藏书征文一等奖,后又被评为该年度宁波市副刊作品一等奖。    普济庵觅宝    在父亲藏书的故事里,每一部珍籍的得失,都潜藏着人生的玄机,见证着时代的风云。  好几次听父亲说起过“普济庵觅宝”的故事。那是1960年,父亲19岁,在渔业队当会计。一天傍晚,队里的一位渔民告诉父亲说,在他捕鱼的王家洋有座普济庵,那里
期刊
二十五年磨一剑    与管波相约会面是在她的家里.在这个充满现代浓郁生活气息的房子里,若不是衣帽间里露出一角的华美戏装,很难看出这是一个京剧演员的家;可见到管波的人,谁都会承认,一眼看上去她就是个京剧演员,她的一笑一颦、举手投足,活脱脱一个荀派花旦。这种发自内心的活泼气质,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损。  2006年9月3日晚上,保利剧院花团锦簇、掌声雷动,一场别开生面的京剧交响音乐会在这里举行。时而
期刊
启功是清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家学渊源。他的诗、书、画有“三绝”之称,享誉国内外;他在文物鉴赏、鉴定上独具慧眼;他对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古诗词等教学与研究上下过苦功,自出机杼为学人垂范;为奖励后学他无偿捐出许多珍贵字画,创立以恩师命名的“励耘奖学助学金”……他对国家民族、对九三学社的贡献自有定评,是“贵胄天潢”之后中自食其力、非同寻常的人才。可是最让后辈感念的,却是他与朋友们纯真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