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上古生界泥质岩石共存黏土矿物

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e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电子显微镜(JSM-6700F)配合能谱仪(INCA),进行了黏土矿物显微形貌和微区成分的研究。自生伊利石和绿泥石通常片径为1~3μm,边界平直;碎屑(次生或原生)伊利石和绿泥石一般片径〉3μm,呈不规则的片状集合体形态。在化学成分上自生、碎屑伊利石和绿泥石基本一致。共存黏土矿物出现的几率和相对质量分数研究表明(XRD):研究区黏土矿物以伊利石(I)和绿泥石(C)为主,高岭石(K)和伊利石/蒙皂石混层(I/S)次之,绿泥石/蒙皂石混层(C/S)较少,蒙皂石(S)极少。伊利石结晶度(IC)和黏土矿物的相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角度,论证了开展班级心理委员模式对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深入开展方面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班级心理委员模式 必要性 可行性 有效性  [作者简介]王娜(1978- ),女,辽宁东港人,广东潮州韩山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广东潮州521041)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
冻土未冻水含量不但是评价冻土中水分迁移特性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冻土热工计算中常用的参数。分别对量热法与测温法的原理进行分析,指出测温法原理中存在混淆温度概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