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及CT影像学表现

来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结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的临床及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经病理证实的7例结肠NEN患者,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男5例,女2例,年龄45~80岁。免疫组化Syn、CgA阳性率分别为100%和66.7%。病灶位于右半结肠5例,乙状结肠2例。病变肠壁偏心性增厚5例,病灶呈渐进性中度或明显强化7例,不同程度突破浆膜层侵犯周围脂肪组织。局部淋巴结转移7例,远处转移4例,短期复查后新发多部位
其他文献
目前,超声造影(CEUS)在鉴别乳腺病灶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然而,乳腺癌CEUS的增强模式、CEUS对BI-RADS分类系统的优化等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总结了乳腺肿瘤造影特征及其原
目的:对比分析经腹彩超、经阴道彩超应用于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9年9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55例疑似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均接受经腹、经阴道彩超检查,记录其经腹彩超、经阴道彩超检查结果及患者手术/随访确诊结果,计算经腹彩超、经阴道彩超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55例疑似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中,经腹彩超诊断阳性率为61.82%、经阴道彩超诊断阳性率为78.18%,手术/随访确诊阳性率为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彩超对早期异位妊娠诊断敏感性为6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结直肠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40例疑似结直肠占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为其统一开展64层螺旋CT扫描检查。观察患者的CT诊断准确性。结果:40例患者的CT诊断准确率低于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的结直肠占位病变诊断准确率虽略低于病理诊断,但该诊断方法可于开展期间有效明确病变部位具体形态及性质,同时可避免对机体造成检查创伤,诊断安全性更为突出,其检查结果可为早期病情诊断提供
目的:探究采用CT及MRI对肾上腺肿瘤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实验研究的158例均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肾上腺肿瘤病症,入组时间为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分组方式采用随机双盲方式开展,分别采用MRI诊断(实验组,n=79)及CT诊断(对照组,n=79)开展病症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诊断肾上腺肿瘤的准确率与对照组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实验组在肾上腺肿瘤位置确定、性质确定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上腺肿瘤采用CT及MRI诊
目的:探讨1H-MRS、PET/CT对颞叶癫痫患者致痫灶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60例难治性颞叶癫痫的影像学资料,比较术前18F-FDG PET/
目的:探究在切口妊娠中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96例因子宫切口瘢痕妊娠行子宫动脉栓塞+B超引导下清宫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前者在药物治疗下行清宫术治疗,后者则在子宫动脉栓塞+B超引导下进行清宫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均清宫成功,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36.5±2.7)mL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患者92例,随机均分研究组阴道超声,对照组腹部超声各46例,观察两组超声图像表现瘢痕妊娠类型准确率以及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能够更明显的呈现出剖宫产瘢痕部位的妊娠类型,同时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检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且经阴道超声进行检查效果更好、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借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文简称超声)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SLN)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术前超声及SLN活检术检查,同时在术后进行病理组织切片检测。分析58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总结SLN转移的发生情况及超声影像学特征,评价超声在SLN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以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其结果显示58例患者中46例患者SLN正常,12例患者存在SLN转移,转移的患者中7例存在SLN微转移,5例存在SLN宏转移。SLN
目的:分析CT联合MRI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接诊的90例妇科盆腔肿瘤疑似患者进行研究。按照诊断方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采取CT检查)、B组(采取MRI检查)和C组(采取CT联合MRI检查),统计A组、B组和C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比较和分析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得出三组的检出率。结果:C组的检出率(93.33%)高于A组(63.33%)、B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目的:于肺内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中动态增强CT扫描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2018年7月—2020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41例肺内硬化性血管瘤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行动态增强CT扫描以及CT平扫,比较两种方法的确诊情况、CT值。结果:动态增强CT扫描对于肺内硬化性血管瘤的确诊率大于CT平扫(P<0.05)。在扫描开始的五分钟之内,动态增强CT扫描的病灶CT值都大于CT平扫(P<0.05),且动态增强CT扫描的病灶CT值在第3m i n达到最大值。结论:于肺内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