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窑洞对”的内容与启示分析

来源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musi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等六位民主人士在中共的邀请下,为促成国共两党和谈,从重庆飞往延安进行考察。考察期间,毛泽东与黄炎培对历代王朝由兴到衰再到最终灭亡的历史周期率进行了对话探讨,提出了用"民主"途径解决历代弊端的思路,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学术界通常把"窑洞对"与名垂千古的"隆中对"相提并论,可见其历史地位的重要性。本文从历史背景、具体内容以及重要意义三个方面对"周期率"谈话展开论述,并试图揭示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蕴含的现实启示。
其他文献
五、实行TPM3所要面对的两个关键的挑战尽管TPM3不是一门高尖端技术科学,而是基于许多常识,但是它确确实实地向我们多年来形成的思维模式发起了挑战.管理层对这种挑战的理解
化学平衡常数是化学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的标志,也是化学反应自动进行的深度标志,在无机化学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以化学平衡常数为研究中心,可以从本质上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重点和工作的着力点。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学校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开展研究,以“重实际,求实效”为数学教学研究工作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