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中耳炎,如何使用抗生素

来源 :健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lin1983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军指着耳朵向妈妈喊痛,妈妈凑过来一看,果然耳内有米汤样的水流出来。赶忙叫来老公:“快看看儿子的耳朵,咋流水了?”老公有个当大夫的朋友,平常也常请教一些医学问题,懂得一些医学常识。他仔细看了军军耳道里的分泌物,又用手试了试孩子的额头,感觉有点烫手,对妻子说:“儿子得了中耳炎了,是急性的。”妻子一听就紧张起来:“怎么办?用不用消炎药啊?”
  是啊,孩子得了中耳炎,肯定要消炎,可抗生素那么多,选用哪一种好?又该用多久呢?老公一时也拿不定主意。还是到医院听医生的吧,老公一锤定音。
  老公这一锤算敲对了。切莫小看中耳炎,涉及到的问题可不小。就说抗生素的使用吧,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胜任的,只有专科大夫才能用到点子上。
  所谓中耳炎,大多缘于感冒后继发细菌感染,细菌由耳咽管潜入到耳内,导致耳膜内部发炎,引起发烧、耳痛、耳内流脓等症状。这是孩提时代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统计资料显示,1岁以前的孩子约有1/3得过一次中耳炎;2岁以前的孩子有2/3得过一次以上,其中更有1/3得过三次以上中耳炎。由此可见,弄清孩子得了中耳炎后如何正确地选用抗生素,对于父母多么重要。
  中耳炎,最常见的是急性中耳炎、积液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等三种。传统观点是将抗生素作为消除耳朵炎症的最佳手段,但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这种观点正在改变。调查表明,频繁使用抗生素可能增加细菌的抗药性,致使耳炎更加难以治愈。临床大夫强调:对于中耳炎不可“一视同仁”,要先予以分析,有些情况需要立即使用抗生素,有些情况可能暂时不必要,不妨等一等,观察48小时症状仍不减轻再用也不迟。
  急性中耳炎 一般都需要使用抗生素,特别是有以下情况者必须立即应用:
  1、患儿不满2岁。奥妙在于孩子年龄太小,免疫系统功能不成熟,耳炎即便属于轻度,也要使用抗生素。
  2、发烧39℃以上或者耳疼厉害。
  3、上个月耳朵就曾经发过炎,这是又一次发作。
  4、耳朵本身存在问题。
  5、同时患有其他细菌感染的疾病,如链球菌引起的扁桃腺炎等。
  如果患儿处于下面几种情况,可以先观察一两天再说:
  a、不发烧或者发低烧。
  b、耳朵疼痛轻微。
  c、没有影响到晚上睡觉。
  d、目前没有其他疾病或者健康问题。
  e、醫生尚未弄清病因是细菌还是病毒。因为抗生素对流感和其他病毒引起的耳炎无能为力,用了也是白用。
  积液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经过积极治疗后,常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炎症消退,耳朵完全康复,这无疑是医生与家长的共同愿望,不过只有部分患儿如此幸运,相当数量的孩子往往留有尾巴,这就是人们不愿看到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另一种情况:中耳积液。统计资料显示,用药一个月后约40%的患儿有中耳积液,用药二个月后约20%的患儿有中耳积液,用药三个月后仍有10%的患儿中耳积液未能消退。这种中耳存在积液的现象,医学上称为积液性中耳炎。中耳内的积液乃是细菌孳生的温床,一旦遭遇感冒,很容易死灰复燃而成为急性中耳炎。
  如何应对呢?如果孩子只有中耳积液,没有其他症状,可先进行追踪观察,即每隔1个月或1个半月,到医院耳科做1次耳镜检查;同时改善家庭环境,如尽量避免接触环境里的烟雾;减少使用安抚奶嘴;不要躺着喂奶或喂母乳等。如果经过1个半月的医学观察,中耳积液没有改善,就需要考虑是否使用另外的敏感抗生素治疗了。
  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多不需要全身应用抗生素,包括抗生素口服、打针或输液。如果脓性分泌物较多,一般局部应用抗生素即可,如用抗生素滴耳剂等。以后,点用酒精类制剂或者粉剂就行了。
  避开耳毒抗生素 炎症一旦累及耳朵,往往会对孩子的听力发育带来消极影响。如果又误用了耳毒性抗生素,对听力的伤害无异于雪上加霜,甚至引起耳聋。
  所谓耳毒性抗生素,指的是那些能损害听力的抗生素,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耳前庭甚至耳蜗,引起迟发性耳毒反应、渐进性耳毒反应以及过敏性耳毒反应等不同类型病变,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影响微循环或损伤听神经末梢,造成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乃是孩子听觉发育的一大杀手;万万不可招惹它们。
  记住它们的名字: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紫霉素、万古霉素、巴龙霉素、春雷霉素、多粘菌素等。
  将抗炎进行到底 为了将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发挥到极致,关键是要听从医生的指导,抗生素份量要足,使用时间要够,务求将炎症彻底治愈。不可见好就收,随意减量或缩短疗程,防止细菌漏网,以致苟延残喘而卷土重来。比如两岁以下的患儿,口服抗生素疗程约为10天;两岁以上且无并发症者,大致不应少于5~7天。
  根据病情,有时需要口服药、打针与耳道局部用药一起进行。单纯使用药水滴耳,可能效果不佳。
其他文献
在黄祸蔓延的今天,性病患者激增,与此相伴的“性病无知”、“性病恐惧”等心理疾患也日趋上升。加上“电线杆广告”和“老军医”的误导,给性病的防与治带来相当大的混乱。为此,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不无益处——    A 性病只侵犯性器官吗?    相当多的人在这个是非问题上“找不着北”,糊涂认识占了上风。他们认为性病没啥了不起,最多也不过是生殖器官受害,加上有特效药,一治就好,得了也无所谓,因而恣意妄为。这便
接吻是男女分享甜蜜爱情的一种方式。研究证明,健康的吻是一种良性刺激,接吻者心跳加速,血液循环加快,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但是,如果男女一方或双方患有某种疾病或有不良卫生习惯,还去频频接吻,或者是过于忘情的狂吻、乱吻,则会吻出多种疾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和不快。    吻出鼓膜破裂    2008年11月25日,珠海一女青年因与男友吻得太“热烈”,导致耳朵鼓膜破裂而失聪,最后不得不到医院求诊。医生称
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有趣的现象:有的学生上课来晚了:有的学生作业没完成;有的学生和另一个学生打架……他们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说这不是我的错。然后就解释,路上车太多了;昨晚作业多,我都听不下去。但是如果他说,是我的错,我就没有任何话讲。这就是一个态度,这就叫负起责任。  任何事情都要这样去做,负起责任。我们怎么从小养成这个习惯?我观察研究很久发现:很多孩子,从那边跑过来,撞到了桌子,于是他哭起来了,
在众多的养生保健方法中,重视“四梢”的方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中医学认为:指为筋之梢,舌为肉之梢,发为血之梢,齿为骨之梢。梢者,末也。人体末梢强健,说明机体组织脏器功能健全,经筋脉络畅通,营养状况及血液循环良好。反之,则为健康不佳或不健康的表现。老年人注重“四梢”的养生保健,更有益于健康长寿。    筋之梢——指(趾)  人体的手和脚是使用最多的器官,也是全身经筋脉络的交汇处。注意手和脚的保健,促
期刊
教育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加强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主导潮流。
为满足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需要,中药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以"实验-实训-实岗"为主线,三个阶段相结合,以专业社团的实践活动为重要补充,辅以开展技能竞赛、多媒体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