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浇带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是减小结构自约束,减小混凝土收缩单元的阶段性措施,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其作为一种扩大伸缩缝间距和取消伸缩缝的措施。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工艺;后浇带砼浇筑;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of the pouring belt is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cess, overcome as temperature, contract and may produce harmful cracks and set the temporary construction seam. Is to reduce the structure since the constraint to reduce shrinkage of concrete measures of unit stage, in overlong concrete structure, as a kind of expansion joint spacing and expand cancel the expansion joint measures.
Keywords: of the pouring bel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pouring belt concrete casting; Quality control
1 后浇带的设计
1.1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的连接, 是设计永久性变形缝, 还是临时变形缝, 或不设变形缝, 要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情况、基础形式及上部结构而定, 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要考虑其空间整体协调作用。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的连接处要不要设置后浇带, 要做出基础方案, 慎重选用。后浇带有其适用条件。
1.2后浇带的位置, 应根据基础及上部结构的具体情况, 经认真推敲后确定, 特别是基础部位, 纵横梁交错, 结构较复杂, 沿理想位置直接贯通断开, 已非易事, 但应遵循基本原则, 即其位置应选在结构受力较小处。目前,工程设计中, 有的要求后浇带设在梁板跨中;有的要求设在梁板跨1/3处; 还有的只标注后浇带的大体位置, 而无明确位置尺寸要求, 施工的随意性较大, 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
1.3对基础后浇带的断面形式, 设计图纸应有明确要求, 并绘出详图。但有些设计只标注后浇带位置、宽度, 对断面形式无具体要求, 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条件, 一般做成直缝或斜缝, 正确的断面形式如图1所示。
1.4后浇带的钢筋一般以不断开为宜, 钢筋在后浇带处连续通过, 只是断开混凝土, 设计图纸应有明确要求。有的工程, 设计为后浇带, 施工时先建高层结构, 待高层结构完成后, 再施工裙房, 不留后浇带, 而是预留钢筋,
2 后浇带主要施工方法
2.1工艺流程
2.1.1后浇带的留置
1)地下室底板防水后浇带留置
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底板底层钢筋绑扎→后浇带两侧钢板止水带下侧先用短钢筋头(钢筋间距400)与板筋点焊→绑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钢丝网放置在先浇砼一侧→钢板止水带安置→钢板止水带上侧短钢筋头点焊及绑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后浇带两侧砼施工→后浇带处砼余浆清理→后浇带两侧砼养护→后浇带盖模板保护钢筋。
2)地下室外墙防水后浇带留置
外墙常规钢筋施工→钢板止水带安置→钢板处柱分离箍筋焊接(见下图)→焊短钢筋头于止水钢板上和剪力墙竖筋上→绑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钢丝网放置在先浇砼一侧→封剪力墙外模,并加固牢固→后浇带两侧砼浇筑→后浇带两侧砼养护。
3)楼板面后浇带施工
后浇带模板支承(应独立支撑)→楼板钢筋绑扎→焊短钢筋应于板面筋和底筋上→绑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钢丝网放置在先浇砼一侧→后浇带两侧砼浇筑→后浇带处砼余浆清理→后浇带两侧砼养护→后浇带盖模板保护钢筋。
4)钢板网的选择:应选用自身具有一定刚度的鋼板网,网孔适中,过大 过小均不利。底板后浇带模板采用钢板网模板。首先在垫层浇筑时预埋铁件,采用型钢(槽钢或角钢)制作支撑架,与预埋铁件焊牢,钢板网与支撑架焊牢。
2.2后浇带砼浇筑
2.2.1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砼浇筑
凿毛并清洗砼界面→钢筋除锈、调整→抽出后浇带处积水→安装止水条或止水带→砼界面放置与后浇带同强度砂浆或涂刷砼界面处理剂→后浇带砼施工→后浇带砼养护。
2.2.2地下室外墙防水后浇带砼浇筑
清理先浇砼界面→钢筋除锈、调直→放置止水条或止水带(若采用钢板止水带则无此项),→封后浇带模板,并加固牢固→浇水湿润模板→后浇带砼浇筑。
2.2.3楼板面后浇带砼浇筑
清理先浇砼界面→检查原有模板的严密性与可靠性→调整后浇带钢筋并除锈→浇筑后浇带砼→后浇带砼养护。
3 质量标准
3.1主控项目
3.1.1后浇带所用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和止水橡胶嵌缝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1.2后浇带、埋设件等细部作法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若设计无要求时,可选用本工艺标准中的一种,经设计确认后施工。
3.1.3砼必须内实外光,对出现的缺陷应有书面处理方案或措施,并保存处理记录。
3.2一般项目
3.2.1后浇带的模板必须稳固、密封、平整,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以确保砼的成型几何尺寸。
3.2.2后浇带的钢筋必须除锈干净,位置正确,绑扎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2.3止水条、止水带应固定牢靠、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
3.2.4接缝处砼表面应密实、洁净、干燥。
4 成品保护
4.1后浇带浇筑完毕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4.2在砼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其它作业。
4.3后浇带砼未浇筑前宜有保护钢筋的措施,可用模板盖住钢筋(见下图);防止地下室大梁和设备基础后浇带处有积水锈蚀钢筋,应预留截面为350×350,深度比梁或基础底标高低250的小积水坑,以便可用潜水泵及时把积水抽出。
4.4底板后浇带由于需在工程主体完成后方可浇筑,先浇筑部分总免不了有些砂浆或其它杂物掉入后浇带后,由于无法入内清理而影响工程质量,我们经过多个工程实践总结,采用有效方法,可避免后浇带处的砂浆或杂物掉入而产生不良影响。后浇带施工关键在于基础底板的处理,基础底板的处理又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1)防止外界水侵入;
2)防止杂物落人后浇带致使清理困难;
3)防止后浇带部位由于两边荷载的增大而使土体、垫层上拱导致垫层与后浇带底板钢筋贴实,钢筋失去保护层;
4)防止混凝土施工缝渗水。
4.4.1防止杂物落人后浇带中清理困难,施工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
①底板完成浇捣后,拆除后浇带内模板,并清理出后浇带,然后密封如;
②虽然后浇带上面已经密封,但由于上部结构施工时难免的各种因素,还可能有杂物落人后浇带,故后浇带部位垫层下降30cm,用于沉积杂物,杂物沉积在底板下排筋下不需清理,此作为防止万一用。
4.4.2防止后浇带部位土基土体上拱
由于后浇带需待两边主体都结顶并沉降稳定后方可封闭,此时期间间较长,在此期间随着两边上部荷载的逐步加大,地基土应力逐渐增大,致使后浇带部位土基土体上拱是必然的,采取钢筋砼沟槽防止上拱。
4.4.3防止施工縫渗水措施:
①底板后浇带侧面设凹凸缝止水;或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
②底板后浇带封闭前重新凿毛,凿除表面混凝土浆,封闭浇捣时浇水湿润;
③在部分无法采取凹凸缝的地方采用钢板止水;
④后浇带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微膨胀混凝土。
5 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
5.1后浇带模板工程
(1)侧模和底模一般采用组合钢模板, 另拼散拆。采用钢管支撑系统支撑。
(2)支模前, 清除垃圾及杂物, 将松动混凝土凿除, 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清成毛面,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3)支撑系统必须搭设稳固, 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4)未浇筑的后浇带不得拆模及支撑系统。
(5)模板与已浇筑混凝土面接缝严密, 板底平整度≤2 mm , 与已浇筑混凝土高低差≤2 mm。
5.2 后浇带钢筋工程
(1)后浇带钢筋同于底板、砼墙和楼板结构钢筋, 在后浇带位置钢筋连续不断。
(2)钢筋表面必须清理干净, 无混凝土浆、砂浆及杂物粘附, 必要时还要除锈。
(3)钢筋应调直, 并按规范和设计全部绑扎。
(4)后浇带处的钢筋一般不宜断开。如确需断开必须满足同一截面钢筋焊接、搭接的接头百分率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后浇带的钢筋应保证位置准确。
(5)要有半成品保护措施, 避免钢筋被踩弯或压弯, 造成钢筋变形移位。
5.3后浇带混凝土工程
(1)浇筑前, 必须重新清除垃圾及杂物, 后浇带两侧砼面上的浮浆、松散砼应予凿除, 并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涂刷砼界面处理剂或水泥砂浆。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时不得有积水, 并隔夜浇水湿润。
(2)浇筑的混凝土配制必须严格控制, 混凝土强度等级、外加剂掺量配合比等必须按照设计要求, 浇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比原结构强度提高5N/mm2~ 10N/mm2。
(3)将止水条或止水带固定牢固, 确保位置准确。
(4)混凝土浇筑完毕, 必须保持不少于15 d 的潮湿养护。
(5)后浇带的模板应封闭严密, 保证砼施工后新旧砼没有明显的接槎。浇筑密实, 无漏振和过振现象。
(6)做好混凝土施工记录及检测。
结束语
后浇带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减少了收缩应力,对控制裂缝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工艺;后浇带砼浇筑;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of the pouring belt is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cess, overcome as temperature, contract and may produce harmful cracks and set the temporary construction seam. Is to reduce the structure since the constraint to reduce shrinkage of concrete measures of unit stage, in overlong concrete structure, as a kind of expansion joint spacing and expand cancel the expansion joint measures.
Keywords: of the pouring bel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pouring belt concrete casting; Quality control
1 后浇带的设计
1.1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的连接, 是设计永久性变形缝, 还是临时变形缝, 或不设变形缝, 要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情况、基础形式及上部结构而定, 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要考虑其空间整体协调作用。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的连接处要不要设置后浇带, 要做出基础方案, 慎重选用。后浇带有其适用条件。
1.2后浇带的位置, 应根据基础及上部结构的具体情况, 经认真推敲后确定, 特别是基础部位, 纵横梁交错, 结构较复杂, 沿理想位置直接贯通断开, 已非易事, 但应遵循基本原则, 即其位置应选在结构受力较小处。目前,工程设计中, 有的要求后浇带设在梁板跨中;有的要求设在梁板跨1/3处; 还有的只标注后浇带的大体位置, 而无明确位置尺寸要求, 施工的随意性较大, 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
1.3对基础后浇带的断面形式, 设计图纸应有明确要求, 并绘出详图。但有些设计只标注后浇带位置、宽度, 对断面形式无具体要求, 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条件, 一般做成直缝或斜缝, 正确的断面形式如图1所示。
1.4后浇带的钢筋一般以不断开为宜, 钢筋在后浇带处连续通过, 只是断开混凝土, 设计图纸应有明确要求。有的工程, 设计为后浇带, 施工时先建高层结构, 待高层结构完成后, 再施工裙房, 不留后浇带, 而是预留钢筋,
2 后浇带主要施工方法
2.1工艺流程
2.1.1后浇带的留置
1)地下室底板防水后浇带留置
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底板底层钢筋绑扎→后浇带两侧钢板止水带下侧先用短钢筋头(钢筋间距400)与板筋点焊→绑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钢丝网放置在先浇砼一侧→钢板止水带安置→钢板止水带上侧短钢筋头点焊及绑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后浇带两侧砼施工→后浇带处砼余浆清理→后浇带两侧砼养护→后浇带盖模板保护钢筋。
2)地下室外墙防水后浇带留置
外墙常规钢筋施工→钢板止水带安置→钢板处柱分离箍筋焊接(见下图)→焊短钢筋头于止水钢板上和剪力墙竖筋上→绑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钢丝网放置在先浇砼一侧→封剪力墙外模,并加固牢固→后浇带两侧砼浇筑→后浇带两侧砼养护。
3)楼板面后浇带施工
后浇带模板支承(应独立支撑)→楼板钢筋绑扎→焊短钢筋应于板面筋和底筋上→绑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钢丝网放置在先浇砼一侧→后浇带两侧砼浇筑→后浇带处砼余浆清理→后浇带两侧砼养护→后浇带盖模板保护钢筋。
4)钢板网的选择:应选用自身具有一定刚度的鋼板网,网孔适中,过大 过小均不利。底板后浇带模板采用钢板网模板。首先在垫层浇筑时预埋铁件,采用型钢(槽钢或角钢)制作支撑架,与预埋铁件焊牢,钢板网与支撑架焊牢。
2.2后浇带砼浇筑
2.2.1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砼浇筑
凿毛并清洗砼界面→钢筋除锈、调整→抽出后浇带处积水→安装止水条或止水带→砼界面放置与后浇带同强度砂浆或涂刷砼界面处理剂→后浇带砼施工→后浇带砼养护。
2.2.2地下室外墙防水后浇带砼浇筑
清理先浇砼界面→钢筋除锈、调直→放置止水条或止水带(若采用钢板止水带则无此项),→封后浇带模板,并加固牢固→浇水湿润模板→后浇带砼浇筑。
2.2.3楼板面后浇带砼浇筑
清理先浇砼界面→检查原有模板的严密性与可靠性→调整后浇带钢筋并除锈→浇筑后浇带砼→后浇带砼养护。
3 质量标准
3.1主控项目
3.1.1后浇带所用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和止水橡胶嵌缝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1.2后浇带、埋设件等细部作法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若设计无要求时,可选用本工艺标准中的一种,经设计确认后施工。
3.1.3砼必须内实外光,对出现的缺陷应有书面处理方案或措施,并保存处理记录。
3.2一般项目
3.2.1后浇带的模板必须稳固、密封、平整,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以确保砼的成型几何尺寸。
3.2.2后浇带的钢筋必须除锈干净,位置正确,绑扎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2.3止水条、止水带应固定牢靠、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
3.2.4接缝处砼表面应密实、洁净、干燥。
4 成品保护
4.1后浇带浇筑完毕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4.2在砼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其它作业。
4.3后浇带砼未浇筑前宜有保护钢筋的措施,可用模板盖住钢筋(见下图);防止地下室大梁和设备基础后浇带处有积水锈蚀钢筋,应预留截面为350×350,深度比梁或基础底标高低250的小积水坑,以便可用潜水泵及时把积水抽出。
4.4底板后浇带由于需在工程主体完成后方可浇筑,先浇筑部分总免不了有些砂浆或其它杂物掉入后浇带后,由于无法入内清理而影响工程质量,我们经过多个工程实践总结,采用有效方法,可避免后浇带处的砂浆或杂物掉入而产生不良影响。后浇带施工关键在于基础底板的处理,基础底板的处理又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1)防止外界水侵入;
2)防止杂物落人后浇带致使清理困难;
3)防止后浇带部位由于两边荷载的增大而使土体、垫层上拱导致垫层与后浇带底板钢筋贴实,钢筋失去保护层;
4)防止混凝土施工缝渗水。
4.4.1防止杂物落人后浇带中清理困难,施工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
①底板完成浇捣后,拆除后浇带内模板,并清理出后浇带,然后密封如;
②虽然后浇带上面已经密封,但由于上部结构施工时难免的各种因素,还可能有杂物落人后浇带,故后浇带部位垫层下降30cm,用于沉积杂物,杂物沉积在底板下排筋下不需清理,此作为防止万一用。
4.4.2防止后浇带部位土基土体上拱
由于后浇带需待两边主体都结顶并沉降稳定后方可封闭,此时期间间较长,在此期间随着两边上部荷载的逐步加大,地基土应力逐渐增大,致使后浇带部位土基土体上拱是必然的,采取钢筋砼沟槽防止上拱。
4.4.3防止施工縫渗水措施:
①底板后浇带侧面设凹凸缝止水;或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
②底板后浇带封闭前重新凿毛,凿除表面混凝土浆,封闭浇捣时浇水湿润;
③在部分无法采取凹凸缝的地方采用钢板止水;
④后浇带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微膨胀混凝土。
5 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
5.1后浇带模板工程
(1)侧模和底模一般采用组合钢模板, 另拼散拆。采用钢管支撑系统支撑。
(2)支模前, 清除垃圾及杂物, 将松动混凝土凿除, 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清成毛面,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3)支撑系统必须搭设稳固, 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4)未浇筑的后浇带不得拆模及支撑系统。
(5)模板与已浇筑混凝土面接缝严密, 板底平整度≤2 mm , 与已浇筑混凝土高低差≤2 mm。
5.2 后浇带钢筋工程
(1)后浇带钢筋同于底板、砼墙和楼板结构钢筋, 在后浇带位置钢筋连续不断。
(2)钢筋表面必须清理干净, 无混凝土浆、砂浆及杂物粘附, 必要时还要除锈。
(3)钢筋应调直, 并按规范和设计全部绑扎。
(4)后浇带处的钢筋一般不宜断开。如确需断开必须满足同一截面钢筋焊接、搭接的接头百分率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后浇带的钢筋应保证位置准确。
(5)要有半成品保护措施, 避免钢筋被踩弯或压弯, 造成钢筋变形移位。
5.3后浇带混凝土工程
(1)浇筑前, 必须重新清除垃圾及杂物, 后浇带两侧砼面上的浮浆、松散砼应予凿除, 并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涂刷砼界面处理剂或水泥砂浆。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时不得有积水, 并隔夜浇水湿润。
(2)浇筑的混凝土配制必须严格控制, 混凝土强度等级、外加剂掺量配合比等必须按照设计要求, 浇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比原结构强度提高5N/mm2~ 10N/mm2。
(3)将止水条或止水带固定牢固, 确保位置准确。
(4)混凝土浇筑完毕, 必须保持不少于15 d 的潮湿养护。
(5)后浇带的模板应封闭严密, 保证砼施工后新旧砼没有明显的接槎。浇筑密实, 无漏振和过振现象。
(6)做好混凝土施工记录及检测。
结束语
后浇带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减少了收缩应力,对控制裂缝起到了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