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模混合的低频锯齿波电路设计

来源 :电子元件与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单纯模拟电路实现低频锯齿波需耗费巨大面积并引入更大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便于集成的数模混合低频锯齿波生成电路。通过数字时钟控制不同的电平按时序释放形成梯形锯齿波。通过调节时钟频率、计数周期和电平高低,实现对梯形低频锯齿波的频率和幅值的调整,增强电路的可移植性。电路由双复位分频器、数字译码器、电阻分压网络和滤波反馈网络组成,用于电子点火器控制芯片中生成低频PWM波,控制功率管导通时间的改变,保证输出电压不随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变化。采用格罗方德0.18μm BCD工艺设计,实现了周期为10.6 ms的大周期
其他文献
为了有效控制铜互连阻挡层化学机械平坦化(CMP)过程中产生的碟形坑和蚀坑等缺陷,研究了在低磨料下柠檬酸钾(CAK)和FA/O Ⅱ络合剂协同作用对Cu/TEOS去除速率、碟形坑和蚀坑修正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1%CAK后,TEOS去除速率增加了31.6 nm/min,Cu的去除速率无明显变化,说明CAK在不影响Cu去除速率的同时,促进了TEOS的去除;当FA/O Ⅱ络合剂质量分数从0.5%增加到2%时,Cu去除速率增加了11.2 nm/min,TEOS去除速率则降低了23.9 nm/min,说明增
在高速磁悬浮列车毫米波车地通信系统中,要求车载天线具有小型化、宽频带、圆极化和辐射扇形波束等特点。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要求,提出了一种中心馈电的小型化间隙波导缝隙阵列天线,采用环形缝隙单元辐射右旋圆极化波,通过脊间隙波导一分三十二路功分网络实现等幅同相馈电。采用全波电磁仿真软件设计了一款中心频率为38 GHz的2×16单元间隙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并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37~39 GHz频带范围内,天线驻波比小于1.42,增益大于21 dBi,轴比小于3 dB,俯仰面波瓣宽度为4.1°~4.3°,方
风能是目前发展较快、前景较好的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近海风能,对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上风电机组体型大,风、浪等荷载的耦合作用,以及普遍表现出低强度、高压缩性、高孔隙比、高灵敏度特性且力学性质较差的海床土,都对支撑风电机组和塔架结构的基础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晶硅电池银浆的关键组成之一,玻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化银浆电极的焊接性能。从电极焊接强度、可焊性和耐焊性等方面,探讨了含铜PbO-B2O3-SiO2玻璃对金属化银浆电极焊接性能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电极焊接强度与玻璃中铜含量以及焊接温度密切相关。当玻璃中铜含量较低时,银电极焊接强度随着铜含量的增加或者焊接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玻璃中铜含量较高时(例如,玻璃原料中氧化铜与其他氧化物的摩尔比为5.4∶100),银电极焊接强度不再随着
一个人要怎样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才不负青春韶华?那些走在时代前面的人会告诉你,青春因奋斗而闪光,而李成良就是其中的一位。干一行,爱一行行远自迩,笃行不怠。从入行的那一天起,12年来,李成良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2009年3月,李成良从武汉理工大学复合材料专业毕业。
政策制定重心需向市场化转移rnQ: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您认为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的原则将发生哪些变化?rnA:从风电产业来说,“十三五”时期政策基本上是按照规划进度来
期刊
“不平凡”,或许是大家谈及2020年时使用最多的一个词,其大背景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对全球造成的剧烈冲击。而对于中国风电产业而言,2020年的另一层特殊意义在于,行业出现“抢装潮”,年度新增装机规模攀上历史新高。面对新一轮机遇,一些长期以来注重技术积累与管理创新的腰部整机企业乘势而上,业绩大放异彩。
先对铝粉表面进行敏化和活化,在其表面形成活性中心,随后再进行化学镀银的复合化学镀工艺得到了核壳结构的银包铝粉。为了探究表面活性剂对银包铝粉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通过在化学镀过程中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制备得到了银包铝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对其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再采用直流电阻测试仪、热重分析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化学镀过程中以PVP作为表面活性剂时,制备的银包铝粉镀层包覆完整致密,厚度均匀,且结合力好,镀层不易脱落。粉体中无游离的银颗粒,粒径分布均匀且没有出
近几年,能源转型出现“城市化”的趋势.现代城市是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最核心的地带,能源与之息息相关.据统计,城市能源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七成以上,同时排放出六成的温室
期刊
即便过去了多年,早期从业经历的种种细节依然会时常浮现在缪宋峰的眼前,那些刻于脑海深处的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管理与服务理念。体验过北方冬季的透骨严寒,他深知风电场一线工作的艰辛,关心团队成员的身心健康被摆在重要位置;见识过大海瞬息万变的威力,他懂得海上风电的风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