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讨论在图式理论的指导下,阅读课如何从读前的活动设计入手,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改变以往阅读课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现象。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阅读;读前活动
一、图式理论的定义及分类
(一)“图式”的不同定义。
“图式”的定义有多种,如widdowson(1984) 认为“图式”(schema)是一种“认知构架”,它作为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人们的长期的记忆中,给预测提供依据,赋予阅读材料以意义;何广铿认为人们大脑中存在的知识为“背景知识”,这种知识结构称为“图式”;王初明(1990)认为在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和储存的过程中,英语学习者头脑中储存的图式知识对新知识的吸收和运用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些图式知识随着学习者视野的不断开阔,经验的不断积累而得到扩展和修正。笔者认为,图示理论是人们大脑中存在的知识和情景,受到新信息的刺激时,与之相匹配的图式就会发挥作用。
(二)图式的分类及对阅读的作用。
图式论认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以下三种图式来决定: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修辞图式(rhetorical schemata)。
1.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学生掌握的有关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知识。语言知识在阅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阅读的基础。如果学生面对的阅读材料包含太多的生词,阅读将无法顺利进行。同样道理,如果读者不具备相关的语法知识,理解也将无法进行。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都是因为读者的头脑中没有与之匹配的语言图式。例如,学生不具备虚拟语气的知识,就不能理解句子“If you had come here earlier, you would have caught the bus”的意思是 “You did not come here earlier, and you have missed the bus”。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词序,句型,构词法等。
2.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也称主题图式,指学生对阅读材料主题和内容范畴的了解程度。内容图式有深刻的文化色彩。有时候,单靠语言图式会造成学生不能理解阅读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时就要靠文化背景知识的介入来进行理解分析。这些文化知识包括相关的文化内涵、风俗习惯、地理知识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知识。有时候学生在读完一篇英语文章后,尽管没有太多的生词,但还是觉得难以理解文章意思,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对文章所涉及的背景知识 (即内容图式)的了解。此外,内容图式还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读者若没有及时地更新知识,在阅读相关的内容时,就无法调出与内容相适应的内容图式,阅读理解的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
学生的语言水平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语言图式的作用也随之减弱,内容图式的作用却随之增强。也就是说,对于学生来说,内容图式的作用大于语言图式的作用。教师应帮助学生更多地建立相应的内容图式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3.修辞图式。
修辞图式是指阅读材料的体裁和篇章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学生具有修辞图式方面的知识,就能了解不同体裁如小说、人物传记、科普小品和各种应用文的特点和区别,这将有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内容。例如,如果学生知道英语报道的标题经常采用省略句,就能理解“No evidence of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of virus found”这个句子的意思是“No evidence of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of virus has been found”。
二、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的启示
(一)激活已有的背景知识。
随着人们对图式理论的深入理解,它对教学的启示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前知识对信息处理的作用。学生如果拥有更多的相关知识,将有助于他们理解和记住阅读的内容;Johnson (in Carrell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阅读;读前活动
一、图式理论的定义及分类
(一)“图式”的不同定义。
“图式”的定义有多种,如widdowson(1984) 认为“图式”(schema)是一种“认知构架”,它作为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人们的长期的记忆中,给预测提供依据,赋予阅读材料以意义;何广铿认为人们大脑中存在的知识为“背景知识”,这种知识结构称为“图式”;王初明(1990)认为在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和储存的过程中,英语学习者头脑中储存的图式知识对新知识的吸收和运用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些图式知识随着学习者视野的不断开阔,经验的不断积累而得到扩展和修正。笔者认为,图示理论是人们大脑中存在的知识和情景,受到新信息的刺激时,与之相匹配的图式就会发挥作用。
(二)图式的分类及对阅读的作用。
图式论认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以下三种图式来决定: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修辞图式(rhetorical schemata)。
1.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学生掌握的有关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知识。语言知识在阅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阅读的基础。如果学生面对的阅读材料包含太多的生词,阅读将无法顺利进行。同样道理,如果读者不具备相关的语法知识,理解也将无法进行。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都是因为读者的头脑中没有与之匹配的语言图式。例如,学生不具备虚拟语气的知识,就不能理解句子“If you had come here earlier, you would have caught the bus”的意思是 “You did not come here earlier, and you have missed the bus”。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词序,句型,构词法等。
2.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也称主题图式,指学生对阅读材料主题和内容范畴的了解程度。内容图式有深刻的文化色彩。有时候,单靠语言图式会造成学生不能理解阅读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时就要靠文化背景知识的介入来进行理解分析。这些文化知识包括相关的文化内涵、风俗习惯、地理知识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知识。有时候学生在读完一篇英语文章后,尽管没有太多的生词,但还是觉得难以理解文章意思,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对文章所涉及的背景知识 (即内容图式)的了解。此外,内容图式还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读者若没有及时地更新知识,在阅读相关的内容时,就无法调出与内容相适应的内容图式,阅读理解的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
学生的语言水平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语言图式的作用也随之减弱,内容图式的作用却随之增强。也就是说,对于学生来说,内容图式的作用大于语言图式的作用。教师应帮助学生更多地建立相应的内容图式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3.修辞图式。
修辞图式是指阅读材料的体裁和篇章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学生具有修辞图式方面的知识,就能了解不同体裁如小说、人物传记、科普小品和各种应用文的特点和区别,这将有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内容。例如,如果学生知道英语报道的标题经常采用省略句,就能理解“No evidence of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of virus found”这个句子的意思是“No evidence of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of virus has been found”。
二、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的启示
(一)激活已有的背景知识。
随着人们对图式理论的深入理解,它对教学的启示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前知识对信息处理的作用。学生如果拥有更多的相关知识,将有助于他们理解和记住阅读的内容;Johnson (in Carr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