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正逐步摆脱“繁、难、偏、旧”的艰涩抽象而走向人性化、生活化。但是改革总会遇到困难与阻力,笔者作为苏北农村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目睹了数学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每一次进步,也深刻感受到了新课改在苏北农村小学数学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将这些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并对如何保证乡下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又好又快地推进提出一些对策思考。 一、农村小学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我国的《课程标准》要求:1~2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学生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读书热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校自2008年12月起,开展了“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与实践”课题研究活动,探索了一些引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
自从我校有了烧水的锅炉之后,我班的保温桶开始派上用场了。它能盛三四桶热水。为保持水的清洁,我先是每天打一桶热水供全班学生饮用,每次都有剩余。最近,天气变热了,学生喝水的量在增加,每次打水时,桶内的水已经放不出了。于是我就开始一天打两桶水。这下可好,原以为这次会刚好,可是里面的水剩了很多,足有一桶多。于是,我又开始打一桶水,结果桶内的水又剩了一桶多。接下来,我交替着打一桶或两桶水。在这样的反复中,我
二年级上学期的一堂课,让我至今难以忘怀。那是一次不是“作文课”的作文课。去年深秋的一天,前一天还是骄阳似火.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可到了晚上.却狂风大作,天气骤然变冷。第二天
重视统计和概率研究过程的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重要的指导思想,也是新标准与原大纲较大的区别所在。统计与概率知识的内在特点决定了统计和概率的教学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设,其教学过程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传授,也不是一种种技能的训练,而是一种意识、一种思想的传播,和现实生活密不可分,需要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动手实践、主动探索是《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等同于“动手活动”,具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