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罗源湾 慈善教育开新篇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ca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1月28日下午,5000册《慈善读本》由中华慈善总会和福州市慈善总会一起送进罗源县三中,并将陆续送到罗源县8所偏远中小学学生手中。《慈善读本》走进罗源,得到了当地各界的热情欢迎。在捐赠仪式上,声声饱含深情的话语赢得了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那掌声中充满了对社会的感恩、对爱心企业的感激以及触景生情的感叹与感动……这些感动融进了美丽的罗源湾,相信慈善教育在这片充满热情与爱心的沃土上会谱就新的篇章,结出累累硕果。
  
  董志干(副县长)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华慈善总会《慈善读本》福州(罗源)发放仪式”,为全县8所中小学发放初中版、小学版两套《慈善读本》共5千本。此次中华慈善总会、福州市慈善总会把我们罗源县作为《慈善读本》进校园的一个试点,这是对我县中小学生的厚爱,我们向中华慈善总会、福州市慈善总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慈善读本》进学校,体现了中华慈善总会与教育主管部门尝试爱心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创新。面对见义勇为却反遭诬陷、老人摔倒无人搀扶、遇到伤者见死不救……这一个个事件不断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公众渴盼道德回归的民意诉求越来越强烈。《慈善读本》打破传统的灌输和说教式思想教育模式,积极探索青少年慈善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设计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各种主题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校园中弘扬慈善文化,其良苦用心令人钦佩。
   《慈善读本》进校园,旨在增强中小学慈善意识和理念,在全社会培育“人人向善”的慈善文化。希望教育部门认真组织好这项活动,各学校要将慈善内容引入课堂,勇于探索,让慈善观念在青少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并由学生的小手拉动家长的大手,崇尚慈善之举,营造社会慈善新风尚。
   “普行善举和谐世,共献慈心锦绣天”。让我们紧乘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劲东风,加强校园慈善文化建设,增强慈善意识,弘扬慈善行为,让中华民族的仁爱光荣传统薪火相传,让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更加和谐温馨!
  
  游亮(教育局长)
   “助人为快乐之本”,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举行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新纪元慈善教育基金《慈善读本》进校园发放捐赠仪式。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感受。
   一是感谢。长期以来,各级慈善总会的老领导重视教育,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救助弱势群体和贫困学生多方捐款捐物,今天又不辞辛苦为学校师生送来《慈善读本》这样的精神食粮。在此,谨让我代表罗源县教育局和全县中小学师生对莅临领导和编印、捐赠这套读本的社会贤达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是希望。刚才,各位领导向我县8所中小学分别馈赠了小学和初中两种版本的《慈善读本》近5000册。小学版主要采用讲故事、说童话等生动有趣的方式,重感染、熏陶,对儿童进行“爱心”教育专栏;初中版侧重引导学生感知、了解和体验什么是慈善以及感恩、助人、责任等中华传统的社会价值观。这套读本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不但是对青少年进行慈善教育的好读本,而且也是我们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为此,希望中小学各位校长重视《慈善读本》进校园工作,同时也希望老师们特别是承担思想品德教育的老师们能够认真阅读这套读本,然后根据省颁教材及其要求和中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科学地安排、选用和指导学生学习《慈善读本》的相关内容,充实自己的实际教育和教学活动,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而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要求。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方针不但指明我们的办学宗旨是“育人为本”,就是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强调“德育为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那么,什么是“德育”呢,顾名思义就是道德教育,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包括许多方面,比如仁爱同情之心、知恩感恩之情、宽厚谦虚诚实、团结互助合作、勤劳公正廉洁品格等等。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有的是道德的,有的却是不道德的。比如:看见别人落水了,奋不顾身跳下去救人这种舍己为人的行为就是道德的、高尚的;奥运会中国健儿在为国增光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荣誉,这种利人利己的行为也是道德的,值得称赞的。相反,那些为了个人的私心私利,剥削偷盗别人钱财、制造销售伪劣商品等损人利己的行为,那些赌博吸毒自暴自弃,甚至杀人放火等害人害己的行为显然是不道德的。在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始终非常重视道德品质教育。孔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孟子说“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不论是在得志的时候,还是处于逆境之中,都应该坚持美好品德。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号召“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学校是传播和学习文化,弘扬和培养美德的重要阵地。希望全县广大师生以此次《慈善读本》发放捐赠仪式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工作,关心青少年成长,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断推进以“八荣八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共同努力,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不辜负各位领导的关心厚爱。
  
  许建锋(学生代表)
   我是来自罗源三中初三(8)班的许建锋,相信初二、初三的同学有所印象,你们曾为一个患有脊髓炎的同学捐过款,对吗?那个受助者就是我。
   2010年11月11日,是我们半期考的日子。当第一场考试行进到一半时,我突然发觉自己双手抖动得厉害,经医生诊断,我得的是急性脊髓炎。医生介绍说,这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病,需要大量医疗费。我爸妈都是农民,靠打工维持生计。他俩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够我做一次血液透析。学校领导和县慈善总会的领导知道这种情况后,立即行动起来。在他们的关怀指导下,由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短短一天,大家的3万多爱心款就送到了我妈妈的手上,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并得以康复。我的康复,连我的主治医师也说:真是奇迹,奇迹呀!今天,我能重返校园,与大家共享晨岚、雾霭,共沐知识的霞光,真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唏嘘与感慨。
   亲爱的领导、老师、同学和所有奉献爱心的人们,是你们用爱的双手支撑起我生命的晴空,把我从死神的手里抢了回来。我是幸运的,因为这是爱的奇迹;同时,我又是幸福的,因为我生活在你们关切的目光中!我会始终怀揣感恩的心,发奋努力,用优异的成绩报答大家对我的关爱与期望。等我有能力了,我定会竭尽所能地把你们的爱,如同薪火传递般地传承下去,为建设温暖和谐的社会添砖加瓦!
   亲爱的同学们,过去,我和大家一样,不知道什么是慈善,或者觉得慈善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从去年以来,我们学校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全县慈善一日捐活动。今年五月份我校全体师生为放学途中遭遇车祸的两位同学献爱心,还有我校七年级(四)班刘源好同学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多年来,把父母给她的压岁钱、零花钱以及稿费都捐献给县慈善总会定向资助我县松山镇岐后村一名9岁的孤儿,每月100元,帮助她完成小学到初中的学业。所有这些,使我们明白了这就是慈善,慈善就在我们校园里,人人都可以做慈善。
   有这样一个组织,他们始终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展包括救灾、扶贫、支教、助学等八大方面几十个慈善项目,具有全国规模的慈善救助体系,它就是“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创会以来不但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开展多种形式社会救助工作,硕果累累,同时还时刻关注着我们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我们健康成长。他们以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己任,努力探索、开发适合青少年学生德育教育的文化载体,组织编写出《慈善读本》,今天还亲自为我们送来了五千册。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心礼物,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在此,请让我代表受赠学生谨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天,中华慈善总会和市、县慈善总会的叔叔、阿姨们,来到了我的校园,为我们送来了《慈善读本》,我想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想告诉在座的每一位同学:
   慈善是一个可以信手拈来的平常心,慈善应该可以成为我们中小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承蒙社会无边大爱,感受人间万缕真情”。我们一定不辜负各级慈善总会的殷切期望,认真学习《慈善读本》,并努力实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爱心、善行、义举铸就慈善品德新的丰碑,让慈善这朵美丽的鲜花在校园内外、社会大家庭中越开越灿烂,让慈善的芳香陶冶人们的心灵,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温馨!
   最后,再次感谢,谢谢大家的关心与帮助!谢谢大家!
其他文献
宗教型慈善在我国历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以佛教为例,佛教讲求“大慈大悲”,把慈悲扩大到无限,扩大到一切众生,劝导人们自净其意、止恶扬善。通过俗讲、变文等宣讲形式,佛教劝善思想吸引了众多的善男信女,对旧时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而现代的宗教慈善,已经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劝人为善以及简单施舍的层面,转为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慈善事业中来,与基层政府和社会民众联系趋于频繁。比如,2004年国家民政部发出建立慈善
2007年12月8日,由药学发展基金委员会和中国药学会联合主办的“2007年度中国药学发展奖天士力创新药物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出席本次大会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邵明立局长、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李建华少将、天津市人大王述祖副主任、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闫希军总裁等。药学发展基金委员会马剑文主任委员在大会上致辞和作评审情况介绍,并请有关领导为唐希灿院士、刘耕陶院士等9位获奖者颁奖。邵明
本文所描述的事件是笔者在海外定居的姐姐的一次亲身经历。火灾发生的时候,姐姐刚刚移民加拿大五个月。在另外一个制度完全不同的国家里,她亲自感受到的政府、组织、社会的亲力亲为、有条不紊和一步一个步骤……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可当她向我们讲述起这段难忘的经历时,仍是感慨万分——     一    那是2005年的冬天12月26日凌晨两点半,公寓里的火警铃声骡然响起,震耳欲聋,女儿突然喊我:“妈妈,快起
我相信,你的同学斯塔尔迪从不抱怨他的老师。  你用不满的语气说:“老师情绪不高,不耐烦。”你想一想,你多少次发脾气,对谁?是对你的父母,对你父母发脾气是犯罪。你的老师偶尔发脾气是有缘故的!  你想一想,老师为孩子们操劳多年,尽管满腔热情,和蔼可亲,却仍有许多不知好歹的人辜负了他的一片好心,不体贴他的辛劳。不幸的是你们给他的痛苦多于满意。即便是世上最圣贤的人,处在他的位置上,有时也会动怒。而且你要知
哈斯先生是美国人,他精通中文,在浙江一所大学念新闻传播学。有一天,他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十分气愤。  新闻是这样的:一位老大妈半夜因为被人偷走了钱包,只得步行回家,走在半路上,他遇上了一位好心司机,司机知道她无钱乘车后,就让她上车带她一程。不料想,车子驶出不久,就和一辆大货车相撞了,司机没事,而坐在后面的大妈因为受大创伤,需要截肢,大妈的家属将司机告上法庭,索赔四十万。  哈斯为什么生气?他
2011年8月12日,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刘国林就“尚德捐赠事件”接受央视新闻频道记者采访    关于“尚德捐赠事件”,中华慈善总会于8月11日晚把三家主办单位邀请到一起进行探讨。实际上问题到8月11日晚就结束了。这场以中国版权协会教育委员会秘书长身份爆料这个事件的罗凡华先生,背离组织、自编自导自演的闹剧,应该结束了。下面我真实地反映一下事件的始末。  这些年来,包括中华慈善总会在内的中国的慈善组织
我很难忘记那凄惨的树的尸首,就在素有冰糖橙之乡之城的湖南怀化。那成片成片在冰雪灾害中被摧毁的橙树,东倒西歪的树干和不断脱落的树叶全都是枯黄的,完全没有了复活的希望。怀化的凤凰县以橘橙、猕猴桃等为主的19.7万亩果树,折枝断叶,惨不忍睹。在麻阳苗族自治县,我们看到千亩的冰糖橙树全部被冻死,当地村民正在清理这些死树,连树根都被挖出来了。他们得抓紧补种新的树苗。村民房屋前差不多都有成堆成堆的劈柴。以前,
宋玉故里、湖北宜城是个只有56万人的县级市,2010年却创下2.05万多人捐赠善款237万多元的新纪录,按金额人均比值计算,又走到全省前列。宜城市慈善总会建会12年来,共有50多万人次捐赠善款1880多万元,救助各类弱势人群10万多次,不仅为建设和谐宜城、富强宜城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使宜城市慈善总会两获湖北省乃至全国先进殊荣。    (一)坚定思想认识,持之以恒地把慈善事业摆在政务前头。    慈
慈善工作的苦与乐完全在于自己如何用心去感受。“引起你快乐或是悲伤的并不是你所经历的事件本身,而是你对这一事件的如何评价。”  2007年11月16日清晨7点20分,我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因为8点总会和县教育局要在第一小学举行“慈善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我们得提前出发。  7点50分,我们到达了县第一小学。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兴高采烈地参观慈善图片展。“孩子的眼睛里找得到天堂。”我越发觉出慈善事业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社会捐赠的款物是否都真正用来救济穷人,有没有被挪用;慈善项目运作规范与否;慈善机构如何取信于民,取信社会,它的公信度如何等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慈善的公信度系指社会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程度以及舆论对它的评价。社会上任何组织、团体与自然人都需要得到公众对他的信任,否则难以生存与发展。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既是一个道德事业,也是一个阳光事业,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