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学科教学实施途径探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sd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足高职院校学制短、专业课程多、没有更多时间来安排人文学科教学的客观现实,提出要实施人文学科教学,除对人文学科和非人文学科的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外,还应寻求课堂之外的其他辅助教学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文学科 教学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04-02
  人文学科是集中传播人文知识的教育体系,担负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即塑造健全人格,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在大学生成才教育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一、高职院校实施人文学科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制为3年,肩负着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其由于自身的办学特点,导致人文学科教学从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上得不到充分的重视。高职院校在3年学制时间内很难安排足够时间进行人文学科的课堂教学。而且,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是低于各类本科院校分数线招生的,尤其近几年我国高校扩大招生以来,各层次高校录取分数线均有所降低,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降低幅度更加明显,从整体来看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低于本科生。这些情况势必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表现为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强,但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较本科生差。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自学能力、适应性能力等方面均亟须提高。因此,想要在有限的学制时间内兼顾好专业课程的安排和人文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采取措施拓展人文学科教学的实施途径。
  二、高职院校人文学科教学的实现途径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教学本质上就是针对学生传播某一特定知识的信息传播过程,其中受者就是学生,而传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校,传播渠道可以是课堂教学,也可以是其他途径,只要这个途径能传播该特定的知识。因此,进一步拓展人文学科教学的实施途径,除了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使得在每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融合与之相关的人文知识内容外,还可以寻求其他辅助教学途径。
  (一)整合人文学科课堂教学。对某一门人文课程教学进行整合,就是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尽可能融合多门人文课程的知识内容,这样做不仅可以拓展人文知识面,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对该课程某一知识点有着比较全面或比较深刻的认识,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首先,在广度上拓展课程中蕴涵的其他人文课程内容的知识面。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可在广度上拓展到对我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介绍,从而使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对“科学发展观”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也增加了相关人文知识。其次,在深度上延伸课程与其他人文课程的相关交叉内容的知识点。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信念”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在深度上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进一步延伸:介绍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尤其是汉唐气象所体现的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民族融合的大国风范,从而增强学生对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也进一步了解我国历史知识。最后,关注课程与其他人文学科知识的关联内容,并在适合的知识点讲解中适当引入这一关联知识内容,不仅借他山之石以攻玉,也进一步了解其他人文学科的相关知识。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维护祖国统一”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可以引入对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的诗歌《乡愁》的简单介绍与欣赏,不仅使学生对两岸人民盼望统一的心声有着深刻理解,也使学生得到一次文学美的审美享受和人类永恒主题乡愁情感的感染。
  (二)融人文知识入非人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挖掘课程中的人文知识内涵。主要是课程中所蕴涵的该领域的古今中外历史人文典故、名人品德范例、名人思想观念等精神力量。例如,这些名人积极向上、不畏艰险的钻研精神、不计个人荣辱的超脱胸怀,以及他们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警句格言,无不向学生传播着思想道德教育和人生哲学层面的人文知识。其次,适当对课程中与人文学科的交叉点进行引申。如在建筑专业课程中,利用各国家、地区标志性建筑景观与其所代表的历史地理人文内涵的交叉点,对这一历史地理人文知识进行适当引申:对“中国馆”的讲解可以引申讲解中国汉唐的历史人文以及中国哲学思想在建筑中的体现等知识。这些不仅向学生传播专业性知识,也传播着某一国家、地区的历史风土人文知识,还传播了艺术美学、价值标准,以及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人文思想。最后,关注时事,寻找时事和专业知识的交叉点。例如,利用美国棱镜门事件教育计算机专业学生认识到美国信息垄断、信息强权主义的国际形势,并激发学生为捍卫国家信息主权完整的爱国热情,产生对自身担负的历史责任的思考等。
  (三)发挥教师榜样在教学及管理服务过程中的人文导向性作用。不管是人文学科的教师,还是非人文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并利用自身人格、品质、学养、阅历的优势,向学生传播做人的楷则,也引导学生的人生态度、道德审美以及价值追求,并在教学及管理服务过程中传播公正平等、团结互助、集体责任、纪律观念、诚信意识等观念,传播自强不息、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等方面的正能量人文信息,发挥教师言传与身教两者兼顾和统一作用。
  (四)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知识传播作用。构建浓厚的高职校园文化的人文内涵,将文、史、哲、艺术等学科人文知识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以校园文化为媒介,向高职生传播人文知识。
  在精神文化层面,提炼具有深厚人文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发挥大学精神的人文知识传播作用。大学精神凝聚了大学人代代薪火相传的历史文脉和厚重深沉的人文典故,是一种大学人代代一以贯之、发人向上的人文精神,体现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哲学内涵。
  在制度文化层面,以制度建设传播“真善美”的人文信息。高职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具备人文关怀的规章制度,尤其是与学生有关的各种制度,如各种奖惩制度等,都要体现出高职院校公正、合理的价值理念。“通过制度的贯彻、执行,把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使学生得以拥有正确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在物质文化层面,一是建立自身特色各种校园文化场所和人文景观,例如校史馆、艺术馆、雕像、文化长廊或景墙、文化广场等;二是通过各种细微之处发挥人文知识的传播功效,例如通过各种内涵深刻的人文警句、充满仁爱的温馨提示、意境深远的书画作品等,使墙壁、饭桌、楼道、花草树木、一墙一角等都成为传播人文知识的有效媒体,从而构建浓厚人文内涵的校园物质文化,发挥校园处处皆人文的传播功效。
  在行为文化层面,不仅专门举办各种人文知识活动,还将人文知识的传播贯穿于各种校园活动之中,不仅营造科技与人文相融合的学风,还倡导一种人文情怀的教风和管理服务工作作风,以行为活动传递人文知识,发挥校园行为文化的动态传播作用。
  (五)构筑校园人文宣传舆论环境。一是设置除新闻还包括文、史、哲、艺术、心理健康知识在内的人文知识广播栏目和校园刊物栏目,运用校园广播和刊物媒体不断向学生传播人文知识;二是运用橱窗、板报、横幅标语等媒体进行定期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三是构建一个科技与人文并重的校园网络媒体,尽可能将各种学生成长成才所必需的人文信息分类刊登,使学生随时可以无障碍快速进行网上阅读和下载。
  (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党校与团校等形式来传播人文知识。不仅通过党校、团校广泛对学生进行革命史等信仰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史教育,还经常性公开举办各种人文专题讲座,并经常邀请校外专家、校友、先进人物举办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形势教育、文明礼貌教育、道德讲堂、文化讲堂、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各种内容丰富的讲座,满足大学生强烈的人文知识求知欲,让学生在聆听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经典人文讲座的过程中接受灵魂的洗礼。
  (七)发挥第二课堂文化活动的人文知识传播作用。首先,举办人文类第二课堂活动以传播人文知识。举行文化论坛、主题班会、团日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节、高雅艺术演出等人文类第二课堂活动,将人文经典诵读、人文知识竞赛、人文演讲或辩论赛、音乐舞蹈等文艺节目、征文比赛等人文项目融入文化艺术节活动之中,将有关道德、人生与生命意义等人文主题融入到文化论坛、主题班会等活动中,邀请专业文艺团体到学校公开演出,举行高雅艺术走进高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接收到丰富的各类人文课程的相关知识。其次,通过组织人文类社团活动以传播人文知识。大学生人文社团是传播人文知识的重要阵地,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一起相互研习,共同提高。高校可通过组建并安排相应老师长期指导文学社、书画摄影协会、舞蹈协会、音乐协会、历史爱好者协会等学生文化社团,以此拓展人文学科的教学实现途径。最后,在非人文类第二课堂活动中融入人文知识内涵,将人文理念融入到科技活动和非人文类社团活动中。例如,将“发挥科技双刃剑为人类服务的一面而防止危害人类的另一面”的理念融入活动中,这无疑也是一种道德教育的过程;将“科技与人类、科技与自然、科技与人生、科技与生活”等主题融入到科技活动过程中;指导参与科技活动和非人文类社团活动的学生收集相关专业的人文典故、历史名人名言、开展社团宣传日、构建社团文化等。这些均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道德上的锤炼、哲学上的思考,以及对相关人文知识的学习。
  (八)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文知识传播作用。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应充分考虑专业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将人文内涵融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除了有意识组织文化艺术“三下乡”、重走长征路或绿色环保等人文主题调研、体验生活实践、寒假孝亲感恩主题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等人文性社会实践外,各种专业实训实习与假期专业性社会实践活动均应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奉献意识,并将与专业相关的人文内容注入活动中,使之成为活动的任务之一,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团队精神、环保意识、纪律意识等,并拓展与专业相关的人文知识。
  【参考文献】
  [1]温汉华,吴锋.论高职院校人文学科的地位及其课程设置[J].柳州师专学报,2013(5)
  [2]芦凤.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3)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A类课题(2012JGA349)
  【作者简介】温汉华(1975- ),男,壮族,广西上林人,硕士,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
  (责编 黎 原)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我们可能一时还无法帮助学生确立远大志向和人生规划,但是我们正努力为学生未来的各种可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在“2013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高端论坛”上,清华大学附
针对无人机编队飞行情况下,超宽带(UWB)测距辅助的相对导航中UWB信号失效导致无法提供相对导航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径向基神经网络(RBF)辅助的相对导航算法。当UWB信号有效
级间连接托可显著增加高超声速飞行器与助推器间的连接刚度,针对此种连接形式在级间分离阶段对飞行器带来的气动干扰问题,以类X-43A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分离
知识和思维不同,前者易传授,而后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数学思维培养的过程就是“意会”的过程。目前,不少教师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宝贵意见,但以“意会”为核心的培养小学生
这个寒假,我精心备了一节课,备的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认识“倍”的关系》。  开学第一周,我兴致勃勃地试教,教学过程非常流畅,只是,到了巩固练习“寻找生活中的倍数关系”时,一个学生的解答跑出了我的预设轨道。我让学生寻找4只蝴蝶和8只大雁之间的倍数关系,在白板上“圈一圈”,再对全班同学“说一说”。在预设学情时,我觉得学生对“圈一圈”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年龄小,对“说一说”可能会出现诸多困难
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基础和保障;针对目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室建设论证、采购、人员组成、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适宜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串行通信是上位机和硬件平台之间一种基本的数据交互方式,当硬件平台采用FPGA架构时,需要设计控制器来满足串口收发协议的需求。为了解决传统软核传送批量数据出现的丢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