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利工程的运行中,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当前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出发,针对性地提出工程运行的管理策略,有效提升我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48
1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制落后,缺乏活力
尽管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不断更新,水平不断提高,但当前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却仍然处于旧式的框架下,体制内部缺乏活力。管理方式也比较粗放,有限的水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水事纠纷也由于管理体制的落后而频发,深刻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2 质量控制意识淡薄
水利工程质量是工程管理重点。然而,水利工程事故的频发,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更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而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仍然源于质量意识的淡薄。管理人员忽视工程质量问题,因而对质量要求不足,质量把关不严格;施工人员迫于工期和进度要求,违背建设管理要求而随意施工,这必然无法保证施工质量。意识的淡薄引发施工质量问题,这就为工程后期的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
1.3 安全隐患多,安全运行受到忽视
传统的水利工程安全只限于安全生产,即在施工期间确保施工机械、人员等不出安全事故。但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并不能够激发人们的安全意识,反而麻痹了很多人的思想,使人们更加轻视工程的整体安全。全面的安全运行,不仅包括水利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阶段,更包含工程的运行阶段。这些生产建设和运行环节缺一不可,都要重视安全问题,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隐患,就会对整个工程产生致命影响。
1.4 监管力度和效率有待提高
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监管,这需要贯穿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始终。然而,当前水利工程中对施工监管力度的强调仍然不够,除此之外,很多工程中质量监督队伍發展落后,缺乏正规性,机构中工作人员责任心差,质量意识薄弱。监管队伍的专业性也存在缺陷,由于缺乏专门培训,监管人员在监管过程中无法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从而对水利工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掉以轻心,不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导致正常运行难以维护。
2 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策略
2.1 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
转变管理人员将水利工程看做是单纯公益事业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的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地位;加强水养护的意识,实现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树立水利工程多面经营的观念,突破水利事业只重农业的局限;树立创新发展,突破陈规的决心和勇气,敢于创造,开拓进取。
2.2 改革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的改革能够从制度层面保证水利工程的有效运行,这也是当前形势下,面对老旧的管理体制和频发的运行问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必须要做的改变。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正确处理好权责关系,明确政府部门和水管单位各自的职责权限,在水管单位内形成有效的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得运行管理权责明确,高效统一。水利工程的运行也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降低水利工程运行成本,保证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实现其社会效益,为社会水利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提供积极作用。
2.3 规范经营,加强工程运行资产管理
资金是水利工程的构成要素之一。对于资金的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对于工程中投资的一切资金,要实现统一管理和专项管理相结合,保障账目管理的透明和清晰,坚决杜绝随意挪用或占用资金的情况发生。例如在工程付款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在施工方出现不合规定或工程质量不过关、进度要求不符等问题时,为保证施工质量,应拒绝支付。这是对工程正当利益的维护,能够有效避免工程资金的浪费。从施工到工程的维护和运行,对于工程资金的管理都必须到位,实现资金的科学运转,才能够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并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2.4 加强监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从意识层面来说,监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工程管理和质量监督的重要性,提高质量意识 ;加强监理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建设,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并积极引进新兴人才,实现管理水准的整体提升;加强体制建设,积极推进和深化监理单位体制改革,充分焕发监理企业活力,高效完成工程监理任务,促进工程整体管理水平的跃升。
3 结语
水利发展是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部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针对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找出问题根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新发展,找出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48
1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制落后,缺乏活力
尽管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不断更新,水平不断提高,但当前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却仍然处于旧式的框架下,体制内部缺乏活力。管理方式也比较粗放,有限的水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水事纠纷也由于管理体制的落后而频发,深刻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2 质量控制意识淡薄
水利工程质量是工程管理重点。然而,水利工程事故的频发,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更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而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仍然源于质量意识的淡薄。管理人员忽视工程质量问题,因而对质量要求不足,质量把关不严格;施工人员迫于工期和进度要求,违背建设管理要求而随意施工,这必然无法保证施工质量。意识的淡薄引发施工质量问题,这就为工程后期的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
1.3 安全隐患多,安全运行受到忽视
传统的水利工程安全只限于安全生产,即在施工期间确保施工机械、人员等不出安全事故。但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并不能够激发人们的安全意识,反而麻痹了很多人的思想,使人们更加轻视工程的整体安全。全面的安全运行,不仅包括水利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阶段,更包含工程的运行阶段。这些生产建设和运行环节缺一不可,都要重视安全问题,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隐患,就会对整个工程产生致命影响。
1.4 监管力度和效率有待提高
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监管,这需要贯穿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始终。然而,当前水利工程中对施工监管力度的强调仍然不够,除此之外,很多工程中质量监督队伍發展落后,缺乏正规性,机构中工作人员责任心差,质量意识薄弱。监管队伍的专业性也存在缺陷,由于缺乏专门培训,监管人员在监管过程中无法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从而对水利工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掉以轻心,不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导致正常运行难以维护。
2 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策略
2.1 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
转变管理人员将水利工程看做是单纯公益事业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的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地位;加强水养护的意识,实现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树立水利工程多面经营的观念,突破水利事业只重农业的局限;树立创新发展,突破陈规的决心和勇气,敢于创造,开拓进取。
2.2 改革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的改革能够从制度层面保证水利工程的有效运行,这也是当前形势下,面对老旧的管理体制和频发的运行问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必须要做的改变。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正确处理好权责关系,明确政府部门和水管单位各自的职责权限,在水管单位内形成有效的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得运行管理权责明确,高效统一。水利工程的运行也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降低水利工程运行成本,保证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实现其社会效益,为社会水利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提供积极作用。
2.3 规范经营,加强工程运行资产管理
资金是水利工程的构成要素之一。对于资金的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对于工程中投资的一切资金,要实现统一管理和专项管理相结合,保障账目管理的透明和清晰,坚决杜绝随意挪用或占用资金的情况发生。例如在工程付款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在施工方出现不合规定或工程质量不过关、进度要求不符等问题时,为保证施工质量,应拒绝支付。这是对工程正当利益的维护,能够有效避免工程资金的浪费。从施工到工程的维护和运行,对于工程资金的管理都必须到位,实现资金的科学运转,才能够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并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2.4 加强监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从意识层面来说,监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工程管理和质量监督的重要性,提高质量意识 ;加强监理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建设,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并积极引进新兴人才,实现管理水准的整体提升;加强体制建设,积极推进和深化监理单位体制改革,充分焕发监理企业活力,高效完成工程监理任务,促进工程整体管理水平的跃升。
3 结语
水利发展是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部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针对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找出问题根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新发展,找出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