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弗拉纳根及其小说《崎路向北》述评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y3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查德·弗拉纳根是澳大利亚的著名小说家,凭借小说《崎路向北》斩获2014年第46届英国曼布克奖。本文搜集、总结了国外学者、作者、书评家对弗拉纳根及《崎路向北》的评论,以期论述《崎路向北》在文坛上的影响力及重要性。在泰缅铁路修建七十五周年之际,引起国内广大读者对这本小说的兴趣。
  关键词:理查德·弗拉纳根;《崎路向北》;评论
  理查德·弗拉纳根是澳大利亚的著名小说家。他于1961年出生于塔斯马尼亚州,在家中六个孩子中排行第五。理查德·弗拉纳根的父亲是泰缅死亡铁路的幸存者。弗拉纳根16岁时缀学,22岁时来到塔斯马尼亚大学继续学习,之后赴英国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继续深造,并获得硕士学位。《经济学人》评价说“理查德·弗拉纳根是当代优秀的澳大利亚小说家。”弗拉纳根的每一部小说都得到广大读者的赞誉并为其赢得各种荣誉奖项。2001年,弗拉纳根根据艺术家威廉·古尔德的经历写出其第三本小说《古尔德的钓鱼书》, 这本小说为弗拉纳根赢得了2002年的英联邦作家奖,令弗拉纳根开始得到国际关注。
  2014年,理查德·弗拉纳根凭借他的第六本小说《崎路向北》斩获第46届英国曼布克奖。小说题目源于日本诗圣松尾芭蕉的著名俳句集《奥之细道》。奥之细道,即“深处的小路”,指崎岖的小路沿着山直通云际。小说的灵感来源于理查德·弗拉纳根的父亲:他的父亲曾是日本的澳大利亚战俘,被迫参与修建泰缅铁路。泰缅铁路,又称“死亡铁路”,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占领缅甸修建的连接泰国曼谷和缅甸仰光的铁路。因日本和韩国守卫的野蛮态度,加上衣食无保、瘟疫、过度劳动,逾十万劳工和战俘死亡。理查德·弗拉纳根通过这本小说再现了劳工和战俘们修建泰缅铁路的惨烈场景。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位澳大利亚医生,多里格·艾文斯与其舅舅的妻子艾米之间的不伦恋,以及被日军俘虏后,被迫修建泰缅铁路的悲惨故事。理查德·弗拉纳根历时十二年,写了五个不同的版本之后才最终完成这部作品。为了这本小说,弗拉纳根曾去泰缅铁路来回走,深入“死亡铁路”附近的丛林,亲自在大热天扛起一些石头,体验当劳工的感觉[1]。弗拉纳根完成这部作品的那个夜晚,他父亲离开了人世。
  《崎路向北》深受广大读者追捧,得到许多国外著名学者、作家、杂志的高度评价。为理查德·弗拉纳根颁奖的曼布克奖评审委员会主席、英国作家和哲学家安东尼·格雷林评价说,“《崎路向北》不仅是一部杰出的爱情故事,而且是一部展现人类苦难和同志友谊的故事。” 格雷林还评价说,“文学的两大主题是爱情与战争,而《崎路向北》正是一部描绘爱情与战争的伟大作品。《崎路向北》行文十分优美有力,它用一个涵括罪行和英雄主义的故事连接了东方与西方,过去与现在[2]。英国小说家帕特里克·麦克格雷斯评价说,《崎路向北》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充满激情,极具恐怖气息和悲剧性讽刺。随着故事的发展,小说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主题越来越深刻,人物越来越丰满,直到故事终结。”帕特里克·麦克格雷斯认为《崎路向北》是他多年来读过的最优秀的小说。《经济学人》写道,“《崎路向北》是理查德·弗拉纳根生下来注定就要写的小说。表面上,这本小说可以看做是过时的 “will–they or won’t–they”浪漫爱情故事。这本书的情节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但是,这本书不仅限于此。这本书为读者开启了一段迷失和发现之旅。在读完之后,我们脑海中还会反复出现小说中的场景。”《纽约时报书评》的迈克尔·Gorra评价说,“《崎路向北》是一本严肃而又优美的小说。小说的语言不艰涩,却令人晕眩,它要求读者阅读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这点与约瑟夫·康拉德的作品相似。《崎路向北》的语言强劲有力,仿佛带有魔咒。这条通往北方的小路既是无情的又是宽厚仁慈的,这样的一种矛盾使得这部小说为自己赢得了声望。”迈克尔·威廉在《卫报》中这样评价,“《崎路向北》当之无愧是一部杰作。它是款款柔情和浪漫爱情的交响乐;它是一个感人的、恢宏有力的故事,捕捉到了生命的重量和生活的广度。这部作品是理查德·弗拉纳根卓越的写作生涯中的一个新的飞跃和突破。《华盛顿邮报》的郎·查尔斯对这本书也有很高的评价,他说“自科马克·麦卡锡的《路》以来,没有一本小说像《崎路向北》这样深深地震撼我了。这是一个世界级的作家创作的经典著作。这本小说就如同17世纪的日本诗圣松尾芭蕉的俳句一样令人难忘,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萦绕读者心头。没有一个人能像弗拉纳根以这样的方式吸引着我们走进人类奇特而恐怖的永无休止性。”角谷美智子,著名的文学品论家,普利策获奖者在《纽约时报》中评价道,“弗拉纳根用真挚的感情刻画了当时日本战俘营中的澳大利亚人,展现了这些普通战俘是应对、抗衡战争时期的极端恶劣环境,又是如何受到残酷环境的打击、摧残的,以及他们是如何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小说描绘的是身陷亚洲丛林的战俘多里格的故事,多里格就是这部作品不停跳动的心脏。而小说所展现的战俘们饱受摧残,每天活在恐惧之中,时时受到生命威胁的恐怖故事正是当时修建泰缅铁路的战俘们无法忘记的场景,重现了他们当时的梦靥般的生活。”同为布克奖获奖者的澳大利亚作家托马斯·肯尼利在《卫报》中评价,说“弗拉纳根的小说是一个伟大的检验,它检验一个既是好人又是坏人的人是如何存在的,更重要的是,它检验了战俘们幸存之后的生活是多么艰难。说弗拉纳根创作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织锦,也是过度赞美了“织锦”一词。如果读者没有被小说的故事深深吸引,就会发现作品中分配给每个人物的时间,叙述的确定性,何时停止时间,何时突然推进时间的自信,自如运用叙述时间的自信都是大胆的尝试,别具一格,十分出色。不过,我们没有注意到弗拉纳根的写作手法太棒了以致于我们没有发现上面提及的出彩点。”
  综上所述,可以说在弗拉纳根硕果累累、卓越非凡的写作生涯中,《崎路向北》是他目前最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作品,也是他最优秀、最杰出的作品。弗拉纳根自己在采访中曾说“我感觉我之前写的所有作品,都是为了写这部作品而准备。”正如《经济学人》所说:《崎路向北》是弗拉纳根命中注定要写的小说。理查德·弗拉纳根在《独立报》中这样说道,“我一开始不想写这本书,但最终我还是没能逃脱这个命运。如果我不写这本书,我不确定我还能否创作另一部作品。我必须得解决心中的‘绊脚石’。我必须得清楚地弄明白它。”但是,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写他父亲的故事,它更强调故事要符合修建泰缅铁路的战俘们的精神真谛。弗拉纳根坚信真理存在于那些细微而真实的行为细节中。
  然而,笔者发现目前鲜有国内学者对理查德·弗拉纳根的《崎路向北》的研究,也没有《崎路向北》的中译本。笔者希望国内学者能运用不同的文学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分析这部著作。
  参考文献:
  [1] Darby, A. Gunns Failure a Story of Corporate Greed and Hubris [N].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4–10–15.
  [2] Masters, T. Man Booker Prize: Richard Flanagan Wins for Wartime Love Storu [N]. BBC NEWS, 2014–10–15.
其他文献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涉税专业服务监管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这是国家税务总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部署
期刊
摘要:英国小说家马修.格雷戈里.刘易斯是19世纪初著名哥特式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修道士》更是一部在哥特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本文作者运用《圣经》原型理论分析小说《修道士》中的人物形象,不仅要为读者更全面展示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找到人物原型,更要说明《圣经》这一文学巨作对西方文学作品的意义及影响。  关键词:修道士;哥特式小说;圣经原型  一、原型批评理论  加拿大人赫尔曼.诺斯洛普.弗
摘要:本文以紫式部著,与謝野晶子译,株式会社角川书店出版発行的56回《源氏物语》(上、中、下)为文本基础,首先简要介绍了《源氏物语》的创作时间、文学地位、大概内容,以及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其次,找出《源氏物语》中出现的食物,将其进行归纳、分类,并且通过分析、研究《源氏物语》记载的主要饮食、饮食盛器、餐食环境和宴席上的活动,总结出《源氏物语》的食物特点,揭示日本平安时代贵族阶层的饮食习俗,研究其饮
北京市大兴区兴华中学,前身为创建于1949年的大兴县师范学校,2000年转轨为普通高中,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2013年成为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在学校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重视文化基因的传承,努力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把培育“崇善、求真、阳光、向上”的兴华人作为育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助力学生实现心中美丽的梦。  立
期刊
摘要: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学创作领域有名的散文家,他在总结“五四”时期文学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对文人创作意识审美进行了创新开拓,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即强调散文创作的意境、感情和审美。文章从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审美意象、艺术特色几个方面对贾平凹散文语言艺术和写意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贾平凹;散文;语言艺术;写意性  贾平凹是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创作中注重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学习素养,调整自己生
摘要: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的刻画手段很多,其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根据言语行为理论的观点,认为言语行为类型有两部分所构成,一种是直接言语行为类型,另一种是间接言语行为类型。本文以《红楼梦》中人物语言为依托,对人物语言中感叹句的言语行为类型进行初浅的探索。重点从直接言语行为类型和间接言语行为类型这两个层面积极地展开论述。旨在为研究《红楼梦》人物语言提供参考。  关键词:感叹句;人物语言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已经被译成多国译本,1920年至1922年出版的《国译汉文大成红楼梦》是《红楼梦》日译史上最早的一个前80回全译本。由平冈龙城、幸田露伴
【摘要】PPP模式作为一种较新的投融资模式,近年来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广泛。本文主要就PPP模式下的项目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论述分析,为PPP模式在建设工程领域的推广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PPP模式;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1、PPP模式的概念及特点分析  1.1 PPP模式的概念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是指政府方与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一直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是关于《红楼梦》的很多问题,他们却很难达成共识;这是因为他们研究《红楼梦》时,都忽略了三个必须注意的问题。 Si
摘要:《红楼梦》中的女性观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小说创作的宗旨也一直是红学界争议不断的命题,作为一部经典作品,研究其文本再探析其思想是“以意逆志”的研究方法之一。当今通行本第一回作者便在自嘲声中明言其创作“亦可使闺阁昭传”明显的是为身边所经历过的“闺阁中”人即女性立传。第二回则针对贾家的儿孙说“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主要针对的是贾赦、家政、贾琏、贾珍、贾宝玉、贾蓉等这一干男性了。“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