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浅析《芙蓉女儿诔》的两个英译本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0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楼梦》是体现中国文化的不朽之作。其作者曹雪芹更是一位语言艺术大师,在《红楼梦》中创作了200多首诗词曲赋。本文借助语料库分析软件对其中最长、也是最能体现主人公——贾宝玉语言造诣与个性特征的《芙蓉女儿诔》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分析,探讨两译者的不同翻译风格。
   【关键词】语料库《芙蓉女儿诔》英译本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95-02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最高峰,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艺术成就精湛无比。从1830年至今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先后有许多翻译家对《红楼梦》进行摘译、节译或全译,《红楼梦》先后以18种语言、48个版本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10]。在《红楼梦》的9种英文全译本中,两个影响较大的全译本是由中国翻译家杨宪益与其夫人戴乃迭合译的,外文出版社出版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以下简称杨译); 以及由英国汉学家霍克思(David Hawkes)及其女婿闵福德(John Minford)翻译的,企鹅出版社出版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 (以下简称霍译)。 其中前八十回由霍克思翻译,后四十回由闵福德完成。
   在《红楼梦》全部诗词曲赋中,《芙蓉女儿诔》是最长的一篇,也是作者发挥文学才能最充分,表现政治态度最明显的一篇。本文运用语料库相关软件对《芙蓉女儿诔》的杨译、霍译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个译者的不同翻译风格。本文将对平均句长、高频词汇、类符/型符比进行逐一研究。
   一、语料库应用的必要性
   Baker是把语料库应用于译文风格研究的首倡者,他指出 “风格是表达在语言和非语言中的个性特征”,并进一步认为 “就翻译而言,风格这一概念还可能包括 ( 文学) 译者对所译的文本类型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他所运用的前言、后语、脚注、文内解释等方法”[2]。由于受到文化背景、教育经历和宗教等方面不同影响,译者的翻译风格也不尽相同,“通过语料库进行研究,对一些难以捉摸的、不引人注目的语言习惯进行描述、分析、比较和阐释,比较令人信服地说明译者的烙印确实存在”[8]。不难看出,把语料库的技术应用到译文风格的研究中,可以使译文的风格研究变得更加系统和客观。廖七一认为: “Baker 的研究为翻译文体的分析建立了一套可行的模式。”[9]笔者认为,借助语料库检索工具对来自语料库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可以看到很多用传统方法无法发现的语言事实,从而对语言本身进行更加客观的描写和解释。
   二、两译本的平均句长分析
   对不同译文平均句长研究可以评析译文的文体风格,句子长短的不同可以为不同作者的文体风格分析提供可靠的参照。“平均句长是指文本中句子的平均长度。虽然句子的长度与句子的复杂程度并不是同一回事 ( 如简单句也可写得很长) ,但就整个语料库而言,句子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句子的复杂程度。”[7]Butler 曾按长度把句子分为三类: 短句( 1-9个词)、中等长度句( 10-25个词)和长句( 25个词以上)[1]。
   笔者运用语料库分析软件Concordancer for Windows 2.0,对文本进行整体统计,三个语料库句子信息显示如表一所示:
  表一:
  
  
  
  
  
  
  
   由表一可以看出:对于相同的中文原文,两位译者译文有所不同。按照Butler的句子划分方法,杨译本属于中长句,而霍译本属于长句。对数据分析可知,杨译本无论在句子总数、词语总数还是平均句长上都非常接近中文原文,大部分都是句对句地翻译。而霍译本句子总数缩减到77句,在词语总数和平均句长上都远远超过了中文原文,通篇翻译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相应地调整了语序,有很多解释性信息,从而句子长度必然会增加,篇幅会更长。这表明两者明显的风格差异,霍译本喜欢用较长的句子,而杨译本句子相对较简短。霍译本趋于显化,可能与其为英语读者着想而在翻译中使用更多的修饰性、解释性语言有关。杨译本受汉语句子、句段和篇章表达习惯的影响较大,相比之下更难于为西方读者理解。
   三、两译本的高频词汇分析
   笔者使用ConcappV4对已经处理好的文本进行了高频词提取,将霍译诔文和杨译诔文与网络上的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为参照进行对比,可以考察一下他们与英国人的思维表达习惯是否有差异。通过这种方法对不同译者的措辞风格和特点进行分析。通过电脑处理的杨译本和霍译本分别导入ConcappV4软件进行处理后,根据提取的高频词汇按照频率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其中选取了霍译中出现频率位居前10位的单词。
  表二:
  
  
  
  
  
  
  
  
  
  
  
  
  
  
  
  
  
  
  
   从表二词频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总体数据来看,与英国国家语料库对比,看出霍译本更接近英式英语的表达习惯。
   第二,霍译本中“and”出现的次数约为杨译本的1.7倍,“that”出现的次数约为杨译本的1.8倍,可以推断霍译诔文中的句式比较复杂,用的复合句和并列句要比杨译本的多。杨译本多用简单句,更忠实于原文。
   第三,霍译本中of的出现次数约为杨译本的3倍,可以推断霍译表达更正式,词组使用较多,句子结构更复杂。更符合英语句式特点。
   第四,霍译本、杨译本中人称代词her,I,my的使用频率相对于英国国家语料库而言更多,同时也远远高于原文本,这说明在汉语诗英译时,由于英语语法规范的约束,增补人称代词是每个译者都不会回避的选择,也很好地说明翻译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两位译者都能注意到英汉两语种的差异,根据文本特点进行有效翻译。同时,霍译本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要比杨译本更多,更丰富,信息表达更明确,指代更明了。
   从以上词频统计看以看出,霍译本的显化特征较杨译本更明显。究其原因,作为英国人,霍克思深知本国读者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程度,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处处考虑西方读者的接受能力,努力为他们扫除障碍,尤其是对诗词曲赋的处理方面,增加了很多解释性语言。而杨宪益力争保持作品原有的语言风格,并不用太多的解释性语言。但由于该篇诔文难度很大,出现了很多典故,杨译采取添加注释的方式进行了处理,全文共有12处添加了注释。美国翻译理论家Nida etal也指出,好的译文往往比原文长,因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会通过明示原文含蓄的信息而适当增加译文的冗余度。[5]在这一点上,霍译本更加突出一些。
   四、类符/型符比
   类符(type)是指语料库中不同的词语,形符(token)是指语料库中所有词语的类形。类符/ 形符比指的是所研究的语料中类符和形符的比率。本文通过使用 AntConc 索引后得出两个译本类符/型符比,如表三所示:
  表三:
  
  
  
  
  
  
   王家义指出: “类符/形符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料的用词变化性。类符/形符比值大,表明该文本所使用的不同词汇量越大,反之则越少。通过类符/形符比值的大小,可以比较不同语料库中词汇变化的大小。”[6]仅仅从字数方面看杨译本要比霍译本更加接近原文,因此更符合原文文体特点。然而类符/形符比 ( Type/Token ratio) ( TTR) 越大,表明单词的重复现象就越小,类符/形符比越小,表明单词的重复现象就越大。根据该原则可以看出杨译本的措辞比较丰富,而霍译本的措辞相对简单些。词汇的重复率比较高,减少了读者阅读的难度。
   五、结语
   本文基于语料库简单地分析了《红楼梦》中的《芙蓉女儿诔》两个译本的不同语言特点,通过数据分析来探讨中西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这种对译者翻译风格的量化和实证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科学地把握和分析译者的风格。该方法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文本进行更为系统的、目的明确的对比性研究,有助于我们在整体上更加客观地分析文本。
   参考文献:
   [1]BUTLER,CHRISTOPHER.Statistics in Linguistics[M].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5.
   [2]BAKER,M.“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J].Target,2000,12.
   [3]CAOXue-qin.The story of the stone[M].HAWKES D,MINFORD J,trans.London: Penguin Books Ltd.,1973-1986.
   [4]CAOXue-qin.A dream of red mansions[M].YANG Hsien-yi,YANG Gladys,trans.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Press,1994.
   [5]NIDA E A, TABER C.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 E. J. Brill,1969.
   [6]王家义.“《我的童年》两英译文风格的语料库考察”[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1).
   [7]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8]张美芳.“利用语料库调查译者的文体——贝克研究新法评介”[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2,(3).
   [9]廖七一.“语料库与翻译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
   [10]刘泽权.“从称谓的翻译看文化内容的传播——以《红楼梦》英译为例”[J].《燕山大学学报》,2006,(1).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实用性很强的语言工具,是人文思想的表达。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通过提高阅读教学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阅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长久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策略思维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85-02  一、增
【摘要】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处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与束缚之下,初中学生的真实英语写作水平不容乐观,更谈不上充分满足新课标所提出的种种高要求、高标准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面临着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试就“基于真实材料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这一话题进行初步的分析与归纳。旨在于推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更好实施与普及,进而带动初中英语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
【摘要】文章从实际英语口语教学现象出发,通过介绍任务法教学的意义和特征,描述任务法在口语教学中的步骤和设计原则,提倡将丰富的生活场景及各种活动带到课堂当中,从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秩序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秩序,体现任务法教学的宗旨,即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任务法英语口语教学任务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采用一种具有芯-壳结构的复合纳米纤维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可以在提高抗拉强度的同时增加塑性.通过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Al2O3@Y3Al5O12复合纳米短纤维增强2024铝合金复合
本文论述中心是围绕如何以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计量检测与管理水平这一主题,通过对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FL)计量检测与管理现状的分析,来讨论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经
【摘要】本文从“加强口语学习的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兴趣,找准原因,因材施教,提高口语能力的可操作方法”等方面对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口语激发兴趣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91-01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口语测试已逐步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这将有利于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
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微晶纤维素(CMC)辅助制备了C-TiO2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结构、组成和形貌的分析.XRD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TiO2复合材料样品为具有较高的结晶度的锐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生学习弱点的分析,明确高职生思政课教育的现状,进而提出教学对策。高职生思政课教学应该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内容生活化、考核方式科学化,增强吸引力,提高实效性。  关键词: 高职生 思政课 教学现状 教学对策    一、高职生的学习弱点  1.自卑心理  大部分高职生入读高职院校,均是在本科录取不上的情况下做的无奈选择。高考的挫折导致他们低估自身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这种挫折
【摘要】在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写作技能占有重要作用,并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写作是反映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的一种综合能力。目前,写作在高考中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写作得分是学生成绩拉开距离的重要项目。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应重视英语写作,在平时教学中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