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皮肾通道丢失的处理及原因分析

来源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皮肾通道丢失的处理措施,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5年12月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456例,术中因各种原因致皮肾通道丢失13例(2.85%),其中通道建立过程中丢失5例(38.4%),通道建立后丢失8例(61.6%),术中采用组织层次辨别法或美蓝示踪法找回皮肾通道,通道找回失败者重新穿刺建立通道或二期手术处理。结果 13例皮肾通道丢失病例,导丝移位致丢失3例(23.1%),剥皮鞘拖出致丢失7例(53.8%),扩张过深致丢失3例(23.1%)。其中学习曲线早期(<100例)、中期(100~300例)、后期(>300例)者分别为8例(61.5%)、4例(30.8%)、1例(7.8%)。采用两种方法成功找回通道9例(69.2%),通道找回失败者4例重新穿刺成功3例(23.1%),因持续出血终止手术者1例(7.7%)。一期找回通道9例及重新穿刺3例均成功实施手术,术中出血量约50~300(121.0±64.6)mL,通道重新建立时间5~60(24.7±16.0)min,总手术时间85~225(116.0±34.2)m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4~30(7.9±9.5)d,术后住院时间5~12(6.4±2.5)d,结石残留3例,一次性清石率75%,其中1例于术后1周二期手术取石,2例术后1月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3月复查均无结石残留,总清石率100%。1例终止手术者,术后保守治疗,3月后再次mPCNL成功。结论皮肾通道丢失多发于学习曲线早期,多由术中操作不当导致,通道丢失后,采用组织层次辨别法或美蓝示踪法重新找回通道是可行的,如不成功可重新穿刺或二期手术。
其他文献
By generating a high accuracy and high resolution geological model in Liuchu oil field, the technique of geological modeling is expanded and involved in primary
本文讨论了采用先进的JSP+JavaBean模式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的技术,介绍了系统及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与实现方法,所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信息的整合,
目的探讨硬、软性输尿管镜结合在输尿管内支架管管周继发多发结石中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01月至2014年10月9例利用硬、软性输尿管镜治疗内支架管管周
目的探究YAP对肾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查找TCGA数据库进行YAP表达与肾癌发生发展相关性分析;慢病毒感染建立YAP敲低稳克隆细胞系,并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方
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业产业化是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基础,专业合作组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