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选课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一年对选修《金融学概论》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剖析出影响大学生选修公选课的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并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选课;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2-0130-02
  《金融学概论》是我校公选课之一,在经济学和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货币银行学》基础上进行调整,是为其他专业学生设置的课程。为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网络化和工程化的发展和“互联网 ”模式的广泛深入,该课程为非经济类、管理类学生选修该类课程学习经济基础,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全能人才提供条件。但是《金融学概论》的更新速度快,比如“货币的发展与类型”中“电子货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结合了互联网的职能,金融机构体系和种类在不断发生演变,传统商业银行的职能和表内表外业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课程内容和体系的设置需要与时俱进,在讲授对象不断变化、课时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教学中最关注的问题。
  一、国内外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大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侧重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重视“教”而忽视“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积极参加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学生取得明显的收获。国外从上世纪初就已开始对课堂的有效性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大多数国外学者对有效教学的内容研究,分为有效教师的个性和艺术,有效教学的行为、技术、风格和模式等方面。从上世纪70年代末,很多学者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从“教”转移到“学”,主张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思考并掌握自己的学习的方式方法、思维、策略的能力。我国于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方针;2017年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新育人模式”,这些都需要依靠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我国目前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侧重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有效性等方面。本文侧重从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进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二、有关《金融学概论》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
  《金融学概论》作为全校公选课之一,一直深受其他非专业学生的钦赖,每学期的选课人数均在75—160人之间,庞大的课容量,给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性教学研究带来很大的挑战。自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的春季和秋季学期共向该课程学生发放235份调查问卷,有效收回188份,所用工具是笔者自编的选修该课程的调查问卷,主要围绕教师因素、学生因素等问题进行调查。
  1.有关教师因素的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策略是影响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在调查问卷中主要通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关的问题体现。其中同学们对于“期望学到哪些方面的金融学知识”一题中,25%的同学选择“理论知识”,73%的同学选择“应用知识”,2%的同学选择“无所谓”;对老师授课方式比较感兴趣的方式中“老师授课,学生听课”为64%,“与学生互动,分小组讨论”为36%;“对于选修课学生更重视”的是“内容和授课方式”占49%,“兴趣”占31%,“老师讲课质量”占20%。这三个问题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而进行的调研,依据学生期望,教师应制定可以有效迁移价值的知识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技能,拓展更广的知识面。
  2.有关学生因素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参与的主体,教学过程应重视师生间的交流,这样才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有效的“教”是为了达到学生有效的“学”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表1调查问卷情况可以反映学生选修该课程的目的、上课的积极程度以及考核学生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三、提高公选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金融学概论》为例
  提高教学有效性主要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检验方式等方面的设计。
  1.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策略。首先,《金融学概论》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内容众多,是学生接触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入门课程,因此,应结合世界经济实际情况,侧重讲解金融的主要元素如货币、信用形式和利率,在此基础上注重与选课学生专业紧密相关的金融知识,深度讲解金融机构不同业务关系、中央银行的职能地位及其货币政策对不同金融市场的影响,并组织近期的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等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根据经济形势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比如加深“互联网金融”、“混合金融”等介绍,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其次,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主要从教学方法、目标、大纲等方面着手。虽然课程总学时较短,但是枯燥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必然影响非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在不同专题中灵活选用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对所选的讲课重点进行全方位剖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参与程度,并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每一节课的兴趣。对于公选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非专业学生对货币金融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兴趣,为进一步选学金融学相关课程和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教学大纲必须实施动态调整,与金融动态发展一致。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仅靠期末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是不科学的,教师应采用论文、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小组汇报等方式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模式。
  2.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魅力。教师一般都具备专业的理论水平,并积极进行课前备课工作,但是大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与教师的学识修养息息相关,而且与教师的性格、情绪等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掌握教育的科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提升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才可以具备高素质教学素养,更好地激励每一位学生。
  3.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策略。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较高的专业文化素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的重要前提。大学前的被动学习已养成习惯,大学的教学氛围应尽快使学生较早进入自主学习状态,重新激励学生的自由、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学生选择该课程后,教师应提前了解选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和期望,对于文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混合分组,鼓励学生间的合作,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小组间、学生间积极讨论,面对面了解和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不仅提高了每位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也加强了责任感。
  4.加强师生沟通接触,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由于公选课选课人数较多,教师经常会忽略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而高效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互动程度。在分组后,教师可以通过与不同小组的不同时间接触交流,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于选修该课程后的需求与困扰。同时,应重视和尊重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在学习方式、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允许和鼓励他们的存在,这样也可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经验。
  当然,这并不是所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教學工作不仅依靠教师和学生的有效配合,学校也应在教学设备、教学时间、教学硬件设施等方面予以支持,才可有效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提高大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易奇志.探索大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2]金洪,朱晓俊.应用型本科院校货币银行学教学模式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其他文献
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产生以来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教育部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完成其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对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从财务管理专业出发,从现实中找出独立学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并对其现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
摘要: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工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反应工程基本理论、强化工程分析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特点,探讨了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性及相应教学方法。强调要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安全意识以及经济意识,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仅熟悉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理论,更应该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化学反应工程;工
摘要:文章以高等职业学校食品类专业《食品质量管理》课程为例,对基于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模式在《食品质量管理》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项目驱动;团队协作;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7-0158-02  基于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模式的特征是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来学得知识、习得技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主要来自重点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本文就普通高等学校如何建立和完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进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原始创新能力;科研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1-0077-02  2016年12月教育部公布《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
摘要:影像时代,以影楼为核心的婚纱、儿童摄影业成为一个按照公式来出结果的行业,逐渐迷失了最初摄影的个性。在某种程度上,“个性”似乎也成为了今天难能可贵的品格。  关键词:DIY;摄影;项目;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9-0252-02  DIY是“Do It Yourself”的英文缩写,最初兴起于电脑的拼装,逐渐演绎成为一种流行
摘要:俄语专业四级考试是一项全国性的考试,目的在于检查基础阶段结束后学生对俄语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掌握情况。该测试一直以来都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高校俄语教学质量的风向标。2013年启用新的《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这一改革对俄语教学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应对这些影响都是本文致力于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俄语专业四级测试;改革;俄语教学;反拨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高职衔接在实践中的经验和做法。在衔接的过程中,确定好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如何构建专业课程的衔接模式成为重点所在。同时,要构建有效可行的专业课程衔接路径,实行健全的衔接制度,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
摘要:传统的民间游戏不仅简单易学,材料易取,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种类繁多,不受时间、场地、人数和幼儿能力差异的限制。这种集趣味性、简便性、随机性于一体的游戏非常适合课间活动,于是我们尝试将民间游戏引入课间。我们通过广泛收集,精心筛选,确定了适合幼儿课间活动的民间游戏;通过巧妙的环境创设,家长教师共同指导等策略让幼儿自主且有序地开展课间活动。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民间游戏扩大了幼儿的活动内容,丰富了幼
摘要: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地质类高校中,需要根据学生修读的专业课程来调整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采用课堂讲授、研讨式学习和课程实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和地质演化观。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系统观;地质演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2-0142-02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
摘要:课程标准是课程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对保障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能源矿产概论》课程标准制定为例,从学科发展、社会期待、市场需求和个人前景四个方面论述了“宽口径”采矿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意义,从认知层面、技能训练层面和价值观培养层面探讨了该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强调了课程讲授内容的基础性、学习途径的开放性和教学过程的引导性的课程教学特点,制定了因材施教、科学考核的教学和考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