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课堂结课艺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gugul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善始善终”才算一堂优质课。良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从而使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结课的功能、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结合我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点拙法和体会。
  一、生物学教学中应重视结课的功能
  课堂结课是新授结束时,以精炼的语言,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的过程。完善、精要的结尾,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
  1.加深印象,增强记忆。
  结课可以将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加以“画龙点睛”,总结归纳,提纲挈领地加以强调、梳理或浓缩,使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技能理解得更加清晰、准确,抓住重难点,记忆更牢固。
  2.知识系统,承前启后。
  知识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旧知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通过结课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在总结中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使前后内容衔接严密,过渡自然。
  3.指导实践,培养能力。
  新课结束后,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或提出具体的课外实践活动,对提高知识的运用巩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4.质疑问难,发展智力。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结课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和一些技能训练,让学生课后观察思考探讨,既可以扩大知识视野,又发展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
  5.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实验操作、回答问题、改错评价等活动,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便改进教学。
  另外,新颖的结课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沟通师生情感交流,有助于师生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结课方法和功效
  结课方法有多种,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注意力,把学生思维吸引到结课环节上来,使他们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1.归纳总结
  新授内容结束后,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来。这样既能理清学生纷乱的思绪,构建知识网络,又能点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此法可由教师来做,也可引导学生来做或师生共同归纳。
  2.布惑置疑,再起波澜。
  北宋哲学家张载指出:“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作为一名现代的教师只会“解惑”是很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布惑”,并以此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
  3.首尾呼应
  生物课堂教学,应使首尾衔接自然,前后呼应有序,力争达到首是首,尾是尾,不偏不倚,浑然一体的境界,从而可使授课主题得到升华,也能给学生以不小的惊奇。
  另外,还应处理好这堂课尾与下节课首的衔接与呼应。
  4.讨论比较
  将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通过分析进行讨论比较,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点和不同点,找出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相同点,可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更准確深刻,记忆更清晰牢固。
  5.达标巩固
  课堂结束或部分教学内容结束时,都可以适时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强化和应用,又可使课堂教学效益得到及时反馈,从而获得下面或下节课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方法的调整信息。达标巩固包括实验操作、习题训练,也可以让学生讨论比较、做题组测验、解题竞赛,也可以让学生上讲台练习。
  6.设置悬念
  好的悬念设置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能激发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为此,教师要仔细分析上下两节课间的联系,在某些课之结尾,设计好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7.妙设歌诀
  达标巩固练习或布置作业,是生物课堂常用的“收尾”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会厌倦。如果教师设计出富有哲理性、新颖性的歌诀、谜语,则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收尾”练习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会即刻激发学生探求每句歌诀所蕴含的知识内容。
  8.冶情励志
  在某些课堂“收尾”时,引用与教学有关的名人生平事迹,赞扬名人的思想品质或推崇名人的治学精神,给学生树立起学习和模仿的样板,巧妙地寓政治思想教育于本课“收尾”教学之中。如讲“探索生物的奥秘”时,联系我国明代杰出植物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的辉煌事迹:他常常是头戴斗笠,肩背药筐,“东西南北中”,江湖田野山村处,搜罗百氏,访采四方,用了27年时间付出大半生心血,完成了令世人瞩目的巨著——《本草纲目》。还可简介我国现代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的业迹。又如讲“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原因”时,简介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生平事迹:他从小就活泼好动,喜欢采集昆虫,制作生物标本,对动物进行解剖、分类,作观察记录,特别是在“贝格尔”号上长达五年的环球科学考察,收集大量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和证据,经大量观察研究分析,终于成功地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在世界上引起极大的反响,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通过实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从古至今,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辛勤劳动,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学习,报效祖国。
  诚然,“画龙点睛”无定式,但它的精心设计与草草收尾,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三、生物结课应注意的问题
  结课的方法很多,根据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在结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准确性。
  结课要以科学为指导,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教材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不可信口开河。
  2.明确性。
  结课应从教材内容出发,紧扣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或从重难点拨,或从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予以引导,针对性强,不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3.言简意赅富启发性。
  结课应重点突出,切中要害,画龙点睛恰到好处,语言精炼干净利落。要给学生以启发,要“点而不透,含而不露,意味无穷”。这样才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思维火花,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收效良好,意味隽永。
  4.趣味性。
  在设计结课时,应重视在“趣”字上下功夫,尽可能设计得生动活泼,有趣味,使学生乐学。切忌从头到尾简单重复。
  5.恰当紧凑。
  学生实践活动及内容要安排合理恰当,要求明确,作业数量恰当。结课环节的安排要紧凑,不要拖堂。
  6.多样性。
  结课有法,但无定法。它要求教师匠心独运,既要知常又要晓变。因此,在设计结课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不同,知识的难易,学生的特点等各方面情况,形式要新颖,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结课时,各种方法可以综合利用。
  总之,结课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结课也是艺术,应有“画龙点睛”之效,不可忽视。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期望更多的同仁来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以推动整个生物教学的发展与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生物教学探究类比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分析是
在物理教学中,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的中心环节,因此要求物理教师必须牢牢地把握这一环节,在课既教得轻松自如,又能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这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怎样上好一堂物理课,这是值得物理教师认真研究课题.本人就此作了一点探索,与同行们磋商.  1.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在备课时,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教学大纲》,了解《教学大纲》对这堂课的要求及教学目的,认真分析教材;
【摘要】 初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渗透,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重视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教学,重视知识内容的拓宽,减少衔接的“坡度”。高中教学除了把握高中教材中的难点重点和教学方法外,还要熟悉初中教材,了解学生在初中所学的知识,努力做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  【关键词】因材施教衔接落差原则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初中物理成绩还不错,而到高中感到物理难学,成绩总上不去。这说明,在初、高
【摘要】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对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很多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仍不尽人意,并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指出了当前农村学校的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学校化学教学问题对策  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可见,化学实验对
近年来,在公路施工企业中,某些党员领导干部和经管财物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的案件时有发生。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仅导致个人坠入了犯罪的深渊,而且严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对于各个方面的人才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制度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体制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日益普及的社会大背景下,出现了一种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接收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倒置的模式,我们称之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它以电子教学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
面对中央提出的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任务和要求,党校教育必须突出自身特色,联系实际创新路,立足于党校的职责和功能,应在办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
眼下,一项旨在严肃党内教育、严格党内生活的"重大政治任务"--"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正在全党开展。在全体党员中开展这一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要推动党内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