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电力系统也在不断的扩大其规模,现代电厂也朝着智能化和综合化的方向迈进,电厂的电气也将越来越复杂,这给调试工作带来了许多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传统的电厂电气的调试方法,对其改进和新方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同時也探讨了几种更加方便实用的调试新方法。
关键词:电厂电气;调试方法改进;新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传统调试方法的优缺点
对于电气调试的传统方法来说,是经过实践推敲过的,有很多实用可靠的东西至今得以广泛应用,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内容也显示出了局限性,综合其优缺点,主要进行如下分析:
第一,传统的调试方法中,很多都是根据实际操作得出的,经过模拟的方法从而实现了现场情况的还原,所以应用的时间比较久,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替,电气设备的更换及其复杂度的增强,这种现场调试的方法已经变得不再实用。
第二,过去的方法大多数要依据电气设备原理试验,因为按照设备的具体工作流程走,也能够反映其真实状况。不过随着设备的不断升级,现代的机组设备电压等级不断增高,很多高压设备也得以应用,从而对于传统的使用原理试验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第三,对于传统调试方法的操作方法,受到了很多实际调试人员的欢迎,因为其理论和实际操作都很简单,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掌握,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不过对于当前科技发达的年代,尽量减少人工操作是主要发展方向,所以这种方法在现在已经不再适用。
二、调试新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首先,在电气设备的不断更替的过程中,对应的试验设备也在换代,很多调试方法都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优化。相对于以前而言,现代的设备在外形和精度等各个方面都显得更加出色,这对于调试方法和试验设备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很多,要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检出率,传统的调试方法是做不到的,因此需要改进。
其次,传统的调试方法应用了很长时间,应用范围也很广,这方面为其改进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可以针对一些具体的设备或参数等改进。这样既可以保留原有方法的优越性,又可以将新的技术加入进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也方便了以后技术的不断更替。
最后,对传统调试方法进行改进后,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跟上新技术的发展脚步,最大程度的节约了成本,简化了调试的步骤,对于调试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性方面得以保证,另一方面,通过调试方法向智能化方向不断改进,也能够实现调试人员的精简。
三、电厂电气调试新方法的探讨
1、变压器一次通流试验
这种试验的作用是检验变压器高低压侧的TA变比和校验变压器差动保护TA接线的正确性,也能够对变压器的变比和短路阻抗大小进行再次检查。过去的调试过程中没有规定要对变压器采取这种试验方法,知识对其进行常规的试验,检查变压器的二次保护和回路,然后就实行启动试验,很多时候会出现TA二次回路或极性接错的错误,所以要想使整个过程一次成功,变压器一次通流试验则是一种最实用的模拟试验。
在这个试验中,能够保证TA极性正确的工具就是钳型相位表,其中电压的变化幅度过大是对此试验差动保护的一个阻碍,在三相短路通流试验中,高压下的TA显示极小的电流,导致一般相位表无法测量,也就不能测量相位。在这种情况下,调试人员一般只在变压器带负荷试验或组启动试验的情况下使用差动TA极性的校验,如果TA的极性出现错误,这会给调试工作带来很大麻烦。所以对于极小电流的测量变得十分重要,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小电流回路在保护屏的端子断开,使用导线串联在该回路上,使用的导线要求是N圈导线,这样电流就会相应扩大N倍,原理上如果圈数越多,能测出的电流也就越小。
2、厂用中压母线升压试验
在电厂的运营过程中,对于中压母线及其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机组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如果二者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整个机组不能正常启动,也会对其他设备造成损坏。所以,在使用厂用中压母线前,要检查其安装和接线的正确,使用零起升压试验的方法十分实用,既可以掌握一次设备的耐压情况,也能够确认二次回路及保护是否完好。
采用厂用中压母线升压试验主要是完成以下工作:保证中压母线一次设备的正常安装;保证盘柜中所有连电显示器的正常指示;保证TV二次回路,TV的变化和其电压相序的正常;保证低电压保护的正常开启和各个电动机低电压联跳回路的正常,同时对与升压相关的其它程序都要进行检查。
较新的一种中压母线的升压方法,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对中压母线中的变压器采取反升压试验,就是使用降压变压器代替升压变压器,关上低压厂变馈线开关和380V PC进线开关,再把三相调压器的三相输出端都与380v的母线连接,慢慢的进行升压,仔细观察低压厂变和6kV设备,如果过程中有任何异常,都要迅速切断三相调压器的电源。
在使用这种方法做升压试验之前,要关注低压厂变的空载损耗数值,根据这项数值计算得出相关的三相调压器的容量,一般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此容量最好要大于低压厂变空载损耗的2倍,根据实际情况,稍小一些也可以。在试验的过程中,若380V系统是接地的,要把低压厂变低压侧的中性点的接地点去掉,避免在过程中造成电源跳闸,同时,要有专门的人员对一次设备的运行进行检查。
3、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新方法
对于高压电器试验,电流互感器变比的测量工作时非常重要的一项,按照其工作原理,大多时候是在电流互感器的一侧增大电流二次测量,同时要与标准互感器和标准表进行测量后的数据比较。其实,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理论上是和变压器一样的,也是在一二次绕组之间利用电磁感应传递能量。两者的区别是变压器的铁心内交变主磁通是由一次线圈两端交流电压生成的,前者的交变主磁通是由一次线圈内电流生成的,一次主磁通如果在二次线圈中感应出二次电势就会产生二次电流。也就是前者是以一个电流源的身份进行工作的。
对于电流互感器的变化误差试验,在其出厂前就将完成,一般是制造厂在试验室中进行的,而对其变比试验因其是一种交接性试验,所以主要的工作是检查匝数比,可以忽略对变比误差原因的检查工作。电压法因其试验设备方便于现场试验,尤其是进行TA试验时,能够和TA的伏安特性一起做,在励磁电流较小的点取得一次侧电压。
4、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微机型的差动保护装置使用的技术比较先进,包括利用数字算法实现各种保护功能,装置的连线简单,维护也方便,所以在电力系统中使用较多。在现场使用这种方法主要是保证采样精度和保护算法功能。其中,对于比例制动试验,在现场进行是一个难点,很多时候会因为方法和装置上的原因,对其中的保护算法不能全面的检验,尤其是在只有一路三相电流源的情况下,由于接线的问题也会不能完成检验。对于当前电力系统中经常出现的相位差问题,在微机型保护中,一般会采用定值整定在内部软件的方法,使得相位得到了校正。
四、结语
在电气系统中新设备不断更新的脚步下,只有不断的对传统调试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满足实际的调试要求。引进调试的新方法,不仅对调试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简单有效,节约了调试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在今后的电厂电气系统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郑贤艳.电厂电气调试方法的改进及新方法的研究[J].金陵瞭望,2011,(3).
[2]许承庆,何幼军.谈三峡左岸电厂电气二次设备安装和调试[J].中国三峡建设,2002,9(12).
[3]王晓科,魏喜平,孙瑞隆.电厂电气运行调试与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09,(12).
[4]占金涛.电厂电气调试方法的改进及新方法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5]高玉娟,闫平科.低品位菱镁矿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1(3):17-18.
[6]李承元.国内外菱镁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J].世界有色金属,1997(12):30-34.
[7]王兆敏.中国菱镁矿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非金属矿业工业导刊,2006(5):6-8.
[8]钟香崇.我国镁制耐火材料发展的战略思考[J].硅酸盐通报,2006(3):91-95.
关键词:电厂电气;调试方法改进;新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传统调试方法的优缺点
对于电气调试的传统方法来说,是经过实践推敲过的,有很多实用可靠的东西至今得以广泛应用,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内容也显示出了局限性,综合其优缺点,主要进行如下分析:
第一,传统的调试方法中,很多都是根据实际操作得出的,经过模拟的方法从而实现了现场情况的还原,所以应用的时间比较久,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替,电气设备的更换及其复杂度的增强,这种现场调试的方法已经变得不再实用。
第二,过去的方法大多数要依据电气设备原理试验,因为按照设备的具体工作流程走,也能够反映其真实状况。不过随着设备的不断升级,现代的机组设备电压等级不断增高,很多高压设备也得以应用,从而对于传统的使用原理试验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第三,对于传统调试方法的操作方法,受到了很多实际调试人员的欢迎,因为其理论和实际操作都很简单,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掌握,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不过对于当前科技发达的年代,尽量减少人工操作是主要发展方向,所以这种方法在现在已经不再适用。
二、调试新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首先,在电气设备的不断更替的过程中,对应的试验设备也在换代,很多调试方法都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优化。相对于以前而言,现代的设备在外形和精度等各个方面都显得更加出色,这对于调试方法和试验设备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很多,要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检出率,传统的调试方法是做不到的,因此需要改进。
其次,传统的调试方法应用了很长时间,应用范围也很广,这方面为其改进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可以针对一些具体的设备或参数等改进。这样既可以保留原有方法的优越性,又可以将新的技术加入进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也方便了以后技术的不断更替。
最后,对传统调试方法进行改进后,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跟上新技术的发展脚步,最大程度的节约了成本,简化了调试的步骤,对于调试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性方面得以保证,另一方面,通过调试方法向智能化方向不断改进,也能够实现调试人员的精简。
三、电厂电气调试新方法的探讨
1、变压器一次通流试验
这种试验的作用是检验变压器高低压侧的TA变比和校验变压器差动保护TA接线的正确性,也能够对变压器的变比和短路阻抗大小进行再次检查。过去的调试过程中没有规定要对变压器采取这种试验方法,知识对其进行常规的试验,检查变压器的二次保护和回路,然后就实行启动试验,很多时候会出现TA二次回路或极性接错的错误,所以要想使整个过程一次成功,变压器一次通流试验则是一种最实用的模拟试验。
在这个试验中,能够保证TA极性正确的工具就是钳型相位表,其中电压的变化幅度过大是对此试验差动保护的一个阻碍,在三相短路通流试验中,高压下的TA显示极小的电流,导致一般相位表无法测量,也就不能测量相位。在这种情况下,调试人员一般只在变压器带负荷试验或组启动试验的情况下使用差动TA极性的校验,如果TA的极性出现错误,这会给调试工作带来很大麻烦。所以对于极小电流的测量变得十分重要,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小电流回路在保护屏的端子断开,使用导线串联在该回路上,使用的导线要求是N圈导线,这样电流就会相应扩大N倍,原理上如果圈数越多,能测出的电流也就越小。
2、厂用中压母线升压试验
在电厂的运营过程中,对于中压母线及其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机组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如果二者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整个机组不能正常启动,也会对其他设备造成损坏。所以,在使用厂用中压母线前,要检查其安装和接线的正确,使用零起升压试验的方法十分实用,既可以掌握一次设备的耐压情况,也能够确认二次回路及保护是否完好。
采用厂用中压母线升压试验主要是完成以下工作:保证中压母线一次设备的正常安装;保证盘柜中所有连电显示器的正常指示;保证TV二次回路,TV的变化和其电压相序的正常;保证低电压保护的正常开启和各个电动机低电压联跳回路的正常,同时对与升压相关的其它程序都要进行检查。
较新的一种中压母线的升压方法,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对中压母线中的变压器采取反升压试验,就是使用降压变压器代替升压变压器,关上低压厂变馈线开关和380V PC进线开关,再把三相调压器的三相输出端都与380v的母线连接,慢慢的进行升压,仔细观察低压厂变和6kV设备,如果过程中有任何异常,都要迅速切断三相调压器的电源。
在使用这种方法做升压试验之前,要关注低压厂变的空载损耗数值,根据这项数值计算得出相关的三相调压器的容量,一般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此容量最好要大于低压厂变空载损耗的2倍,根据实际情况,稍小一些也可以。在试验的过程中,若380V系统是接地的,要把低压厂变低压侧的中性点的接地点去掉,避免在过程中造成电源跳闸,同时,要有专门的人员对一次设备的运行进行检查。
3、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新方法
对于高压电器试验,电流互感器变比的测量工作时非常重要的一项,按照其工作原理,大多时候是在电流互感器的一侧增大电流二次测量,同时要与标准互感器和标准表进行测量后的数据比较。其实,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理论上是和变压器一样的,也是在一二次绕组之间利用电磁感应传递能量。两者的区别是变压器的铁心内交变主磁通是由一次线圈两端交流电压生成的,前者的交变主磁通是由一次线圈内电流生成的,一次主磁通如果在二次线圈中感应出二次电势就会产生二次电流。也就是前者是以一个电流源的身份进行工作的。
对于电流互感器的变化误差试验,在其出厂前就将完成,一般是制造厂在试验室中进行的,而对其变比试验因其是一种交接性试验,所以主要的工作是检查匝数比,可以忽略对变比误差原因的检查工作。电压法因其试验设备方便于现场试验,尤其是进行TA试验时,能够和TA的伏安特性一起做,在励磁电流较小的点取得一次侧电压。
4、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微机型的差动保护装置使用的技术比较先进,包括利用数字算法实现各种保护功能,装置的连线简单,维护也方便,所以在电力系统中使用较多。在现场使用这种方法主要是保证采样精度和保护算法功能。其中,对于比例制动试验,在现场进行是一个难点,很多时候会因为方法和装置上的原因,对其中的保护算法不能全面的检验,尤其是在只有一路三相电流源的情况下,由于接线的问题也会不能完成检验。对于当前电力系统中经常出现的相位差问题,在微机型保护中,一般会采用定值整定在内部软件的方法,使得相位得到了校正。
四、结语
在电气系统中新设备不断更新的脚步下,只有不断的对传统调试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满足实际的调试要求。引进调试的新方法,不仅对调试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简单有效,节约了调试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在今后的电厂电气系统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郑贤艳.电厂电气调试方法的改进及新方法的研究[J].金陵瞭望,2011,(3).
[2]许承庆,何幼军.谈三峡左岸电厂电气二次设备安装和调试[J].中国三峡建设,2002,9(12).
[3]王晓科,魏喜平,孙瑞隆.电厂电气运行调试与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09,(12).
[4]占金涛.电厂电气调试方法的改进及新方法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5]高玉娟,闫平科.低品位菱镁矿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1(3):17-18.
[6]李承元.国内外菱镁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J].世界有色金属,1997(12):30-34.
[7]王兆敏.中国菱镁矿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非金属矿业工业导刊,2006(5):6-8.
[8]钟香崇.我国镁制耐火材料发展的战略思考[J].硅酸盐通报,2006(3):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