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多部位侵袭性真菌病一例

来源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p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治疗性低温能改善心脏停搏患者全脑缺血缺氧损伤后神经功能转归。治疗性低温也是研究最广泛和具有影响力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策略之一。既往的治疗性低温研究主要集中于全身低温,但诱导速度慢和全身并发症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作为选择性脑低温的一种,选择性动脉内脑低温治疗具有诱导快速、降温均匀及较少影响核心体温的特点,因此成为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式。文章综述了选择性动脉内脑低温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和局限性
期刊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水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连续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和肽素水平,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估基线卒中严重程度。90 d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估转归,转归良好定义为m
目的探讨PTEN抑制剂BPV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1 h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时立刻腹腔注射BPV溶液(0.2 mg/kg,1次/d)或等容积生理盐水。缺血再灌注第1、3、5和7天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第4天时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评估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皮质缺血周围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期刊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是指脑小穿支动脉和小动脉(直径40~200 μm)、毛细血管及小静脉的各种病变所导致的临床、认知和病理学表现的综合征,其影像学分型包括腔隙性梗死、脑白质病变、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等。CSVD的发病机制仍在探索之中,并且影像学表现不能完整体现其病理生理学变化过程,尤其是早期病变,因此给CSVD的防治增加了困难。
目的比较2014年我国东北地区不同年龄组麻疹患者流行及临床特征差异。方法连续收集东北地区2014年1至6月10家传染病医院收治住院的麻疹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16岁组和≥16岁组,对所有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到1 401例麻疹患者,其中<16岁组402例,≥16岁999例。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充血性斑丘疹(
期刊
NKG2家族受体介导的自然杀伤(NK)细胞活化作为固有免疫应答核心组分,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免疫控制以及病毒感染后疾病进展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探讨NKG2受体介导的NK细胞活化机制对建立以NK细胞为靶向的抗HBV免疫治疗具有重要价值。该文就近年来关于NK细胞与其NKG2家族受体在慢性HBV感染免疫机制中的作用作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