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币二则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34940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亦谈戈形币
  
  在汤可可先生和刘伟先生的钱币书中,都分别以图拓形式介绍了戈形币的存在,但实物却很少有人见到,用它可以证明中国古钱币的各种不同形态和它的多样性。
  笔者有幸手中也持有几枚戈形币,它是春秋晚期古越国所铸货币。早在1995年,浙江省绍兴市城东新区,曾一次性出土8公斤计3000余枚,但完整的仅有400余枚。它分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若干种,最长144毫米,重32克,最小71毫米,重21克,其外观基本相同。笔者所持几枚均为中小型,长的为100毫米,短的76毫米。
  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形态和演变,是一个内涵丰富、多元交融的过程。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古代货币按材质可分为11类,按形态可分为47型,这其中是否包括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金属块(包括贵金属和青铜)以及形态各异的鱼形币、桥形币、榆叶形币、锚形币、戈形币等等,未见详述。包括刀币、布币在内,它们都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条件下,源于现实生活所产生的特殊形态的货币形式,不过已不再是农耕渔猎工具或砍杀性武器,而是一种象征物。至于戈形币在古越国流通使用了多长时间,暂无考证。从史料可知,占据钱塘江流域的越国,是当时经济实力最强的一个国家,它虽曾几经灭亡,但又几度复兴,一举灭吴之后,成为东方五霸(齐、宋、晋、鲁、越)之首,在徐州(今山东滕州)被推为盟主。但后来最终于公元前334年被楚威王(有说于公元前306年被楚怀王)所灭。戈形币也随着越国灭亡,被成批封埋于地下,就如同战国中期古中山国(今河北省平山县灵寿中山故城)“成白”刀币,今发现有1 500余枚被成堆埋于地下一样,终于今天始见天日。
  笔者所持几枚戈形币,是早年从一位山东籍钱币商手中购得的。按今日所知,古越国与齐国早有商贸往来,以丝盐为主兼及其他。最具代表性的是越国人范蠡经商到齐国,曾被齐君聘为相国,但不久又弃官离爵再度经商,往来于齐越之间。这些戈形币是由越国人还是齐国人带到山东的不得而解。
  
  
  契丹国钱“开泰元宝”
  
  据《辽史·食货志》、《辽史本纪》和《契丹国志》等史料记载,在辽圣宗耶律隆绪年间(公元983-1031年),不仅铸有“统和元宝”(含小平、宽缘折二及折十大钱)及“天朝万顺”(契丹文)等钱外,还铸有“开泰元宝”、“太平元宝”和“太平通宝”钱,被史书称之为“旧钱传世”。圣宗于统和三十年后(公元1012年)改元“开泰”,始铸“开泰元宝”;十年后(公元1021年)又改元“太平”,铸有“太平元宝”和“太平通宝”钱(均为右旋读)。时隔千年,这些钱因当时铸量就少,经历史湮没,存世极罕,所以在一般钱谱书中很少见载。
  笔者在辽钱集藏中,不仅注重它的所谓“上八品”和“下八品”,还尤其关注那些尚未被收录的其他辽钱,这次所展示的“开泰元宝”小平钱即是其中之一枚(见图)。该钱外径24.2毫米,穿径5.5毫米,厚1.3毫米,重3.8克。钱文隶书,右旋读,书写拙朴自然,锈色包浆古旧,为传世品,光背,青铜质。从钱制及其风貌上看,都颇具辽钱的四大特征,可称之为是一枚难得的辽钱珍品。
  圣宗朝处于辽代中期,在景宗于乾亨年间(公元983年)病逝后,由长子耶律隆绪继位,是为圣宗。但因隆绪尚年少,只有12岁,不懂政事,景宗遗昭“军国大事听皇后命”。这就是史书说的圣宗“幼年嗣位,政出闺闱”,这里便指萧太后。萧太后本名萧绰(公元953-1009年),她在景宗后期尤其景宗生病期间便参政,景宗去世时她才30岁,协助圣宗临朝听政。她于统和元年(公元983年)改大辽国为大契丹国,以族号为国号,一直被延用到成雍二年(公元1066年),再称辽。由于“开泰元宝”铸于称契丹国时期,所以称契丹国钱似更为恰当。萧太后临朝听政27年,与圣宗一直和谐相处,在她临终前一个月才归政于圣宗,此时圣宗已到了不惑之年。总起来算,圣宗践祚49年,史书对他的评价很高,言其“理冤滞,举才行,察贪残,抑奢僭”,是一位很有建树的明主。契丹国与北宋长期处于交战状态,直到统和二十二年(公元1004年)签订《澶渊之盟》(于今河南濮阳)后,才相安无事,处于和平发展时期。
  辽早中期的本国钱币甚为稀少,这枚“开泰元宝”虽铸于圣宗时期,却也难得。其原因是辽(契丹)一直处于内忧外患动乱之中,契丹族长期来改变其游牧民族习性,多以物易物,流通钱币多使用白银和唐宋之物。宋在《澶渊之盟》后,更增加了向契丹国的进呈量,每年要奉赐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岁币30万,这些足以满足地处北方(今内蒙、吉林、辽宁、山西等地)契丹本土所用。又因辽境仅多铁矿,而铜矿匮乏,铸币材料受到限制。史料载,辽每改一个年号都要铸年号钱。辽铸钱的目的不在于流通使用,而在于证明这个政权的存在。辽铸钱最多时是在兴宗(公元1032年)以后,也不过每年500贯,这比宋朝年铸量500万贯真乃是小巫见大巫了。
  有说辽自统和年才出现年号加“元宝”钱,但据笔者所知,早在穆宗年间(公元951-969年)就已有“应历元宝”大钱。穆宗只有一个年号,是无意改还是来不及改,就被其属下所杀害,嗣后才有景宗的“保宁通宝”钱(小平和折五型大钱)。
  以上拙见望泉友和方家点评斧正。
  
  责编 丁丑
其他文献
自秦统一度量衡以来,量器不断发展,到了清代,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清代度量衡制度始订于顺治而完成于康熙。据《万有文库》记载:量具分龠、合、升、斗、斛五种。清康熙年间规定的衡量器具种类,量器分勺、合、升、斗、斛、概六种。其中,“概”为古代量米时刮平斗斛的器具。民国时期,度量衡器具的制作和使用比较混乱。常德的计量器具,分为石、斗、升、合、勺五种。此外,还有两种中间量具叫斛、桶。  “湖广熟,天下足”。常
在一堂美术课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今天我们来画《青少年宫》,请同学们按老师刚才讲的方法来画,画的内容必须触及纸的四边,色彩要浓重,下面开始。”教师说完,学生操作,教师则
几年前笔者在一堆宋钱中发现一枚“熙宁元宝”背“川”折三型铜钱。因前谱未载,以为臆造品就搁置一旁。  前不久,发现《北宋铜钱》载一枚“熙宁元宝”折二铜钱(《北宋铜钱》144页,1036号拓片,陈光阳供拓)。“熙宁元宝”既然有折二铜钱,存在折三铜钱亦在情理之中。故笔者将尘封已久的“熙宁元宝”背“川”大钱重新审视一番。直径33.3毫米,穿径8毫米,厚2.1毫米,重12.3克。青铜质,锈色包浆熟旧老到,是
联合国把1997~2006年定为“国际消除贫困10年”。今年世界住房日的主题是“建筑与消除贫困”。我国政府对扶贫一直十分重视。在纪念世界住房日的今天,建筑工作者对贫困同胞的住
笔者在一位新中国建立前就开始收藏古钱币的老收藏家所收藏的太平天国钱币中,发现了一枚重轮重穿双钩文“天国·圣宝”铜雕样(见图),为特罕品,极其珍贵,令笔者无比兴奋和震惊。  我国的方孔圆钱,如果钱的边廓不是单道圆钱,而是内外双道圆钱,人们就称其为“重轮”;如果钱的穿廓为内外双道方钱,人们就称为“重穿”;而钱面、钱背的文字,不是实心字,而是空心字,这种钱文就被称为“双钩文”。    纵观历朝历代古钱币
孙子的“庙算”思想彰显在《计篇》末,发散在《谋攻篇》末,点拨在《形篇》末。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工程概况山东乐陵银座商城位于乐陵市枣城南大街以东,阜盛西路以南。主楼地上4层,附楼带地下室。总建筑面积26700.8m2,主体为框架结构。楼板除楼梯间外为现浇模壳板。整体结
买尸首给死去的孩子配冥婚的恶俗,让一些掌握尸源的“热心人”找到了发财之路。买家要得急,一时找不到尸体,这些人竟然干起了杀人卖尸的勾当。延安警方透露,这类案件近期就查
第五届中国韩国学博士生论坛举行    2009年5月9日至10日,由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韩国学博士生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山东大学、延边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党校以及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约40位在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
融资难是制约农业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农业小企业固定资产少、生产规模小、信用等级低,一直以来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青睐。然而农业小企业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必须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