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全会突出强调,“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全会号召“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一重要方针的确立,对新阶段的农村改革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对于亿万农民更是一个福音。
30年的农村改革历程,使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但农村改革发展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无法适应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紧迫要求;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国际粮食供求形势紧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力增大;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仍未完全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许多农村的面貌仍然较落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我国30年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并没有充分惠及广大农村和亿万农民。
应该看到,我们党和政府长久以来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始终把农业置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认为“三农”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的全局,十年来连续发布了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十个“一号文件”。然而多年来“三农”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城乡差距、工农差别反而日益扩大。其根本症结在于许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我们的认识和政策也有一个逐渐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城乡发展二元化结构的长期存在,不仅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较慢,而且使城市经济发展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最终必然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农村改革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明确强调“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准确把握,这次全会进一步深刻提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可以预计,随着一系列措施的陆续出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将不断加快,8亿农民将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和城市市民一样的生活。
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六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是我们党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为8亿农民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我们相信,只要全党全国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将不再遥远,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必将呈现。
30年的农村改革历程,使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但农村改革发展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无法适应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紧迫要求;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国际粮食供求形势紧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力增大;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仍未完全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许多农村的面貌仍然较落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我国30年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并没有充分惠及广大农村和亿万农民。
应该看到,我们党和政府长久以来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始终把农业置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认为“三农”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的全局,十年来连续发布了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十个“一号文件”。然而多年来“三农”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城乡差距、工农差别反而日益扩大。其根本症结在于许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我们的认识和政策也有一个逐渐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城乡发展二元化结构的长期存在,不仅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较慢,而且使城市经济发展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最终必然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农村改革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明确强调“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准确把握,这次全会进一步深刻提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可以预计,随着一系列措施的陆续出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将不断加快,8亿农民将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和城市市民一样的生活。
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六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是我们党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为8亿农民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我们相信,只要全党全国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将不再遥远,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必将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