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民族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初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55769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建设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专业建议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建本科民族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和具体措施,探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路,为新建本科民族院校环境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建本科民族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环境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34-02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上的飞跃,环境保护类专业在21世纪已成为热门专业之一。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是内蒙古唯一一所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培养蒙汉兼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新建本科民族院校。为此,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突出能力培养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现状与优势条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高等教育要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基本建设,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创新型、实用型专门人才[1]。为了适应民族地区各行各业领域环境科学人才的需求,2004年,增设《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科专业以来,共向社会输送环境保护类技术方面合格人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2007年与锡盟正蓝旗宝绍岱苏木共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环境类本专科专业建设提供保障。
  (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基本状况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行政区划属内蒙古正蓝旗北部宝绍岱苏木查干淖尔嘎查,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是距京津地区最近的沙源地,是最重要的沙尘暴源头之一。所处嘎查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西部,距旗所在地120公里,在宝绍岱苏木政府所地西北40公里处。
  (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的优势条件
  1.优越的政策环境。中央“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中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中央把“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确定为“十二五”的目标之一。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学院作为新建本科民族院校,坚持科学发展观,重视实践教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为此,校内外优越的政策环境对基地建设提供有利的支持,提升了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优越的自然条件。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位于浑善达克沙漠腹地,自然条件差,草牧场沙化退化十分严重,是一个自然环境严重被破坏的典型地区。这就有利于学生实地考察,了解自然资源、社会环境现状,提高大学生发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3.优越的民族文化背景。学院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特色立校,弘揚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办学理念,注重民族性、区域性和应用性特色,以“培养民族人才、发展民族文化、服务民族经济”为宗旨,在经济社会发展、传承繁荣民族文化、社会和谐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呈现出沙地草原的自然风光,南部为低山丘陵,展现出草甸草原的美丽景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游牧民族传承下来的生态文化,文明与习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正符合当今提倡的建设生态文明、构筑和谐社会的要求,这也区别于其他院校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特色所在。
  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利用具体措施
  (一)制定、实施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计划
  为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制定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计划,其内容主要涉及《环境学》、《环境监测》等实践课程,目的是使培养的学生除了掌握环境科学专业知识外,还能学到相应的环境专业技术技能。如设计和实施环境监测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地理气候、土壤、水体环境特点和校内实验室等教学资源,还要认真分析学生所学课程类型和实践或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掌握土壤、地表水等样品的采集、监测、评价等基本技能,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结合《内蒙古资源与环境》、《恢复生态学》等课程内容,开展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调查活动,深入调研该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与成因,了解当地生态保护与治理政策和生态补偿机制,培养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治理能力。
  (二)积极尝试项目驱动模式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多门课程对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的要求较高。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利用课程改革项目和地区项目,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生态治理相关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实施环境保护部贝迩创新课程试点项目过程中,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蒙古族生态习俗与环境保护小课题研究活动,如祭敖包与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习俗与环保、土壤资源保护生态习俗与环保意识、绿色燃料(牛粪)与环保等等。额尔灯桑等学生小组研究报告《蒙古族祭祀敖包与环境保护研究》被选入了《高等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书中,并有29名同学获贝迩绿色示范课程结业证书。乌日汗(2009级)撰写的“用ICP-AES方法测定奶豆腐微成分的含量”毕业论文发表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版)。
  (三)积极寻求多方合作,促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高校应根据自身优势,寻求多方合作,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为目标,加强学校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力度,协调和平衡好学校与相关单位的责任、权力、利益之间的关系,实现多方共赢[2]。共建此基地以来,学院加强与国家环境保护部、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当地环境保护局等相关单位的合作。如2013年,与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大学生环保社会实践暨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启动仪式”。这样既有利于扩大学校办学影响力,也有利于共享教学资源,同时也利于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考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因素[3]。共建该基地以来,结合实际,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但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如对基地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基地利用方式单一,合作项目少,技术服务意识薄弱。为了进一步发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转变观念,要加大与社会各部门的合作力度,加强基地建设规划项目、生态治理示范项目等科研项目的合作、申报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要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基地管理制度,深化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包玉香,邓悝.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04-106
  [2]田静,唐心龙,王大力,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原则及措施[J].吉林农业,2015,(4):114
  [3]莫启进.地方本科院校林产化工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以梧州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2015,(1):91
其他文献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评价学生综合能力和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招生规模扩大、教学设施建设滞后等,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严重下降。鉴于此,以湖南省长沙市某林业院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以电子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从专业兴趣、毕业论文的形成与选取、文献的获取与质量要求、毕业论文形成中的困难与解决方式和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和时间投入5个方面对毕业论文的现状
摘要:文章对“互联网 ”和微项目教育影响现状进行分析,对两者在高职机电专业課程中的问题、培养目标、工作过程和教学具体方法进行探讨,最后总结“互联网 ”微项目对机电教学带来的潜在益处。  关键词:互联网;微项目;机电;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6-0258-02  一、前言  “互联网 ”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和学习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信
摘要:针对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现状,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微课”,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课堂交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考核方式,使课堂“开放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7-0145-02
摘要:当前多数高校都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志愿者服务平台,通过对上海多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梳理运作现状,总结现下问题,并结合互联网 ,提出打造“一站式”志愿者服务平台的构想,以期进一步实现高校志愿服务各种资源与活动的广泛整合与高效运转。  关键词:高校志愿者;“互联网 ”;“一站式”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4-0001-02  近
摘要:在南华大学矿业工程学科整个课程体系中,地质学基础与工程地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包括普通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和矿山地质学等,而所占课时比例是相对不足的。课时分配、易混概念区分、实验选择等就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上述几个内容展开。  关键词:矿业工程学科;地质学基础与工程地质;课时分配;易混概念区分;实验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
摘要:随着移动平台技术不断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展。本文主要以Android系统为例,以开放式教学的内涵作为切入点,从Android技术的特点出发,探讨其在开放式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Android;开放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7-0266-02  一、引言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以And
摘要:科学有效地管理学生教学信息员,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主体作用、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地方高校在教学信息员管理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对我校教学信息员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六项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教学信息员;管理工作;探索;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6-0030-02  教学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成都各大高校生活区与学习区的涂鸦情况,以访谈形式对各高校学生关于涂鸦文化的认识做了深入研讨,并借鉴相关文獻研究成果,借此剖析涂鸦文化的深层含义,用以阐述成都各高校涂鸦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涂鸦文化;成都高校;校园文化;涂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8-0063-02 
摘要:壁画创作教学一直都是壁画教学中非常重要,并且一直是整个本科教学中占比很大的课程教学。在壁画创作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公共环境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壁画与公共环境之间是一对共生体,这是壁画创作的根本,也关乎整个壁画艺术创作作品的成败、艺术特质、创作方向、创作定位等因素。因此壁画创作教学并不仅仅是指某一门创作课程,而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思路,从而将这样的思路和理念贯穿到整个壁画专业教学中,
摘要:民间音乐是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它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民间音乐教育的实践却存在许多不足。各地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民间音乐教育的新路径。以顺德民间音乐教育为例,顺德民间音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利用顺德民间音乐开展音乐教育具有特殊意义,运用多重空间互动教学模式,探索顺德民间音乐教育新路径。  关键词:顺德;民间音乐;音乐教育;互动教学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