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 岁末年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6位著名学者,先后赴位于陕西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为“新闻学高端研讨班”授课,给大雪纷飞的三秦大地带来了最前沿的学术滋养。
2007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高钢教授率先在此开坛讲学。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与深度报道理念》的总标题下,这位《华声报》前任总编辑、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新闻系访问学者激情演讲,其国际视野和鲜明的个性化意见,赢得一片好评。
2008年1月4日,陈力丹教授莅临咸阳,以《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主题,在学术的制高点上,俯瞰学科研究整体状态,其开阔的视野和对学科建设的宏观把握,令人耳目一新。
1月21日到24日,郑保卫教授,国家教育部社科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以经典的选题《新闻学的学科地位与学科发展》,深入阐述了新闻学从获得确定的学术地位到进入全面发展的曲折历史轨迹,再一次高扬起“新闻学”大旗;蔡雯教授,这位国内新闻传播学界第一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凭借在新闻实务研究领域据有的领先地位,娓娓而谈《新闻报道的策划与创新》,使大家领略了媒体在传播信息中可以拥有的巨大智慧空间;杨保军教授,以《姿态与方法—漫谈新闻理论研究与教学》作为其学术演讲的题目,纵横捭阖,高论迭出;胡百精博士,年轻的公共危机管理专家,目前正参与北京奥运公关议题研究,他的选题《北京奥运与中国社会公共议题管理》,与他出众的口才和思维一道,共同构成了对他的听众的学术魅力。
来自于西藏民族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今传媒》杂志、《三秦都市报》、咸阳日报社、商洛日报社、商洛电视台等新闻高等教育院系和媒体的听众们,在有限的时空中,感受了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历史和现实,经历了思考的奥妙和快乐,享受了一次难得的学术盛宴。
此次“新闻学高端研讨班”能够在咸阳举办,完全得益于国家实施的全国支援西藏战略。2007年,国家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口援助位于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以如此罕见的“豪华学术阵容”在此开坛讲学,目的就是为了强力推动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师资培训,为西藏乃至西部民族地区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在紧张的学术活动间隙,诸位学者也欣然接受了《今传媒》杂志和西藏民院校办电视台的专访,留下了生动的学术活动记忆。
2007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高钢教授率先在此开坛讲学。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与深度报道理念》的总标题下,这位《华声报》前任总编辑、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新闻系访问学者激情演讲,其国际视野和鲜明的个性化意见,赢得一片好评。
2008年1月4日,陈力丹教授莅临咸阳,以《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主题,在学术的制高点上,俯瞰学科研究整体状态,其开阔的视野和对学科建设的宏观把握,令人耳目一新。
1月21日到24日,郑保卫教授,国家教育部社科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以经典的选题《新闻学的学科地位与学科发展》,深入阐述了新闻学从获得确定的学术地位到进入全面发展的曲折历史轨迹,再一次高扬起“新闻学”大旗;蔡雯教授,这位国内新闻传播学界第一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凭借在新闻实务研究领域据有的领先地位,娓娓而谈《新闻报道的策划与创新》,使大家领略了媒体在传播信息中可以拥有的巨大智慧空间;杨保军教授,以《姿态与方法—漫谈新闻理论研究与教学》作为其学术演讲的题目,纵横捭阖,高论迭出;胡百精博士,年轻的公共危机管理专家,目前正参与北京奥运公关议题研究,他的选题《北京奥运与中国社会公共议题管理》,与他出众的口才和思维一道,共同构成了对他的听众的学术魅力。
来自于西藏民族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今传媒》杂志、《三秦都市报》、咸阳日报社、商洛日报社、商洛电视台等新闻高等教育院系和媒体的听众们,在有限的时空中,感受了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历史和现实,经历了思考的奥妙和快乐,享受了一次难得的学术盛宴。
此次“新闻学高端研讨班”能够在咸阳举办,完全得益于国家实施的全国支援西藏战略。2007年,国家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口援助位于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以如此罕见的“豪华学术阵容”在此开坛讲学,目的就是为了强力推动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师资培训,为西藏乃至西部民族地区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在紧张的学术活动间隙,诸位学者也欣然接受了《今传媒》杂志和西藏民院校办电视台的专访,留下了生动的学术活动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