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品种“秦红李”的选育

来源 :中国南方果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先后选育出一批李品种,如奎丰、绥棱红、龙园秋李等,这些品种抗寒性强,成熟期各异,大大延长了李果的市场供应期,但缺点是普遍表现果个偏小,产量低,品质差,到90年代,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栽培。90年代末期许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相继引进国外六七十年代培育的品种,如黑宝石、黑琥珀、澳大利亚14号、大石早生、大石中生等,国外李栽培在一些地方初具规模,表现果型较大、肉质硬、耐运输,缺点是果皮厚、果皮酸涩,大多呈黑色或蓝色,不符合我国人民的消费习惯。近年来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培育
其他文献
采用失重法、能量散射X-射线、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自制低磷共聚物在配制冷却水中对黄铜的缓蚀作用,分析了空白实验和加入低磷共聚物后黄铜试片的表面元素组成,探讨了低磷共聚物的
引言煤炭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转化技术,是清洁高效利用煤炭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洁净煤技术。利用煤气化制氢,不仅制氢热效率高,而且可以通过氢能进一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