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螺内酯抑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重构

来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ruby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剂量螺内酯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30例,接受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调脂药物等常规处理;小剂量螺内酯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日给予螺内酯20 mg;中剂量螺内酯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日给予螺内酯40 mg.结果 6个月时小剂量螺内酯组、中剂量螺内酯组和常规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BNP水平显著下降(P<0.05),小剂量螺内酯组和中剂量螺内酯组BNP水平下降更显著(P<0.01);小剂量螺内酯组与中剂量螺内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螺内酯抑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重构,血清BNP水平下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6例纵隔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21例、开胸组25例。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多项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TS组手术切口长
期刊
@@
在临床上,静脉靶控输注方式常用于麻醉药物的应用,对于起效与消退时间短的药物给药这种方式效果理想.靶控输注应用方便,比人为控制药物剂量效果好,能够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但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完善,静脉留置针是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优点是操作简单,减轻患
期刊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进一步判断其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该课题选取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是本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接收,由单双病号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6例,分
目的观察比较腹膜透析(PD)与腹腔放液(LVP)治疗3~4期慢性肾脏病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至2018年收治的3~4期慢性肾脏病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21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治疗选择,分为观察组9例,给予PD治疗,对照组12例,给予LVP治疗。随访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腹围、生活自理能力、血压、心率、死亡以及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肌酐等指标,
期刊
@@
目的 通过对81例住院的冠心痛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血单核细胞CD40L表达情况的观察,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1例冠心病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患者,分别测定血糖和血单核
细菌耐药性的增长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严重问题,主要致病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达40%以上,耐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已成为治疗失败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某些传统用药的观
口腔科是医院出现感染的高风险科室,常规诊疗往往易接触唾液、血液等体液中所存在的各类微重物,特别是疱疹病毒、肝炎病毒、结核分枝杆菌、HIV等,因口腔科病患数量巨大,且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