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mi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新媒体的发展如日中天,已经渗透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去,成为人们释放压力和愉悦自己的主要途径。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曾经也和新媒体一样,发展史非常辉煌,曾经看电视、听广播是人们茶余饭后主要的娱乐手段。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飞跃,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新的媒体给人们的视觉和心灵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因此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9.024
  自21世纪以来,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正式的进入大数据时代,新媒体借此发展应运而生,逐渐的,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的内容和形式。因此,现阶段,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必须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计算机技术和广播电视媒体工程的应用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探索更加与时俱进的节目播出方式,满足公众对媒体发展的需求,实现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
  1. 广播电视媒体工程的概念
  广播电视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广播电视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相关基础理论等方面的知识。主要是以视音频技术为核心,并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视听技术等学科融合的复合型专业,重点培养广播电视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媒体工程中的应用更加的广泛,计算机使得广播电视行业实现了纵向的发展,促进了广播电视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国家旨在培养更多的广播电视行业所需要的多媒体技术人才,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有效的将计算机技术和广播电视媒体技术相融合,在多媒体领域不断创新发展节目制作水平和技术,促进广播电视媒体工程的融合性发展,使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能得到脱胎换骨的改变,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观赏性,满足人们对新时代新媒体的需求。
  2.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媒体工程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涉及到方方面面,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信息的传输速度、节目的传输质量和人们对电视功能多样化的需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观,因此计算机技术和广播电视媒体工程技术的融合发展是,是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工程的发展。
  2.1 计算机技术应用加强了广播电视行业从业人员的学习力度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升级,广播电视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积极投入到计算机技术和广播电视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去,不断学习和参与培训,明确计算机技术对提升广播电视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组织全员投身到融合技术的应用和实践当中,为广播电视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前期的学习和培训,为后期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效果奠定了技术基础,提高了广播电视媒体工程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素养。实现了计算机技术和广播电视媒体技术的有效融合,实现了节目效果的有效提升,为广播电视节目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技术融合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接受来自网上各种信息渠道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给心灵带来前所未有的洗礼,在这种形势下,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已经不能再满足人们对丰富生活内容的需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广播电视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者的融合,使得传统的广播电视不再只是播放节目的工具,很多计算机网络上具备的功能也慢慢引入到广播电视中来,比如:广播电视媒体技术具备了视频聊天、语音聊天、收发邮件、网页浏览、语音提示等一些计算机上才具备的功能。满足了人们对计算机和广播电视节目的双重需求。
  2.2 .技术融合可以有效的提升广播电视信息的传输速度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如闪电一般,在时效上是传统广播电视信息所不能比拟的,社交网络和平台的涌现,使得新闻信息的传传输速度堪比现场直播,给人们的带来非常好的用户体验。在大环境下,广播电视媒体要想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不断提升信息的传输速度,新时代的发展,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种类越来越丰富,要想实现保证丰富的电视节目的同时提升传播速度保证电视信号的流畅度,就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广播电视媒体技术的有效融合,二者的有效融合,可以提升公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满意度,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成为广播电视忠实客戶。
  2.3. 技术融合可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上各种信息对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人们已经开始享受网络信息带来的良好的客户体验,流畅的网速、丰富的信息和视觉鉴赏性的播放效果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在网络信息不断发展的状况下,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提出了要求,传统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水平比较差,节目播放流畅度和节目内容的丰富度都无法的网络信息相比较,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改革,因此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广播电视媒体技术的融合提高广播电视信息的传输质量,是广播电视媒体工程发展的重中之重。
  3.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工程中的应用
  互联网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在社交平台上,人们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视频拍摄和发布的同步进行,而且人们渐渐地很享受“自导自演”的过程,在互联网上即时互动、评论和转发带给人们无限的乐趣。慢慢的,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成为老年人的专属,受众对象数量变得少的可怜,甚至老龄化的人群也在开始接触智能手机,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给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带来一线生机,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和广播电视媒体技术的有效融合,实现了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3.1.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媒体工程网络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数字化宽带水平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宽带技术逐渐的被应用在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上,提升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流畅度。至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局限性的网络环境,互联网技术和有线电视已经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给广播电视工程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广播电视媒体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有效的扩大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实现了广播电视媒体工程的纵向发展,计算机技术作为中间媒介,将互联网和广播电视媒体工程有效的连接在一起,形成新型的数字化媒体网络,计算机技术为广播电视媒体工程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技术支持。其次,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媒体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使得新型宽带数字平台应运而生,将广播电视师资化传播速度提升到新的高度,而且电视节目的播放流程也变得更加简单,一些年龄比较大的电视体验用户也可以很方便的找到喜爱的节目,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效率,无形中增加了广播电视节目收看的用户数量。
  3.2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媒体工程内容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成熟之前,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技术中,传输原理是广播电视节目通过模拟的信号进行传播,信号内容是由普通的音频和视频通过转换而成,受外界信号的干扰,在转换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在信号传输和节目内容的播放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干扰性因素比较多,因此,传统广播电视机节目经常会出现信号消失、节目不能播放或者播放期间卡顿的现象,直接影响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和广播电视媒体技术的融合,将广播电视模拟信号直接变成了比较稳定的数字化网络信号,数字化网络信号的传输不但提高了信号的传输速度,信号的传输质量也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保证了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流畅的播放速度和丰富的节目内容将吸引更多的广播电视用户参与其中。
  3.3.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媒体工程后期制作中应用
  电视节目的剪辑工作流程是比较复杂的,一般需要根据现场的拍摄内容,确定录像片的结构和顺序,从原始录像带中选择需要编辑的内容,确定镜头的编辑顺序,组接方法的编辑技巧,按照定好的编辑顺序进行编辑,最后在配上解说词,一套完整的节目后期制作流程就是这样,其程序操作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各种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时间不相同,就需要后期制作人员围绕节目主题对剪辑后的节目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同时,为了增加节目的播放效果,在剪辑的过程中还需要增加大量的特效和滤镜,复杂的工作流程没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变得非常繁琐,还不能保证后期剪辑的效率和准确性。现阶段,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和广播电视媒体技术的融合,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将拍摄的素材导入计算机处理软件中,利用计算机处理软件自动进行剪辑,可以根据节目要求随意加入特效和滤镜,对于剪辑好的节目还可以进行节目效果的预览。因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但降低了广播电视节目后期的制作成本,还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效率,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4. 结语
  总之,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广播电视媒体工程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也提出更大的挑战,广播电视媒体面临的不再是十几年前单一的网络环境,多媒体环境的发展,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势头如此之猛,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存在的安逸环境。在這种形势下,广播电视行业就要认清现实,从实际的情况出发,不断的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探索和创新新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形式和播放效果,提高广播电视媒体工程的技术水平,在广播电视节目稳定播放的效果之上,在增加额外的用户体验部分,从而实现广播电视行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云林.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工程中的应用要点[J].数码设计(上),2020,9(1):10.
  [2]张美月.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交流,2020,27(9):95.
  [3]沈江.试论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7(7):214.
  [4]易长君.浅析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8(4):72-73.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不断深入,社会各行业发展趋势良好,对各种技术的引进与应用意识也日益高涨,其中以无线电监测为代表,无线电监测逐渐被引入到社会、经济、政治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工作领域,并以其不受时间、空间、地点三大因素束缚优势,在社会各界中大放异彩,因此,无线电监测数据质量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从而使其可以更好地辅助社会发展。基于此,本文立足无线电监测数据质量概念解读
【摘要】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国内很多省市已经完成了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转变,信号大多以光纤为媒介的方式进行传输。数字电视中会有很多PAT、PMT等各种表,对节目的传输和接收起到關键的作用,在广电前端,对码流的规范,码流中表值、PID及其中数据以及所传送节目视频PID、音频PID等值的固定对用户的接收和观看尤其重要。本文以常州白金汉爵酒店数字电视建造工程运行过程中遇到的这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广电
【摘要】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全长27km,设置26座车站,其中地下车站2座,高架车站24座,2个区间变电所,1座车辆段,1座停车场,是巴基斯坦历史上第一条轨道交通项目,目前已开通运营。广播系统属于通信专业,是城市轨道交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线路运营密切相关,我有幸参加了拉合尔橙线项目通信系统的施工及调试,现将拉合尔橙线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施工调试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汇总,供大家参
【摘要】对于大型演播室来讲,良好的灯光控制将有助于节目效果的呈现。为此,需要一套优良的灯光网络信号系统,文中主要就针对大型演播室灯光网络信号系统改造升级进行了介绍,希望为改善大型演播室灯光效果提供支持。  【关键词】大型演播室;灯光;灯光网络信号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
【摘要】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近年来惨遭疯狂打压,2019年Google公司断供华为,限制华为新发布手机预装使用Google GMS服务,这对华为手机海外出货造成重大影响,华为不得不备胎转正推出了鸿蒙操作系统以取代Google的Android系统。目前全世界手机操作系统只有IOS与Android二分天下,新生的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是否能与IOS和Android三分天下,引起了诸多苦美久矣的国人好奇、
【摘要】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创造了便利条件。在铁路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接入网技术在铁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以云桂铁路全线为例,针对铁路通信工程应用接入网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使我国铁路通信工程的相关运行要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促进铁路事业的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通信工程;接入网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29
【摘要】对有线电视广播网络进行合理的安全监控和系统化的安全整体管理,是当前运行状况下,最有效确保有线电视广播网络运行安全稳定的基本手段。因此,建立合理的网络安全监督系统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系统,并对此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进行概述,后续提供思路。  【关键词】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现下经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带来机遇,广播电视行业覆盖面积持续性扩展,随之而来是多元化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问题,此类问题产生要求维护及管理工作应进一步强化。广播电视台明确规定,需高度重视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促进该行业良好发展,当前受多方面因素干扰,造成其仍存在一定不足,应系统性分析其问题成因,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基于此,本文就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与管理措施展开分析
【摘要】广播电视工程是建筑行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民的生活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是,就目前来看传统的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已然无法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它的存在不仅会导致整个广播电视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还会导致国民的生活品质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发生,施工单位在进行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善,以此来实现提升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发展这一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