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融入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对策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tudier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新课改实施以来,高中教育教学更加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是在高中塑造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课程,故如何将社会热点融入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大家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社会热点融入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社会热点 生活与哲学课程 对策分析
  为响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号召,我们要将社会热点融入生活与哲学课程教学中,使得课堂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让学生的实际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为将社会热点真正融入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将对生活与哲学教学中融入社会热点进行研究,通过结合大量的高中政治思想教学实例来分析此种教学模式,并着重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社会热点融入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的指导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现阶段我国高中教学方法还不成熟,与设想中的状态相比,实际情况在教育教学资源、教学条件和教学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别,所以在社会热点融入高中生活与哲學教学的新方式中,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这种方式的科学性,随着所面对的实际教学情况的不同进行科学性、适合性融入。同时,对于社会热点融入的教学方法,也应该遵守科学发展的原则,切实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良性与科学发展。
  (二)适度性原则
  融入社会热点与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课堂只是为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而采取的一种方式或手段,针对不同的实际教学情况,应该在教学课堂中适度地融入社会热点,而不能整堂课皆是社会热点,只关注社会热点的融入,不注重原本教学课堂内容的教学,出现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问题。所以在实际的社会热点融入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应该立足现实实际,注意热点融入的适度性。
  (三)服务性原则
  社会热点融入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课堂,究其本质只是为服务于原本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应该切实发挥好其服务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社会热点融入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的实践策略
  社会热点融入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如何联系我国实际的教育教学环境,将社会热点切实科学有效地融入高中生活与哲学思想政治课程当中,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如何达到预想的教育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社会热点融入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相应对策,以帮助教师有效融入社会热点于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教学。
  (一)通过社会热点词语导入教学
  在社会热点导入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导入的形式,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足够的谈论意义,以此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新颖有趣的导入形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在导入的时候,可以从最简单的社会热点词语开始。比如“全员摆摊”这一社会热点词语,先令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之后探究其背后的含义,得到“夜经济”这一词语,便可对我国市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这一政策进行研究,还可向深层次挖掘,探究这一政策背后的社会影响和对人们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影响,以此引入并深化生活与哲学这一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采用通过社会热点词语导入教学的方法,不仅可以养成学生自主探究延伸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促使学生实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二)通过社会热点歌曲导入教学
  音乐是情感表达和思想传递的重要途径,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热点歌曲导入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课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教学内容,实现寓教于乐的高效教学方法。比如去年很火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教师便可以通过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来拓宽教学课堂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认识。教师通过对热点歌曲资源的挖掘、整合与导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有效激活教学内容,扩宽学生的学习思维。当然,在选择所需要导入的热点歌曲时,需要注意音乐的正向性,注意其背后所具有的核心是否与我们教学课堂内容相符合。
  (三)通过社会热点漫画导入教学
  漫画以其自身独特的形象和有趣的内容一直深受高中学生的喜爱,不仅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方面存在巨大的天然优势,而且通过漫画进行教学,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学生纯理论的死记硬背的浅度学习,使学生去深度思考教学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简明幽默的漫画与思想政治课堂教材结合,弥补了文字所不能及的缺憾,通过用更具感染力和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方式传达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想。总而言之,通过社会热点漫画导入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层次掌握和领悟所学习的知识点,同时增强他们深度思考的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通过对热点的漫画进行收集,以漫画内容引申出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点,继而让学生通过漫画进行思维的碰撞,教师再加以引导,并大胆开拓思维,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
  (四)通过社会热点故事导入教学
  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教学知识点和重难点比较多,且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较为抽象,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的方式,它可以使政治思想中的教学概念和教学主旨更为突出、清楚地表达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但是在对社会热点故事资料的选择上,应该注意故事的教育正面性和故事主旨的积极性。在学习生活与哲学中《时代精神》这一课时,便可以通过讲述具有时代精神的热点故事,比如战争时期的红军长征故事、改革开放时期的奋斗故事、新时代的中国崛起故事等,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中时代精神的含义。如此将热点故事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想转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将社会热点融入生活与哲学课程教育教学中,不仅是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和结合时代需求的结果,更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它能够运用生活中的社会热点,将复杂乏味的教学知识点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丰富并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贾腾.社会热点融入《生活与哲学》课程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责任编辑:黄大灿
其他文献
废弃煤炭井巷抽水储能不仅有利于解决废弃矿井的治理问题,还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利用率,从而替代煤电,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利于推动煤炭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本文以山西省电力部门为研究对象,分析废弃煤炭井巷抽水储能的加入对电力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对煤电消费量的影响,并测度废弃煤炭井巷抽水储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废弃煤炭井巷抽水储能效益的影响因素,为该种抽水储能方式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本文对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新型国家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而自主创新的能力是促进和推动中国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这种背景下,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成为企业和学研机构的必然选择。山西省作为中国典型的以重工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内陆省份,对资源的依存度极高,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高校作为社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绩效直接决定着区域创新水平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因此,为了优化山西省的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山西省创新水平,加速其经济发展,研
摘要:要达成课堂教学目标,首先要解决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熟悉教材、切实贯通教材上下章节的联系,才能有效确定教学重点;通过作业、测试、课前准备充分了解学情,才能设置好教学难点。教学重难点的确立过程,就是先了解教材,破解出若干知识点,然后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适合学生认知特点框架的过程。同时,要真正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方法也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期刊
摘要:校园微电影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让青少年参与微电影的创作过程中,他们在微电影的编剧、拍摄、表演及影片制作中能够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意志力、动手力、学习力,从而提升核心素养,促进全面成长。  关键词:微电影核心素养成长  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短小精悍”成了如今信息时代的特征,“微”时代翩翩而来,微博、微课、微电影等微技术风靡全球,让生活更加方便快捷,让教育和学习随时随地,它们改
期刊
摘要:构建教师诗意成长共同体是每一所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其内在意蕴就在于唤醒、点燃与自塑。本文对教师诗意成长提出三条实践路径:重塑教师教学使命与质量观、塑造学生自我学习内生动力和能力体系、构建精准绿色高效的质量理念与教研生活,从而让教学和学习成为师生富有诗意的成长体验。  关键词:教师成长质量观质量理念内生动力诗意成长  教学工作从本质来说是一种精神生活,是一种通过教师精神生活引领学生发展的生活常
期刊
摘要:早读课是高中生开启一天学习的第一堂课,目前对于英语早读课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英语早读课的重要性,实质上不亚于正课。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界的研究,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指导下,通过分析英语早读课遇到的困境,归纳早读课的五个类型,总结上好早读课的四个原则,提出五条早读课应用型建议,希望能帮助广大一线高中英语教师上好早读课,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
期刊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于语文知识的讲解与运用,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缺乏文化自信,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也不强。借助于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这既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文化传承  一、传承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是时代的要求  习
期刊
摘要:在教育领域,英语教学改革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然而在应试教育和高考的指挥棒下,英语课堂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师还是一支粉笔一本书,这就背离了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交流交际;学生缺少在课堂上锻炼英语交际能力的机会,学了多年的英语还是一个英语界的“哑巴”。在高考改革英语一年多考的趋势下,英语作为交际交流沟通工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解决哑巴英语现象迫在眉睫。  关键词:哑巴英语心理障碍教学措施解决方
期刊
摘要: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此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个亮点,而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就是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关键一环。如何科学合理设置议题,显得尤为重要,它一方面关联着书本内容,另一方面又蕴含着育人的能量。而议题如何选择和设置,则是教师们面对的一大难题。笔者就议题的设置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高中政治情境设置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发以来,活动型课程在
期刊
摘要:2021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贯彻教育部命题改革精神,坚持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导,突出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主题,凸显立德树人的功能,重视基础知识,强化关键能力,优化试题质量,增强试题开放性,发挥了引领教学改革和服务选才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命题国家课程标准试题评价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考试命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