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小学科学与艺术融合的重要意义与实现途径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yi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尤其是在大融合时代,科学与艺术已然不分彼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科学与艺术融合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听覺、视觉、触觉三个视角出发,探析小学科学教学与艺术教学融合的实现途径。期望本文研究能为相关同行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纵观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科学教育已走向各国教育视野,其强大的生命力无可比拟。小学科学教育与艺术的融合,是一种连接现实与发展的思维观念,教育者应该更改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挖掘优秀的教育途径,培养学生科学观、艺术观。
  科学与艺术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具有更高精神层面的美感需求,在科学中探求美,在美中寻求科学,这是普遍性真理,已得到大众认可。通过艺术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科学教育,通过科学教育也可以给予受教育者美的感受,对于学生的成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学科学与艺术相互融合的重要意义
  英国知名博物学家赫胥黎曾在其创作的《科学与艺术》中提出,“艺术与科学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我国当代画家吴冠中先生也一度强调,“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科学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特别是在大融合时代,艺术已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融入到了科学中,科学被不知不觉地披上了一层艺术盛装。换言之,科学与艺术,已然不分彼此。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育应注重与艺术融合,使小学生能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了解艺术、熟知艺术,甚至是热爱艺术。唯有如此,小学生才能真正培养起良好的习惯和素养,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科学艺术的发展。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极为重要。小学科学与艺术的互融是真、善、美统一的教育,科学是真实的,艺术是唯美的,教育是善良的,三者的巧妙结合即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小学科学教师要具有正确的认知和才能,通过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教育途径来实现这一崇高的教育目的。
  二、小学科学与艺术融合的途径分析
  小学科学与艺术相互融合的最好方式是调动感官感觉,使小学生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感知艺术。
  (一)调动听觉,创造悦耳的音乐
  小学生的听觉非常灵敏,好奇心也非常强。若小学科学老师能够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调动小学生的听觉,将会增加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感知艺术的热情。如笔者在教授《声音》单元时,就先向学生普及声音的特点、产生方式、音高变化与传播途径,使学生充分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及被听到的。而后,为了增强学生对声音的感知,笔者进行了如下操作:在讲台上摆设多个空“音乐玻璃瓶”,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在音乐瓶中装入分量不同的水,用小木棒依次对音乐瓶进行敲击,使之产生不同声音,形成一首欢快的“欢乐颂”。由此一来,小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声音是通过振动产生,可通过空气传播。而且,振动频率不同,其声音也不同。如水量较多时,音乐瓶的振动较缓慢,音调相对较低;水量较少时,振动频率较快,音调相对较高。
  课程实践证明,在《声音》知识教学中巧妙地融合音乐艺术,可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听觉感官,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科学艺术学习热情,如不少小学生在课后都强烈要求笔者教其如何用“音乐瓶”创造悦耳的音乐,据一些家长反馈,小学生回到家中后,也用玻璃杯自制了“音乐瓶”,并创设了自己的音乐。
  (二)调动视觉,打造美丽的画面
  人对具象事物的感知,依靠视觉感官来完成。通常情况下,视觉感官摄入物象后,物象即成为一副美丽的画面。人若进一步发挥想象,将美丽画面进行重组,则将形成另一组更具特色的魅力图画。这一点,在教授《植物的叶》时,笔者深有感悟。
  在向学生讲解《植物》单元时,笔者首先给学生介绍了校园大树与小草的差异、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区别,使学生形成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也不一定相同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普通树叶、吊兰叶、芦荟叶、枫树叶、新出嫩叶与枯叶,并详细解释每种叶子形状、颜色差异的原因,使学生充分了解植物的同一部位,也可能存在完全不一致的情况。由于每种叶子都各具特色,所以,学生的视觉感官得到了极大程度地调动和满足。换言之,每种特殊形状的叶子在学生脑海中都形成了一幅特殊画面。基于此,笔者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每种叶子的形状与颜色,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这些叶子设计一幅画,以实现科学与美术的融合。
  不可否认,学生用叶子自行设计的画面是非常美丽的。如部分学生用普通椭形树叶设计了一只自由翱翔的“蝴蝶”,用芦荟叶子设计出一个可爱的“海星”,还有部分学生用枫树叶做了一条美丽的“蓬蓬裙”。最让笔者意外的是,一些热爱手工艺的学生,在大树叶内部剪出了一副副精致的卡通人物画。可见,调动小学生视觉,实现小学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是一种有趣且可靠的途径。
  (三)调动触觉,感知造物的美妙
  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通常是浅显的,如他们在感知周围的材料时,只能简单地感知材料的软硬度与柔韧性,抑或是吸水性,而无法深入掌握材料内含的成分。因此,若要让小学生在学习《周围的材料》时,可以顺势将科学知识与艺术知识相互融合起来,恰如其分地调动小学生的触觉,使之感知造物之美妙。如笔者向学生讲解周围材料的软硬度、柔韧性、吸水性等特性后,便组织学生于周日到陶瓷坊,学习并亲手制作陶瓷器皿,使学生充分体验泥土材料变成自己制作的器具的过程,进而深刻记忆泥土等日常材料的特性与作用。
  实践证明,调动小学生的触觉,使之在感知日常材料特性的同时进一步掌握材料的艺术性,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艺术学习兴趣。如部分家长反馈,自笔者带学生到陶瓷坊学习制作陶瓷器皿后,每个周末,凡遇家长有空,孩子都会要求家长带其到陶瓷坊学做自己喜欢的小人儿或器皿。期末民意调查结果也显示,小学生非常欢迎这种先普及基本科学知识,再调动触觉感官,学做艺术品的教学方式。由此可知,调动学生触觉,感知造物美妙,是实现小学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良好途径。
  三、结语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艺术教育,实现科学教学与艺术教学相互融合,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探索能力,还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艺术学习热情,提高其艺术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小学教师应注重在科学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引导学生将科学与艺术融合起来,充分感知科学与艺术的密切关系。
  (高邮市甘垛镇甘垛小学)
其他文献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它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使其强化、深化、活化。做作业还有利于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如书写技能、计算技能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到了岁末年初之时,回首2006年的中国通信业,全年都贯穿着两个字—“创新”,从技术创新到业务创新,从管理创新到服务创新,一系列的创新举措
8月22日,中国顶尖人力资源学习与交流平台——美国培训杂志中国峰会在北京圆满落幕。来自Adidas(阿迪达斯)、BMW(宝马)、中国银行、Apple(苹果)、Cartier(卡地亚)、Cisco(思
介绍在复杂环境下 ,混合结构危房爆破拆除时所采取的爆破方案及本工程的技术总结 ,以供同类工程借鉴。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lasting plans adopted in blasting dem
芳圃繁花开妩媚 ,朝昕增绮丽 ,看姹紫嫣红 ,堆锦矜奇 ,最是春之气。蜂人相伴尽情意 ,别有新天地。足履似转篷 ,夺蜜追花 ,忙煞风流志调寄:《醉花阴》牧蜂吟 Fang nursery fl
连着几场雨,天阴沉沉的,心头也似布满乌云,闷闷的,不见晴朗的样子。案头是刚刚收到的一封署名“枯萎玫瑰”的读者来信。全文如下。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子,我的爱情也
在当前经济变革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探索新商业模式和业务转型的压力,作为企业财务领导者的CFO也在积极探索企业的财务转型。在当前经济变革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
在全面合作协议框架指导下,我校管理学院近期又与石药集团签订了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合作协议.首期石药集团管理学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40人)已于5月18日正式开学.至此,管理
使用卡介苗辅助化疗治疗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1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痰自阳性肺结核11例,均系Ⅲ型活动性肺结核,其中2例空洞性肺结核。男9例,女2例。病程平均5.45年,仅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87页给出了如下结论:如果两个向量a,b不共线,那么向量p与向量a,b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λ,μ),使p=λa+μb.若令→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