鼢鼠的生物学习性及防治措施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鼢鼠给林业发展和造林成果带来很大的危害,是宁夏南部山区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制约因子。介绍了鼢鼠的分布、为害树种、生物学习性,并根据固原市实际提出鼢鼠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鼢鼠;生物学习性;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4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170-01
  
  鼢鼠,宁夏群众俗称瞎瞎,是宁夏南部山区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制约因子。因此,解决鼢鼠的危害是加快巩固林业发展和造林成果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鼠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与气候、植被类型等密切相关。林区鼢鼠危害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域,尤其是干旱与半干旱区内植被类型属于稀疏干旱及森林向草原过渡的区域内危害最为严重。隆德县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区内分布的植被有森林草原、灌木草原和干草原,属于鼢鼠成灾区域。现结合调查资料,就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分布与为害对象
  
  在国内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和宁夏,宁夏地区主要分布在固原市6县区。主要为害树种有油松、落叶松、榆树、杨树、柳树、白蜡及各种经济林、灌木林。主要为害的植物有禾本科、菊科、豆科以及葱、土豆等块茎植物。
  
  2生物学习性
  
  2.1形态特征
  鼢鼠身体为扁圆形,肥胖,毛色褐色,毛尖锈红色。成年鼢鼠体重200~500g,最大体重可达750g。体长16~24cm,尾长5cm左右,上面被稀疏的污白色毛。鼢鼠头大,额中有白色斑,颈短,鼻端圆钝,无毛呈粉红色胶皮状;视觉退化、嗅觉发达,2对门牙大而露于唇外;前肢粗壮,爪呈镰刀形弯曲,适于挖掘;后肢小,趾长,适于拨土。
  
  2.2分布情况
  鼢鼠在海拔1 600~2 900m的荒山宜林区,农耕地以及林灌、灌草、林缘与农田交接处多。其垂直分布情况是山的中上部2 200~2 600m相对分布多,下部较少。这是因为山的中上部控水大,土壤相对干燥疏松,食物多为灌草和禾本科植物。
  
  2.3生活习性
  2.3.1鼢鼠独立生活。根据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鼢鼠要有独立生活所需要的空间。有足够自身生活的领地及领地上的食物,一般情况下领地是为了生存,避免同类为争食物而发动战争,因为只有同类才取食同一食物。
  2.3.21夫1妻或1夫多妻。在捕打鼢鼠过程中1雌1雄或2雌1雄在同一洞内。因此,根据实际调查情况认为,鼢鼠有1雌1雄或2雌1雄式的家庭生活习性。
  2.3.3春季繁殖、秋季储存的习性。从调查来看,春季是繁殖季节,秋季是储存季节和鼢鼠皮下储存越冬脂肪季节,皮下脂肪的多少,对鼢鼠安全越冬十分重要。因此,春天危害严重是食物匮乏和繁殖需要,而秋季危害严重是为了储存越冬和春荒以及储存皮下脂肪的需要。
  2.3.4冬眠的习性。以成年鼠进入越冬是为了适应环境,延续种群,躲避不利的生态环境。
  2.3.5鼢鼠的繁殖规律。鼢鼠1年1代,以早春繁殖和深秋储存食物、积累皮下脂肪准备越冬为主。根据实地调查解析和历史资料验证,3月是鼢鼠交配受孕最高月,7月基本停止性生活不再交配繁殖。实地解剖验证,75%~85%的雌性成年鼠1年1窝,1窝1~7个仔鼠,另外有15%~20%的雌鼠有2次怀孕的情况(个别有3次)。初生仔鼠无毛,呈裸红色,约10d左右全身被毛;2周左右开始活动。体重50g以上,可独立取食。100d左右的仔鼠除了取食外,开始离开亲鼠独立生活。
  2.3.6鼢鼠的洞道系统。鼢鼠的洞道结构比较复杂,主要由以下6种组成。一是寻食洞。供鼢鼠在地下寻食,寻配偶交配繁殖。二是盲洞。分布在寻食洞和交通洞上,是用来转身方便,临时储存食物。三是交通洞。是鼢鼠的固定通路,一般距地表30~50cm。四是通气洞。又叫出气孔。五是交配室。是鼢鼠相互嬉戏玩耍的地方。六是老巢。一般高20~30cm。
  
  3防治措施
  
  一是在阴湿区、半阴湿区,鼢鼠洞道浅、短,利用该鼠怕光的习性,开洞后,待鼢鼠前来堵洞再开启洞口,用窒息灭鼠弹迅速灭杀。二是用药浸泡蚕豆或大豆,每株树下点种2~3粒毒杀害鼠。三是组织专业队,利用地箭、铁夹、弓箭、投毒灭鼠,是控制鼢鼠大面积繁殖蔓延的主要措施。四是在鼢鼠繁殖的季节,向洞内投放磷化铝片3~6粒,用毒气熏杀。五是1剂3防。用防啃剂加菊酯可以防鼠、防野兔、防害虫。六是在树下的根部埋1只死鼠或放动物皮毛,鼢鼠嗅到气味可以驱走。七是利用生物天敌。保护天敌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如鹰、蛇、黄鼠狼、狐狸等食鼠天敌的存在和发展是控制害鼠的主要生物措施。八是从整地开始预防,可以防止鼠害的大面积发生。根据生产经验,在不破坏原生植物的情况下,以鱼鳞坑方式植树,林木受害几乎很少。在毁坏原生植物和鼢鼠生活领地的情况下植树,林木危害严重。
  
  4参考文献
  
  [1] 韩丽,孙繁慧.中华鼢鼠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8(3):60-62.
  [2] 王俊伶.青海省互助县高原鼢鼠危害及防治[J].养殖与饲料,2009(1):96-97.
  [3] 陈应保,严凤玉,胡翔.浅谈鼢鼠对林业生产的危害及防治方法[J].陕西林业,2008(6):42.
  [4] 王开锋,王艳,刘楚光,等.宁夏南部山区甘肃鼢鼠种群状况及危害[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89-92.
  [5] 徐晓燕,魏如凯.甘肃鼢鼠综合治理对策[J].陕西林业,2007(6):41.
其他文献
摘要 阐述了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包括池塘条件、环境营造、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河蟹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河蟹;生态养殖;环境营造;苗种放养;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 S968.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24-01    1 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应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池深2m,确保高温期水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是我们课程知识以及阅读的最基本要求,这一要求不断遵循着语文课程学习的规律,因为从古至今,语文教学都是文学性非常强的科目,绝大多数的文章
摘要通过分析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以为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4-0399-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
介绍了青海省林业电子政务建设的概况,阐述了青海省林业电子政务发展的思路目标、主要建设内容及具体措施,以期推动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应用。
1社区动员的概念1.1定义社区动员是把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社会目标转化成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的社区行动的过程。它贯穿于健康促进项目的全过程。1.2目的①使社区人群能主动参与项目的整
论述温州市山地生育于不同母质的主要三类土壤特性及栽培扬梅的适宜性,结合杨梅的营养特性所采用的不同技术措施.并提出杨梅施肥的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次数度施肥时期。
南四湖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而南四湖地区是山东省水稻主产区。因此,将系统地分析高温对南四湖湿地水稻生长的影响、水稻高温热害指标以及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并对进一步防御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