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IFN-ε基因克隆、表达与抗病毒活性分析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an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分析预测牛IFN-ε基因功能及特性,研究首先从牛肝基因组中克隆该基因,推导牛IFN-ε基因对应氨基酸并作生物信息学分析,在mRNA水平验证牛IFN-ε基因为可转录基因。构建包含牛IFN-ε成熟肽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BoNE,将重组载体转移至大肠杆菌RosettaTM(DE3)pLysS,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rBoNE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结果表明,经MDBK—VSV干扰素活性系统检测,牛IFN-ε融合蛋白具有抗病毒活性。组织分布表明,其可在肝、肾、胸腺、小肠以及睾丸中组成性表达,但心脏
其他文献
从患病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内脏及腹水中分离到优势菌株8301,回归感染试验证实菌株8301对半滑舌鳎具有致病性;采用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分析、16S rDNA基因序列分
对野生黑斑狗鱼血液生理、生化和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红细胞平均体积、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和阴离子间隙等指标呈显著性差异(P〈0.05),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尿素氮
以蛋清卵白蛋白糖基化产物为研究对象,监测糖基化反应过程中蛋白分子特性变化。发现随反应时间延长,卵白蛋白与单糖或多糖反应产物接枝度均逐渐增大,且相同反应条件下,卵白蛋白与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厚度100 nm的铜薄膜,使用800 nm泵浦和400 nm探测瞬态反射技术,测量铜薄膜的时间分辨反射率,分析铜薄膜在飞秒激光作用下瞬态热输运过程。利用双温模型对
利用高光谱近地遥感技术,采集不同氮素水平下的不同生育期的寒地玉米冠层高光谱图像,采用ENVI软件提取玉米冠层的光谱反射率。结果表明,不同氮素水平下寒地玉米冠层反射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