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臀八齿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报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qu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省黄南州天然林小蠹调查结果表明,危害云杉林的小蠹先锋种有光臀八齿小蠹、香格里拉小蠹、四眼小蠹和大小蠹4种,其中光臀八齿小蠹(Ips nitdus Eggers)为先锋种和优势种,为害尤其严重。2005-2007年通过野外危害木、饵木定点观察和信息素诱杀调查等方法,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光臀八齿小蠹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作了初步记述。
其他文献
对2007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情况分析后,指出迁入虫量大,气候条件有利及防治不当是导致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其危害轻重与水稻生育期有关。
为了开发利用吊石苣苔这一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本文重点介绍了吊石苣苔的利用价值、繁殖方式以及肥水管理、株形控制和对栽培环境的要求,为吊石苣苔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利用奠定一
以樱桃砧木吉塞拉5号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种类、不同光照条件,对组培苗生根率、根长、根粗、根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组培苗根原基形成的初期影响很大,弱光能显著
本文在论述了杉木人工林连栽更新中存在问题和生产力下降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更新经营技术和研究发展的方向,供杉木人工林合理经营参考。
开展了福寿螺食性、抗逆性以及繁殖能力等方面的测试与研究,掌握福寿螺在鄞州区交配繁殖、抗干旱能力和食料条件等基本生物学特性,为当地开展福寿螺防控打下基础。
本文叙述了兴国县2002~2005年通过选用水稻抗病品种轮换使用,及科学合理布局来控制稻瘟病的发生;总结分析了通过推广该技术使全县所取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应用RP-HPLC法、KF-C18 分析柱、甲醇-1%冰乙酸水二元梯度洗脱,以1.0ml/min的流速在280nm波长下,对不同时期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 (L.)]总黄酮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