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肺心病患者临床效果的作用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wenh_0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肺心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肺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之间,采用随机抽签的原则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为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用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用于观察组患者,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比较护理后的HR、RR、BNP水平,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血氧饱和度和PaO2水平,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肺心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效果明显,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有关治疗中作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无创呼吸机;肺心病
  有研究表明,对于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肺心病患者实施护理优质护理干预对改善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不同的护理模式也会到导致不同的治疗结果[1]。本文主要分析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肺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特选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下面是本研究的基本步骤。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肺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之间,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中的相关标准[2],排除患有重度呼吸衰竭、做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严重以及气胸患者。采用随机抽签的原则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为4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9-81岁之间,均值为(65.1±4.6)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0-84岁之间,均值为(64.5±4.5)岁。在性别、年龄等有关临床信息上,两组间情况相似,可以进行比较(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在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1.2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用于对照组患者,包括体位护理、排痰吸痰、止咳平喘、抗感染、强心利尿、纠正水电解质等。呼吸机参数:呼吸频率16-20次/min,浓度为30%,吸气、呼气压分别为8cmH2O、4cmH2O,结合患者呼吸状况调整参数,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45-60mmHg,血氧分压>65mmHg,血氧饱和度>90%.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具体为:(1)心理护理。向患者普及无创呼吸机的有关知识,并对机器的运作原理进行讲解,对患者进行安慰,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2)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理人员在和患者交流时注意态度温和,话语清晰,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对患者的要求尽量满足,使患者感到温暖。(3)合理使用无创呼吸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时,护理人员要控制呼吸机的温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随时观察氧气面罩是否出现漏气,为患者佩戴合适的口鼻面罩,对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方法进行正确指导。(4)细致护理患者生活。对视关注患者口腔内的细微情况,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腹胀等不適症状。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paO2)、脑钠肽(BNP)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和处理,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并采用t和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护理后的HR、RR、BNP水平,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血氧饱和度和PaO2水平,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致死率较高,且容易导致肺心病的发生。近年来肺心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的常见疾病,患者在患病后会由于肺通气不足而导致血流、通气比例失调,而处于供氧不足的状态下。临床上通常采用氧疗、化痰、改善通气和控制感染等常规手段进行综合治疗,少数患者伴有呼吸受阻,近年来午休床呼吸机的应用大大减轻了患者的不适[3]。作为一种无创的机械通气手段,无创呼吸机不会对患者造成插管或切开等创伤,且使用起来简单便捷,同时还能降低各种并发症的概率,避免发生一系列的损伤,能够在安全、无创的情况下对患者的缺氧状态进行纠正,在治疗肺心病等相关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肺心病患者缺乏对无创呼吸机的认识,往往在治疗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以及恐惧,影响到治疗效果。采用优质护理向患者普及无创呼吸机的有关知识,进而减轻了患者的内心不良情绪,使患者在治疗时更加配合,疾病康复效果也得到了改善[4]。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的HR、RR、BNP水平,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血氧饱和度和PaO2水平,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肺心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效果明显,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有关治疗中作为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孙晓坤. 应用 Bi 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肺心病并发 Ⅱ型 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5,6(3):550-553.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3] 黄佩荣.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 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治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105-106.
  [4] 蒋欢欢,戴元荣. 维生素 D 与 COPD 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46(2):102-10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5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52例,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对照组给
目的 探究心理支持护理在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于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2例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
目的:1.通过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比观察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期沙土鼠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变化规律,以探讨脑缺血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30例患者予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30例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无一例发生感染、出血、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
我国的医疗水平在近些年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人们的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抗凝新鲜血在血液分析仪质量控制及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抗凝新鲜全血
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病患临床治疗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08月-2016年08月本院接诊的2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全部患者临床的
目的:讨论在目标疾病患者(下文皆以目标疾病患者代替;目标疾病以目标疾病代替)日常生活中,综合护理干预带来的主要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收录的80位患有目标疾病患者,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中应用血液生化检验的方法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于2018年1月至6月抽取前来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7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象,另外抽取同期内行身体检查的75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象。两组对象均接受血液生化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耐受值。结果:血液生化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正常人群的各项检测项目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而观察组即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