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x3c参与调控小鼠肾小管细胞瘦素及其瘦素受体的表达

来源 :实用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秀丽隐杆线虫肌肉表达物3(Mex3c)诱导下的负能量状态中瘦素(leptin)、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蛋白在肾小管细胞中表达作用研究.方法 选取FVB/N小鼠18只,分为三组,高脂饮食组(HFD组)、对照组、Mex3c组.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及肾脏组织;ELISA检测血清内LEPR、肌酐浓度;免疫组化染色、蛋白印迹法、RT?PCR测定leptin、LEPR表达结果.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的肝脏相比,Mex3c组中有脂滴和HFD组内有大脂滴.HFD组的腹部脂肪细胞比对照组、Mex3c组大且融合.与对照组相比,HFD组和Mex3c组的肾小球与包囊空隙大.与对照组leptin的mRNA相比,Mex3c组和HFD组均高表达(P<0.01);与对照组LEPR mRNA结果相比,Mex3c组和HFD组均低表达LEPR(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eptin和LEPR均表达在肾小管细胞膜;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的leptin和LEPR相比,Mex3c组leptin高表达、LEPR低表达(均P<0.05)和HFD组leptin高表达、LEPR低表达(均P<0.01).与对照组血清中LEPR相比,HFD组高表达(P<0.01).与对照组血清肌酐相比,Mex3c组低表达和HFD组高表达(均P<0.01).结论 正负能量失调导致肾脏组织高表达leptin蛋白,低表达LEPR蛋白;特别是正能量失调可致肾脏功能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65岁老年房颤病人服用华法林、达比加群酯与利伐沙班抗凝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2019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病人,根据年龄分为65~74岁、75~84岁、≥85岁3组,并记录所有对象抗凝治疗方案(华法林、达比加群酯或利伐沙班),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或首次出现任何栓塞、出血事件或死亡,比较3种抗凝方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最终入组病人581例,其中女292例(50.26%);65~74岁293例(50.43%),75
目的 了解老年T2DM住院病人的共病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科住院的427例老年T2DM病人的临床资料,计算Charlson共病指数(CCI),并根据CCI得分分为低共病组(≤2分)和高共病组(>2分).分析2组病人的一般情况、伴发疾病、血糖控制和多重用药情况.结果 427例老年T2DM病人中,高共病患病率(CCI>2分)为65.34%(279/427).高共病组的年龄和糖尿病病程显著大于低共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共病组中有88.53%伴发高血压、81.00%伴发高血脂、
高脂血症是我国急性胰腺炎(AP)的第二大病因,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是主要类型.由于HTG?AP的病因、发病机制特殊,因此其临床特征与其他病因所致AP并不相同,致使该病易被漏诊且易于重症化,导致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即使治愈后也容易复发.目前缺少针对HTG?AP的可操作性高的专家共识/指南,本文围绕笔者等近期执笔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急诊专家共识》,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以及AP诊治的相关专家共识/指南,就HTG?AP的诊断、病因治疗、常规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
当白内障严重影响视觉时,白内障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益于外科技术的惊人进步及人工晶状体( intraocular lens,IOL)的不断改进,现代白内障病人更加追求完美,看得清、看得舒适成为最新要求.视觉质量( visual quality)没有特定的概念,但较视力更宽泛,包含了客观检测的质量及病人主观的视物感受,可通过病人主观反馈结合客观测得指标整体评估手术后的视觉质量.目前已有大量关于白内障手术视觉质量的研究.本文综合阐述了白内障手术后视觉质量的评估指标、评价方法以及影响要素的研究进展.
期刊
老年人由于年龄相关性改变或结构病理性改变,导致个体步行能力逐渐减退,从而发生步态障碍,并因此发生跌倒及相关外伤[1].而机体衰老和脑部疾病所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可引起步速减慢、步态变异增加以及双重任务作业时(如边看手机边行走等)行走能力改变加剧等步态障碍,并且不同疾病的步态改变模式不同.由于步态与认知功能有着相同的解剖学基础和功能联系,因此,明确步态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可以进一步阐明脑部疾病病理,进而改善治疗方案.
期刊
脑卒中是世界第二大死亡和残疾原因,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超过1300万,对全球人类健康构成巨大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8. 7%的速度上升[1] ,其中约80%的幸存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短期住院不能满足大多数病人的康复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支持早期出院进行家庭康复[3] ,但是大多数居家病人不能获得长期专业的康复治疗,其根本原因是昂贵的治疗费用、交通不便,尤其是对于偏远地区和下肢功能障碍的病人[4].通过远程医疗技术来协助出院后护理,对病人进行专业的康复指导,是解决上述问题的
期刊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卒中病人入院时营养状态与卒中相关感染(stroke-associated infections,SAI)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发病24 h内入院的年龄≥70岁的急性脑卒中病人;应用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short-form,MNA-SF)评估所有病人的基线营养状况,根据评分结果分为营养状况正常组、营养不良风险组、营养不良组;同时记录并比较3组病人的基线临床资料,包括卒中类型、人口统计学资料、实验室检
目的 探讨知信行模式在老年重症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病人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2019年94例老年重症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2组均给予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知信行模式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肺活量、呼气流速、呼气容积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H值、PaO2以及血氧饱和度(SaO2
目的 通过膳食调查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Wagner级别的中老年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患者营养摄入状况.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入院治疗的126例中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膳食频率问卷回顾性调查其入院前一年的膳食情况.结果 糖尿病足患者膳食总能量摄入不足,男性更为明显;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能满足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食物种类摄入量中豆类、蛋类及奶类这三种优质蛋白质来源的食物摄入量偏低;50%以上的患者钙、钾、磷、镁、硒、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
肌内效贴布( Kinesiology taping,KT)是在20世纪70年代最早由日本整脊治疗师加濑建造博士引进并应用于运动领域[1] ,主要作用为消肿、止痛、改善本体感觉( proprioception)输入及促进身体软组织功能活动等.但是有关肌内效贴扎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以及其在一些运动损伤的防治和临床康复治疗上是否有效,不同研究仍存在着矛盾性结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