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位蒙古族学者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45518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匹神骏,一挂制胜的战车;四位学者,一部精神的历史。”这是我研读包广林先生的报告文学集《二十世纪中国蒙古族学者——李四光 梁漱溟 萧乾 艾思奇》(下简称《学者》)后产生的一句心语。
  包广林先生,蒙古族,年逾古稀,学者作家,目光如炬,仁者风范。包广林先生为了表现“四位学者”,他多次进京采访传主的亲人、知情人,收集资料,钩沉历史。他在写作之前阅读量之大、阅读面之广,是不难想象的。他深入四位学者精神世界的过程,就是文化和思想游历与攀援的过程;打通历史与现实的历程,就是思想提炼与升华的历程。这期间,作家仿佛“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胸中激荡着历史风云,笔下集结着千典万籍,他的目光愈加深邃广袤,他的文思更加豪迈雄健。12年,他以活到老學到老的虚怀若谷壮写大学者,边采边读,边读边学,这时,学者作家包广林犹如仰山铸铜,临海煮盐,药王炼丹。
  《学者》一面世,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荣获“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文学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给《学者》写的颁奖词是:
  作品以时代的眼光,充盈的感情,生动的文笔,再现了地质学家李四光、人文学者梁漱溟、杰出作家萧乾和哲学家艾思奇光彩奕奕的形象。呈现了他们在各自领域所达到的峰巅,对国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作品告诉读者,他们不仅是蒙古族引以为傲的典范,也是全国人民的学习榜样。这部作品的传播,有助于增强各民族公共记忆的构建,提升文化自信,促进团结与进步。
  这客观而准确的评价,对包广林先生可谓实至名归。
  一条“红线”爱国主义精神是沉雄激越的主旋律
  《学者》写了四位蒙古族学者,每位学者的传记独立成篇。我一改以往的读书习惯,从后往前读,越读越精彩。作者在后记中写道:
  贯穿本书的一条红线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蒙古族的民族精神。四位传主的爱国情怀不仅凝聚在他们的著作里,而且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中。他们均有机会定居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可他们依然留在祖国,在清贫和斗争的环境里报效父母之邦。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这正是他们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基础。
  包广林先生还开宗明义地说:
  重写他们的人生道路,弘扬其恭勤学习的精神,使我们蒙古族青少年以他们为楷则,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修身养性,刻苦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这便是我写此书馨香祷祝的旨归。
  四位蒙古族学者,都见证了新中国在苦难中诞生、在贫困中建设。他们在迷茫中寻路和求索、在战火中历练和成长、在斗争中坚持并捍卫真理。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和民族勇于奉献的精神弥散在书中的章章节节,为读者树立了标杆。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所原副所长扎拉嘎在《二十世纪中国蒙古族学者》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他们在各自领域显示出执着自己学术见解的坚韧精神,他们是20世纪中国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他们都有爱国主义情怀和崇高品德。”是的,《学者》这部书贯穿一条爱国主义精神的红线。
  颗颗“珍珠”真实而独特的细节熠熠生辉
  “细节的真实”是报告文学写作的基本要素。包广林先生在报告文学创作过程中,特别注重发挥细节的作用,细节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始终把握“细节的真实”的创作原则:不编造,不缩小,不夸大,不虚美,不隐恶。《学者》描写了一个个逼真的细节,使四位爱国学者形象立体化,真正让读者感受到他们是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历史生活中的人,而不是神。通过一个个可靠的细节,让读者了解了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及名人轶事。包广林先生在细节描写上匠心独运,力求新颖鲜活,以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逼真的细节是文章的眼睛,无声地讲述历史的真相,自然流淌着深沉的爱国之情。真实独特的细节,刻画了爱国学者弘毅的品格,是《学者》这部英雄交响曲最动人的音符。
  包广林先生大处着眼、小处落墨,他很善于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人物细节描写,个性化地表现典型人物。对梁簌溟先生的神态描写:“梁先生待人彬彬有礼。每逢客至,他都起立相迎,让座倒茶。客人告辞时,他必送至门外,鞠躬送别。与别人交谈时,总是挺直腰板立坐,从不跷腿歪身。”传神写出一代大儒“行为世范”的性格特征。对梁簌溟先生的语言描写:“我什么时候都比较认真,认认真真地看,认认真真地学,认认真真地讲自己的话,讲真话,不讲假话。”读之,一代诤臣独立文化人格让读者肃然起敬,因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学者》通过精准的人物细节描写,“中国的脊梁”的形象呼之欲出,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文学细节的挖掘与运用,最能体现作家的文学功力,最能增强报告文学的感染力。包广林先生善于用缜密的手法表现文学细节,在《学者》一书中,感人肺腑、沁人心脾的细节俯首皆是,细节让故事真实可感,细节令人物血肉丰满。真实而独特的细节,塑造了“中国的脊梁”的个性品格和熠熠生辉的英雄形象。因此整部作品自然流畅,于质朴、简洁的语言中有一种催人泪下、摄人心魂的情感力量。
  审美价值以文化人氤氲文学新气象
  《学者》以爱国主义精神为红线,串连起颗颗细节的“珍珠”,带给我们艺术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学者》最可贵之处,就是饱含人文情怀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独具的良知。这四位学者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在国外定居的机会,而且机会不止一次,能享受到安逸富庶的生活以及优越的学术环境。但是,他们不为其所诱惑,不忘初心,不忘自己是华夏儿女、是炎黄子孙。新中国的建立,祖国一天天富强起来,靠的是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战,靠的是无数革命者的前赴后继,同样也靠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和高贵的品质——这一点,无疑是作家包广林在结构此书时的初心,多处渗透于作品里。
  作者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认真研究这四位蒙古族学者不平凡的一生,尤其是所经历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作为报告文学的结构框架。在著作中,能继承良史传统,做到客观公正,不为贤者讳。包广林先生古典文学造诣颇深,引经据典得心应手,古为今用左右逢源,《学者》一书多处精彩地呈现出不分行的诗,放大作品的文学性,书写人文情怀,彰显民族精神。
  综上所述,包广林先生是一位追求意义的严肃作家,秉承中国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精神血脉。《学者》一书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审美价值,凸显了新时代文学的庄严使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一部《学者》人物传记,就像一条历史的长河,涌动着深沉激越的家国情怀;又似一座英雄的群雕,镌刻着厚德弘毅的精神巨人。《学者》恪守报告文学真实性第一原则,将主人公波澜壮阔的人生与新中国前途命运密切地结合起来。四位爱国学者不论何时何地何种考验,都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永葆初心,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他们刚毅、勇敢、智慧、大无畏,在时间的长河里永远是最美的浪花。
  (作者系吉林松原日报记者,报告文学作家。)
其他文献
在理想国里,美女是怒放的鲜花,芳香,娇嫩,永不凋零;在现实中,美女和我们常人一样,有生,也有老、病、死,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候。于是,在历史上,这个地方如同沙场,理想与现实旅进旅退、此起彼伏、交互作用,美女的下场总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沸沸扬扬,永无定论。西施就是这样。  关于这位美女的本事,我们多少都知道一些,史书上虽有记载,但诘屈难读,不妨看诗仙——王安石抱怨李白“诗词十句九句言妇人、酒!”(
或许受儒家文化复兴思潮的影响,近几年《论语》译注、校注、别裁、新解、今读之类层出不穷,笔者翻阅过一些,总的感觉是对《论语》文句的解释或陈陈相因而缺乏新意,或新说很多而证据不足。当见到《论语新校释》时,扉页上赫然“本项目承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字样,让人感觉严肃可信,虽然价格不菲,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该书在《论语》校释方面,打破常规,大胆创立新说,的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人深受
在人类历史上,19世纪可谓日新月异,人文蔚兴,科学发展突飞猛进。1873年,英国时任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惊讶地说:  这五十年的时间发生了多少事情——我要说的是,在人类历史中,这是前所未有的非凡时代。我所说的并非帝国的兴起衰落,朝代的更替,或是政府的建立。我所说的是科学的革命,这些革命的影响远胜过任何政治事件,这些革命改变了人类的地位和前景,其作用是史上所有的征服、所有的法典、所有的立法者都无法比
《博览群书》编辑部:  清宫剧流行,很多人认为三跪九叩、对皇帝磕头、跪着谈事是中国历史的常态,甚至一些唐代背景的电视剧如《唐明皇》《大明宫词》中居然也出现了大臣跪奏的画面,其实是将清朝的情况视作中国历史常态了。但是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君臣之间是比较平等的同坐之礼,或至少没有跪奏和三跪九叩,君臣之间更接近师友关系而非主奴。  先秦时代,君臣之间都是温情脉脉的亲戚,如甲骨中的子组、午组卜辞的主人,就
读完卢新华编著的《张仃——中国艺术的骄傲》一书,一个满头银发,拄着拐杖,腰板直挺,目光坚毅,在光华路校园来回走动的身影又豁然在目。  感谢编著者,他复活了张仃。  张仃是我们的老院长,对我们来说还是一种敬仰,甚至是一种包含神秘的敬仰。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张仃是一个谜,张仃是一个传说。特别是在张仃先生生命最后的几年里,面对喧嚣的现实,他超然、缄默、冷寂、平静。似乎张仃远离了社会。我们似乎也疏远了
1880年5月8日11点至12点之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居斯塔夫·福楼拜,在克鲁瓦塞的书房中逝世,留下一部没有完成的《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原计划翌日前往巴黎,见老朋友屠格涅夫,谈论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学生莫泊桑,还有自己正在创作的那本小说,但这一切被突如其来的中风阻断。在写给屠格涅夫的最后一封信中,作家谈及写作《布瓦尔和佩库歇》的艰辛,他称“我的书应当结束了,不然,就是我的生命
/壹/  《橘颂》是屈原《九章》中的一篇,被誉为历代咏物诗之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历代学者对此篇旨意的解读,说法不一。清人刘梦鹏说:“原所谓橘,必有所指。然不知其为谁何?”(《屈子章句》)汉代的王逸在注“后皇嘉树”时说:“屈原自喻才德如橘树,亦异于众也。”意思是说,屈原以橘自比自己的才与德。姜亮夫说:“自王逸以来,多以此篇比附屈子忠贞之德。”(《重订屈原赋校注》)这是一般看法。明清之际
201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的散文选《地气》,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此前,北京的某专业出版社已经开始编选我的散文,我已经挺满足了。当人民出版社常务副社长任超读过我的散文集《春天住在我的村庄》后告诉我:“你如果在我们社出散文集,我们也欢迎。”这话让我喜出望外,于是我立即编选书稿,收入此书的70篇散文(原选71篇,删除了重复的一篇),最后一篇散文《天光照耀》定稿于2017年10月7日。由于出版社重视、效率高
从《诗经·七月》到陶渊明的田园诗,直到宋代苏轼的和陶诗,古代诗家较多的关注田园题材。《七月》描摹了周代先民的田园劳作和农家生活,而陶诗及苏轼和陶诗更强调诗人的主观感受。南宋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诗,描摹宋代苏州一带的田家生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属于范成大诗集中的上乘之作。范诗含蕴深广,感情真挚,得到后人称赏。  辛勤劳作带来的丰收景象  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时年61岁的范成大大病初
“妇好……”一声轻唤,那个3000年前的商代女神,从这场舞剧中向我们潇洒走来,这就是观看贺嘉佳编导舞剧《妇好》之后的真切感受。  商代文明是信史可循却距离我们最为遥远的文化遗存,它高古,朴拙,充满蓬勃而生的原始生命力,又孕育着礼乐文明的雏形。在这样神秘的早期文化源头中,我们透过斑驳的历史重重剪影看到一个人影,一个灵动而饱满的影子,不同于刻板印象的窈窕淑女和娉婷多娇,这个影子美丽无双,杀伐果敢,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