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与双侧经皮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b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8例,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单侧组、双侧组,均39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次数、骨水泥注射量均显著少于双侧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VAS、QUALEFFO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双侧组术后3d、6个月评分低于单侧组(P<0.05).术后3d、6个月两组椎体后凸Cobb角、椎体压缩率均相比术前依次降低(P<0.05);而组间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PKP入路方式治疗效果相当,单侧入路可减少手术时间、X线照射次数及骨水泥注射量,而双侧入路对术后疼痛、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优于单侧入路.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怀柔区2012-2014年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特征,为该地区病毒性腹泻防控方法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怀柔区病毒性腹泻监测医院就诊的腹泻病例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核酸,PCR方法检测肠道腺病毒核酸,RT-PCR检测星状病毒核酸,并对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采集便标本360份,总病毒检出率为42.47%,杯状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检
虚拟仪器(VI)是计算机与仪器仪表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传统仪器概念的重大突破,必将成为测试仪器的主流。传统的机械测试技术也正日益向着速度化、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方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