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忘死 血沃幽燕

来源 :北京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zgu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7年起,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主场城市活动在革命圣地延安举行,此外,北京、天津、江苏等15个省市相继举办了省级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北京市主场活动在延庆八达岭长城脚下举行。近年来,因良好的生态环境,延庆分别举办了“世界葡萄大会”“世界马铃薯大会”“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要活动,让北京的西北远郊延庆享誉中外,其实,延庆不只有军都山、妫水河这些自然遗产,还有京张铁路、古崖居等闻名全国的文化遗产,还曾发现“山戎玉皇庙文化”,“世园会”园区内曾发现1000多座古墓葬,“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曾入围“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但是,延庆最让人熟知的文化遗产还是“长城”,除八达岭、水关、九眼楼等知名长城外,延庆境内还分布了众多土长城、残长城,抗战时期,八路军曾依托山形地势,在长城脚下与日军进行了多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创建了“平北抗日根据地”,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段让人难以忘怀的“长城抗战往事”,这也是今年北京遗产日主场活动在延庆长城脚下举办的原因所在。

大庄科:延庆长城的处女地


  北京延庆(以下简称“延庆”)作为中原王朝和北方民族的拉锯地带,又是高原向山地过渡的重要地区,境内高山密布,建有北齐、明代等不同时期的长城,土长城、石长城、砖长城绵延交错,明代内外边长城分布其中,几乎延庆域内各个乡镇都留下了长城的痕迹。除八达岭等耳熟能详的长城外,延庆域内还分布了大量“无名长城”。大庄科乡(下简称“大庄科”)位于延庆城区东南部,乡域内分布有4000余米的明代砖石长城,还有13座空心敌台,因位置偏远,道路不便,游客鲜少涉猎此地,城墙保存较为完好。抗战时期,延庆分别归属于伪满洲国、伪华北、伪蒙疆等伪政府管辖,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庄科乡域内山峦密布、林木茂盛、地形复杂,是不同伪政权的交叉地带,较为适合打游击,开辟根据地。上世纪四十年代前后,八路军曾多次进入大庄科,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保护下,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斗争,开辟了平北抗日根据地,在长城脚下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珍贵、感人的“红色记忆”。

沙塘沟:平北红色第一村

图1: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展馆

  抗战早期,八路军就两次进入大庄科开辟根据地,但都没有成功。1938年5月,中共中央军委为支持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命令八路军第四纵队由宋时轮司令员、邓华政委率领,迅速挺进冀东。部队分两路东进,北线经延庆康庄镇、延庆镇、永宁镇进入四海镇和怀柔区;南线经延庆青龙桥、昌平十三陵进入昌平北部、延庆大庄科山区。为打通和控制交通要道,八路军在大庄科留下了部分队伍,就地宣传抗日救国,在沙塘沟村秘密发展了六名党员,建立了党支部,这是抗日时期平北根据地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39年4月,留在大庄科地区的地方工委撤回平西,八路军第一次在平北建立根据地的计划失败。1939年春,八路军四纵队派三十四大队和蓟遵兴游击队第一支队二进平北。但在昌平北山和延庆大庄科一带,受到伪满洲国军队和土匪的两面夹击,补给出现困难,坚守了一个多月后,再次撤出平北。两次进军平北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却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为后面的胜利奠定了根基[1]。

霹破石: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摇篮


  1939年年底,中共平北工作委员会在平西成立,并组成了昌延联合县政府的班子,决定第三次挺进平北。1940年初,八路军再次挺近大庄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霹破石村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昌延(昌平和延庆)联合县政府[2],这是平北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个立足点,以此为根据地,平北革命武装迅速发展壮大,并最终夺取了平北抗战的胜利。霹破石、里长沟、慈母川、董家沟、景而沟、沙塘沟、铁炉村等大庄科“后七村”是八路军在平北地区最早涉足的地区,霹破石等村庄成为了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摇篮[3]。1940年5月,为阻止八路军建立敌后根据地,日伪军纠集了5000多人,对以大庄科为中心的红色政权进行了疯狂扫荡,之后每年进行一次“拉网式”扫荡,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在敌人无情的扫荡中顽强地存活了下来[4]。八路军的英勇顽强激起了敌人野兽般的报复行为,1942年,敌人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一些党员、干部被捕杀,还有一些政治立场不坚定的党员脱离了组织,有的投敌叛变,一些积极支持抗日的村民也受到了打击迫害,昌延根据地进入了极其困难的时期[5]。正是在大庄科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才保留住了平北抗日的火种。1945年8月23日,八路军以平西、平北、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主力军十团和四十团为先锋,从日军手中解放了张家口,这是我军解放的第一个省会城市,从大庄科成长起来的平北军队为抗日救国立下了汗马功劳[6]。
图2:“昌延县第一区铁炉村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印章”副本

海坨山:一段可歌可泣的军民抗战往事


  除大庄科乡外,延庆张山营镇小鲁庄等地曾发现了明代长城隘口遗迹。根据《巍巍海坨山——平北人民抗日斗争纪实》一书所记,张山营镇的西大庄科村曾是平北八路军的重要活动区域。1940年代,在段苏权等中共党员的领导下,八路军曾在延庆小海坨山、松山等区域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播撒下了革命的火种,西大庄科村位于小海坨山南麓,是八路军在平北最早的活动区域之一,村庄位于延庆通往张家口赤城的道路旁边,地理位置重要,是八路军传递信件和运送物资的重要中转站[7],平北军分区司令部曾驻扎在村庄东侧的“南碾沟”[8]。西大庄科村民受尽侵略者的欺辱,积极支持抗日,为游击队站岗放哨、送信、送粮、做军鞋等,有的进步村民申请加入了共产党、八路军。1940年,19岁的焦金山不顾母亲挽留,毅然参加了八路军,在军队中迅速成长,日后成为了我军的重要领导干部[9];1942年10月,村民徐子厚不畏严寒、穿山越岭,冒着生命危险将延庆康庄送来的一封雞毛信送至平北军分区司令部[10]。日伪军把西大庄科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1942年2月日军纠集伪蒙疆军、汉奸、特务等六百余人,向西大庄科进攻[11]。伪军进村后,大部分村民都躲进了深山老林,他们疯狂地烧毁了全村21户的65间房屋,残忍杀害了几名下山寻找食物的村民[12]。在西大庄科村等人民群众的保护下,八路军在海坨山成功开辟了根据地,最终获得了平北抗战的胜利。如今的海坨山,树木层林尽染,河水清澈透明、潺潺流淌,人迹罕至,安静得像一幅青绿山水画,但我们要知道,海坨山不仅是一座天造神山,而且还是一座革命圣山,它曾被八路军和人民群众的鲜血染红,曾哺育了我们的革命火种,我们不能,也永远不会忘记70年前发生在海坨山那凄美的抗战往事。如今,“南碾沟”平北军分区司令部遗址仍保存完好,成为了见证海坨山抗日历史的活化石。

红色遗迹: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


  八路军在大庄科长城脚下进行了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取得了沙塘沟[13]、太子沟[14]等关键战役的胜利,涌现出白乙化、卫兴顺、岳坦等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他们将满腔报国的革命热血洒在了巍巍万年的燕山长城脚下,不仅为我们留下一个朝气蓬勃的新中国,还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红色遗产”。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大庄科乡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在霹破石村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的基础上建成“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展馆”,数百平方米的院落中,几间砖木搭建的平房内,会议室、民政科、财粮科、财政科整齐排列,桌椅板凳、农具炊具摆放其中,甚至当年的红色歌谣和标语在斑驳的墙面上也清晰可见,置身其中,仿佛又回到了烽火硝烟的“平北岁月”。在沙塘沟村建成了“平北红色第一村纪念馆”,这些成为了宣传平北抗战历史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6年,当地政府整合旅游资源,建设了延庆大庄科开放式红色体验基地,与以往红色旅游不同,“红色基地”重在体验,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基地开发了“穿八路军军装”“走行军路线”“吃忆苦饭”“祭奠抗战英烈”“重温入党誓词”“革命后代讲家风”等特色课程,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当年八路军抗战的艰苦,忆苦思甜,珍视当下的美好生活。自2016年对外开放以来,延庆大庄科开放式红色体验基地共接待游客16万人次,起到了很好的爱国教育作用。
图3:里长沟《冀热察导报》结单及收据副本

  今天,我们已远离抗战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70余年之久,新中国也将迎来70岁的生日,在这个历史性时刻,我们更应该记起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将满腔热血洒在长城脚下的平北八路军战士和进步人民群众,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祖国今日的繁荣富强。睹物思人,文物是传承人文精神的最好载体,我们要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让这段感人肺腑的长城脚下平北抗战往事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佛教美术演变进程——丝绸之路中外美术比较”(项目编号:15BF0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昌延县工作考察(节录)(1942年5月)[M]//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地区抗日运动史料汇编第4辑平北抗日根据地史料专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67-69.
  [2]段苏权.忆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M]//平北抗日斗争史调研组编.巍巍海坨山平北人民抗日斗争纪实.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33.
  [3]苏梅在平北地委军政委员会联席会议上的报告(1942年6月12日)[M]//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地区抗日运动史料汇编第4辑平北抗日根据地史料专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72.
  [4]昌延县工作考察(节录)(1942年5月)[M]//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地区抗日运动史料汇编第4辑平北抗日根据地史料专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70-71.
  [5]苏梅在平北地委军政委员会联席会议上的报告(1942年6月12日)[M]//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地区抗日运动史料汇编第4辑平北抗日根据地史料专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74-75.
  [6]苏梅.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概况[M]//平北抗日斗争史调研组编.巍巍海坨山平北人民抗日斗争纪实.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27-28.
  [7]赵恩惠.回忆艰苦的抗战岁月[M]//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文史资料精选延庆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75.
  [8]贺德起.焦金山参军[M]//中共张山营镇委员会,张山营镇人民政府,延庆县文联编.京西第一镇张山营.2008:119.
  [9]贺德起.焦金山参军[M]//中共张山营镇委员会,张山营镇人民政府,延庆县文联编.京西第一镇张山营.2008:119-120.
  [10]贺德起.徐子厚夜送鸡毛信[M]//孟广臣,高德强.海坨风云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230-231.
  [11]段苏权.忆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M]//平北抗日斗争史调研组编.巍巍海坨山平北人民抗日斗争纪实.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38-39.
  [12]賀德起.西大庄科惨案[M]//孟广臣,高德强.海坨风云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327-328.
  [13]段苏权.忆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M]//平北抗日斗争史调研组编.巍巍海坨山平北人民抗日斗争纪实.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32.
  [14]王亢.太子沟战斗[M]//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文史资料精选延庆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71.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其他文献
东城区档案局把握三个环节提升档案业务培训效果区档案局对建国门街道、东直门街道、永外街道等开展业务指导,围绕文书档案、社区档案归档工作举办业务培训6次,培训注重把握需求调研、教案编制、效果检验三个环节,因地制宜、案例教学、现场考核的培训方式提升了培训效果。(张静)  朝阳区档案馆开展已开放档案排查确保档案信息安全截止到4月23日,区档案馆排查档案信息34140件,由“开放使用”变更为“延期开放使用”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直与我国纠缠不休,并蓄意制造事端、扩大事态,企图使钓鱼岛主权问题国际化。山西省平遥县收藏爱好者彭令先生在古旧书籍中,发现了清代中期学者钱泳的抄稿 —沈复《浮生六记》卷五《中山记历》初稿《海国记》,为钓鱼岛主权自古归属中国提供了最新佐证。  沈复在《海国记》之《册封琉球国记略》中记述:“…… 每日乘潮行一二十里,至十一日,始出五虎门。向东一望,苍茫无际,海水作葱绿色
“讲述档案背后的故事”征文活动已举办三届,得到档案界同仁和读者的鼎力支持,活动效果甚佳。为满足更多读者的参与愿望,也为了不断开发馆(室)藏档案资源,挖掘其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19年本刊将继续举办征文活动。  本届活动的征文稿件要求与往届相同,即以馆(室)藏档案或个人收藏的具有档案属性的物品为素材,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征文文体为记叙文;文章主题鲜明,论述明晰,内容翔实,可读性强,要求对所选档案做
本刊讯2006年5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的“2006’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和平到会祝贺并讲话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分别来自国家档案局北京市档案局北京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信息中心安徽省档案局深圳市档案局长春市档案局武汉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等单位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建构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全面提升信息资源国家控制力”,由
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语言识别技术和全息影像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 ”的广泛应用,我国档案馆交互式传播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已初具形态,技术支持已趋于成熟,实践案例亦愈加丰富。本文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我国档案馆交互式传播服务的理论研究,论证我国档案馆交互式传播服务模式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档案馆服务形态交互式传播语音识别全息影像  随着“数字中国”伟大工程的建设发展,提供优质的档案利用服务体验是未
我代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测评领导小组就今年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互测互评工作的总体情况作简要总结,并部署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一、互测互评工作情况  (一)精心组织,互测互评工作有序开展  今年初,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2014年互测互评工作方案》,全市13个涉农区县成立四个测评组,通过循环方式进行互测互评,组长分别由海淀、怀柔、平谷、朝阳等区档案局领导担任。测评工作中,在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详细讲
姜滢滢   北京市档案局(馆)   我作为档案战线的一名新兵,学习刘义权有三点体会:  第一,收获自豪感与自信心。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目前正在档案系统深入展开,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增强了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近一年多,我先后参与了奥运、国庆服务以及全市档案系统文艺汇演、档案开发利用成果展、“档案馆日”等一系列活动,其实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点,对我来说都是自豪感与自信心的教育。每次活动结束
1993年5月,受91岁高龄的顾毓琇委托,程君复教授从美国带回一批珍藏了六七十年的珍贵书信,捐贈给顾先生的母校清华大学。其中有三封是闻一多先生写给顾毓琇先生的亲笔信:一封信写于1922年,另外两封皆为1938年所作。信纸质地为竹木草纸,颜色微微发黄。信笺十六开,三封共六页。文字为小楷毛笔书写,自右向左,竖行排列。三封信记录了闻一多与顾毓琇相识相交的过程,以及彼此交往中的重要事件,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明清以来,众多广东会馆陆续在北京建立。这是民间同乡会自发组织的驻京机构,因而在文化上为北京飘入熏风南来的粤韵。会馆不仅是进京赶考举子的居住场所,也是广东籍来往官员的政治中心,所以又与官府频繁往来。在广东会馆中传来朗朗书声,时常有双语官话,每逢年节经常组织昆弋酬神堂会或团拜堂会,这些文化活动影响着北京这个五方杂居的京师。  广东在京设立会馆的状况  广东在京设立会馆最早可追溯到明永乐初年(1403)
春到人间万物新。伴随着三月的春风,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2019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繁荣文艺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档案等事业。”这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支撐性工作。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担当新的使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