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纤维蛋白原(FBG)浓度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的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 选择初次行单侧THA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12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纤维蛋白原(FBG)浓度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的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 选择初次行单侧THA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55~70岁(平均58.4岁),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3 d检测IL-6、IL-10及FBG浓度,并与对照组20例健康人群(男8例,女12例;年龄25~40岁,平均30.5岁)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THA后1 d血清中IL-6、IL-10及FBG浓度分别为(121.74±84.93)pg/mL、(14.92±11.80)pg/mL、(4833.2±314.3)mg/L,较对照组[(41.21±25.35)pg/mL、(8.14±7.25)pg/mL、(3097.2±771.3)mg/L]及术前1 d[(47.41±76.32)pg/mL、(8.30±10.69)pg/mL、(3497.2±677.2)mg/L]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血清中IL-6、IL-10及FBG浓度较术后1 d明显下降(P<0.05=,基本接近术前水平,与术前1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症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THA后3 d是抗炎、抗凝治疗的关键.术后及时监测IL-6、IL-10及FBG浓度的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对于更好地掌握病情的变化及预防血栓形成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前,临床上应用尿激酶或链激酶静脉快速地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最有效的急救措施.溶栓疗法现已成为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急救措施.溶栓疗法可抢救濒临死亡的
近年来门诊咨询和寻求治疗性传播疾病(性病)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多,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在门诊确诊患有性疾病者2 685例.其中,年龄最大68岁,最小15岁,病程最长5.7年,病
目的 研究L型氨基酸转运子1(LAT1)在前列腺癌(PCa)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AT1在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PCa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LAT1的表达与PCa的病理分级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一种能够特异性抑制肾小球近端小管,对滤过葡萄糖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直接降低血糖的药物.目前临床研究表明,SGLT2抑
目的探讨护理方法在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夹层动脉瘤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结果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5例患者覆膜支架均成功植入,无1例出现
目的 探讨6个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胸主动脉夹层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国汉族人群的206例高血压合并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及1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本研究针对化疗患者常见的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副作用,运用心理干预的方法对215名化疗患者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情绪指标和总的情绪状况以及恶心呕吐反应,干预组患
目的:评价小剂量腰麻对高龄地震伤员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55例75岁以上、胸10平面以下手术的高龄地震伤员使用7.5 mg布比卡因做小剂量腰麻,记录伤员麻醉前后呼吸频率(R
目的:探讨直肠癌远端移行黏膜COX-2及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判断直肠癌远端移行黏膜是否为癌前病变.方法:应用高铁二胺-阿辛蓝染色(HID/AB)检测54例直肠癌远端2 cm处黏膜,将远
目的了解新建不锈钢西餐厨具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